-
平平無奇的黃喉貂,體小卻戰力強悍,可虐殺大師兄、重創大熊貓!
黃喉貂是陸生鼬科中唯一群居的種類,每次出動都是「成雙成對」,有時還會帶上幼崽組成多達十幾隻的群體。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靠著靈活敏捷的身姿來去如風,加上尖利趾尖和像狼一樣的圍捕獵物,故又被譽為「鼬科之狼」。它的食物範圍很廣,從獼猴、野豬、毛冠鹿、斑羚、豹貓,甚至是大熊貓都在輻射範圍。野生大熊貓的天敵!
-
四川唐家河發現一隻受傷熊貓 或被黃喉貂圍攻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博消息,今早,四川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野外監測,在保護站附近發現一隻受傷大熊貓。它腸子外露,初步分析被黃喉貂圍攻所致。目前,醫療救護隊已趕赴現場全力搶救,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獸醫也火速趕赴青川。
-
野生大熊貓「平平」排除被黃喉貂咬傷,推測從高樹上摔下
「平平」,當時科研人員猜測「平平」為黑熊或者黃喉貂所傷。經專家多方會診後將確定,就地治療後放歸野外,還是轉運至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救治。 對此前媒體報導「平平」可能遭受黃喉貂圍攻所傷,刁坤鵬表示,在救治過程中發現「平平」的傷口比較整齊,排除由動物撕咬所致,此外「平平」屬於亞成體,而黃喉貂一般只攻擊熊貓的幼崽。
-
大熊貓遭黃喉貂圍攻受傷向人求助
記者17日獲悉,位於四川省青川縣境內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開展冬季生態監測的過程中,發現一隻受傷的亞成年體大熊貓。目前,這隻大熊貓已得到救治。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17日開展冬季生態監測,工作人員剛離開白熊坪保護站不到500米,在一處花崗巖石穴內發現一隻受傷大熊貓正不斷探出頭髮出呻吟聲。
-
熊貓受傷黑手不是黃喉貂 專家:或是「單車事故」
昨天上午8時30許,一隻野生大熊貓被發現受傷倒在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860米處一石穴中,腹部裂開,腸子外流。經排查,和大熊貓同住一片森林,經常結夥欺負其它動物的黃喉貂具有重大嫌疑。一時間生活在唐家河保護區的黃喉貂們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據介紹,工作人員是在外出開展冬季生態監測時,剛走到距離白熊坪保護站500米,就發現這隻估計有3歲的少年大熊貓。據了解,在唐家河保護區內發現野生大熊貓並非罕見,但在保護站人類活動區域看到大熊貓卻很少見。工作人員推測,或許這隻大熊貓是在受傷後,前來保護站向人類求救。
-
正大綜藝走進唐家河:黃喉貂-是時候展示我的真面目了
馬文虎攝這不,它最近又上節目了讓我們一起在下面的視頻中看看它的表現如何吧!知識小連結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從昆蟲到魚類及小型鳥獸都在它的捕食之列,主要以齧齒動物、鳥、鳥卵、昆蟲為主,有時也攻擊鹿科動物除動物性食物外,也採食一些野果、漿果,同時,黃喉貂也會採食蜂蜜,通常將蜂箱掏一個洞,鑽進去偷吃蜂蜜,因此也有稱之為蜜狗。黃喉貂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體長56-65釐米,尾長38-43釐米,體重約2-3千克。耳部短而圓,尾毛不蓬鬆。體形柔軟而細長,呈圓筒狀。頭較為尖細,略呈三角形;圓耳朵;腿較短,四肢雖然短小,但卻強健有力,前後肢各有5個趾,趾爪粗壯彎曲而尖利。
-
喜歡吃蜂蜜,被稱為蜜狗,它曾圍獵過國寶大熊貓,這回是圍獵小麂
2019年12月23日,唐家河保護區再次拍攝到黃喉貂獵殺小麂,同時第一次拍攝到黃喉貂進食。這是繼2018年1月23日,保護區通過紅外相機在摩天嶺區域拍攝到黃喉貂獵殺小麂後第二次拍攝到黃喉貂圍獵小麂,但卻是第一次拍攝到黃喉貂進食。
-
四川野生大熊貓疑被黃喉貂圍攻咬傷 得到人類救助後脫離危險
昨天,一隻大熊貓受重傷的消息牽動著不少人的心。目前,受傷熊貓「平平」在接受救治後已經脫離危險。 11月17日上午8:30,四川廣元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剛出發不到500米,在距離保護站500米落葉闊葉林的一處花崗巖石穴內,發現一隻受傷大熊貓。這隻幼熊貓部分腸管外露,初步分析是被數隻黃喉貂圍攻所致。
-
四川受傷大熊貓「坪坪」搶救無效死亡 曾被黃喉貂咬傷
原標題:四川受傷大熊貓「坪坪」搶救無效死亡 曾被黃喉貂咬傷 2014年11月17日,四川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野外監測,就在保護站附近,發現受傷的大熊貓「坪坪」。 大熊貓「坪坪」獲救時照片。
-
四川青川唐家河歐亞水獺進食視頻登上央視
四川新聞網消息(江琪)12月24日中午,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報導了四川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歐亞水獺進食魚類珍貴視頻,該視頻受到廣大網友在微信、抖音、QQ、微博等平臺轉發評論。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的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擺動著自已身軀,試圖擺脫水獺攻擊。最終,在水獺鋒利牙齒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歐亞水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等級近危。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食肉動物。
-
受傷大熊貓「坪坪」搶救無效死亡 曾被黃喉貂咬傷向人類求助
前幾天,一隻向人類求助的被黃喉貂咬傷的大熊貓牽動著不少人的心。今日下午16時40分左右,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微博稱,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發現的受傷大熊貓「坪坪」因病情惡化被運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雖經全力搶救仍於昨日中午死亡。對於「坪坪」的離開,網友們也表達了深深的遺憾與不舍。
-
都江堰:黃喉貂、亞洲黑熊、豬獾結伴打卡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
都江堰:黃喉貂、亞洲黑熊、豬獾結伴打卡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 新華網 | 2020-06-28 08:58:29 記者從成都都江堰市高原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獲悉,近日,該區域紅外線相機監測影像顯示,大熊貓同域保護動物亞洲黑熊、毛冠鹿、斑羚、花面狸、黃喉貂、豹貓、豬獾、紅腹錦雞等陸續在同一區域「打卡」,這標誌著大熊貓棲息地保護模式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甘肅新聞]隴南:紅外相機成大熊貓黃喉貂等珍稀野生動物「新玩具」
[甘肅新聞]隴南:紅外相機成大熊貓黃喉貂等珍稀野生動物「新玩具」 隴南:紅外相機成大熊貓黃喉貂等珍稀野生動物「新玩具」。
-
沁源華北豹和黃喉貂登上央視《秘境之眼》
年終歲末好事不斷綠色沁源又雙叒叕上央視了欄目先後兩期播出沁源縣靈空山鎮靈空山的黃喉貂一隻黃喉貂正趴在枯木上用柔軟的身體在樹幹上反覆摩擦留下氣味以標記自己的領地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從昆蟲到魚類及小型鳥獸都在它的捕食之列,主要以齧齒動物、鳥、鳥卵、昆蟲為主,有時也攻擊鹿科動物。
-
湖北神農架:紅外相機記錄「黃喉貂獵殺小麂」畫面
6月9日,神農架國家公園木魚管理處野外監測巡護人員在整理春季安置在轄區內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獵殺小麂的15秒鐘清晰影像。相機拍攝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8時2分許,畫面中,一隻黃喉貂用鋒利的牙齒死死咬住小麂喉嚨,與小麂在深厚的積雪裡相互打鬥,雙方正在經歷一場激烈搏殺。黃喉貂毛色鮮豔,頭及頸背部、身體的後部、四肢及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鮮黃,腰部呈黃褐色,其上緣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
-
直擊|四川野生大熊貓疑遭黃喉貂圍攻,成功搶救取名「平平」
1/8 直擊|四川野生大熊貓疑遭黃喉貂圍攻
-
貢嘎山上這種長尾巴動物,吃蛇就像吃泥鰍,連大熊貓都敢咬一口
話說黃喉貂的嘴也不叼,什麼鳥獸兩爬、無脊椎動物,甚至植物的果實,從不挑剔。黃喉貂說到做到,這傢伙的動作極其敏捷,一下子就爬到了樹枝上。黃喉貂不僅不害怕這條兇猛的毒蛇,反而心裡在想,好久沒有吃到這種蛇了,還怪想念的,這次不能讓它跑了。黃喉貂埋伏樹上,涎水直流,小心翼翼地趴在那裡,一動不動,正在找時機下手。
-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上幾倍的猴子,竟毫無還手之力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上幾倍的猴子,竟毫無還手之力!要說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大象了,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大象的個頭大的驚人,它們能輕鬆將一輛小汽車頂翻,如果不小心惹大象生氣,小小的人類又哪能抵得過大象一記重擊?體型優勢在自然界中佔到的好處無以言喻。
-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上幾倍的猴子,竟毫無還手之力!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上幾倍的猴子,竟毫無還手之力! 要說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大象了,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大象的個頭大的驚人,它們能輕鬆將一輛小汽車頂翻,如果不小心惹大象生氣,小小的人類又哪能抵得過大象一記重擊?
-
大熊貓與唐家河的故事
千萬年來唐家河一直是大熊貓的避難所目前,棲息著大熊貓60多隻被譽為「熊貓家園」 以胡錦矗教授為代表的珍稀動物調查隊赴唐家河進行珍稀動物調查結論為唐家河有大熊貓86隻1978年建立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再次調查唐家河有大熊貓44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