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貓咪走失過嗎?
當朝夕相處、如同家人陪伴自己的貓咪,突然消失不見,那些「朝思暮想」,「望穿秋水」、「輾轉反側」、「睹物思人」、「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等思念難捱的情緒,總會不自禁地環繞在寵爸寵媽們的身邊。尤其一想到貓咪在不知道的地方挨凍、受餓,就會潸然淚下。
最近,日推網友@charlie0816家的貓咪就走丟了... 當焦心的情緒上來後,總會想盡各種辦法,甚至也會採用這樣「建議」→拜託附近的流浪貓,讓自家貓回家。
雖然這件事情並無科學依據,
但或許寵物和家長之間確實存在某種羈絆吧!
據統計,大約有15%的寵物家庭都有過寵物丟失的經歷,但並不是每隻丟失的貓咪都能夠安全的回到家中,走失再找回的貓咪只是少數的。
了解貓咪走失的原因,才能夠更精準的預防貓咪走失。今日寵小愛翻閱資料發現「昆士蘭大學團隊收集了1210隻曾經走丟過的貓咪的數據,並發表論文」,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信息。
在1210隻丟失的貓咪中,
放養貓咪的走失風險極高,
如果能遠程監控情況能稍微好一點,
但放養的貓咪是最常見的情況!
①放養且無監護條件的走失貓咪佔44%
②室內養護的走失貓咪佔27%
③放養且在監護下自由外出的走失貓咪佔11%
④其它佔18%,如遛貓
其中大約還有27%的走失貓咪是室內貓,
那麼這些室內貓如何走失的呢?
①從門縫或車庫逃脫佔74%
②純從損壞的門窗逃脫、跳出佔17%
③從其他地方逃出佔9%、如從陽臺、貓包逃脫等
因論文中統計的大多為美、澳的數據,
在不太嚴謹的情況下,
我們也可以將貓咪理解為:
貓咪主要是從門縫溜走失蹤。
另外,令人出乎意料的:
當貓咪丟失時,77%的家長都在家,
即很多丟失的室內貓咪都是,
家長在家時從門縫中逃出走失的。
當我們開門收快遞外賣、丟垃圾時,貓咪們就會躍躍欲試的衝出門外。
發情的貓咪也會通過窗戶、陽臺衝出家中。
以及搬家、寄養、以及在託運、運輸的過程中,貓咪也存在走失的情況。
大多走失的貓咪都很難存活下來,在美澳救助站相對完善、環境比較寬鬆的城市,走失貓咪的存活率只有60%左右。國內的存活概率就可想而知只會更低。
01
了解貓咪的本質
貓咪是「充滿好奇心」的生物,它們總是對周圍的物體充滿興趣,因此總會,東走走西瞧瞧,以至於更容易在鄰居家和公共建築中找到。
通常貓咪會藏在一堆茂密的樹葉、門廊下面,還有車庫和倉庫。從貓消失的地方開始,擴大搜索範圍。而且還要檢查排水管、管道、通風設備等,以便找到貓並將其帶回家。
02
溫柔的呼喚貓咪
當貓咪溜出去後,家長應用柔和的聲音呼喚貓咪,看看是否有回應。若用嚴肅的語調會使貓咪處於恐懼狀態,就可能不想離開它的藏身之處。
03
停下來聽聲音
因不知道貓咪的隱藏地方,當貓咪被困、受餓、受傷的時候會喵喵叫。因此尋找貓咪的時候,儘量在每個地方花幾分鐘時間平靜地去聽貓咪的叫聲。
04
帶上貓咪愛的玩具
儘可能培養貓咪玩逗貓棒,且帶有鈴,形成玩耍的習慣,這樣當貓咪丟失,可以在進行搜索時,用玩具以及溫和聲音消除貓咪的恐懼。
05
用貓咪愛的零食
帶上對貓咪具有較強烈吸引的食物,如貓條等,邊呼喊貓咪的聲音,邊用零食誘引貓咪。同時儘可能在家門口放好食物。
熟悉的味道,會讓貓咪更容易找尋回家的路途。除了零食也可以將家長的服飾或貓咪用品貓砂盆等物品放在門口。
大部分能夠找回來的貓咪都是在丟失後兩個月之內找到的,而其中大約一半的貓咪是在一星期內找到的。
因此,家長需要注意:貓咪丟失的一星期內都是找尋貓咪的黃金時間,各位寵爸寵媽一定不要放棄搜尋!
當過了48小時貓咪依舊沒回家,沒找到貓咪,家長們這時可以制定「尋貓啟事」
平時家長應為貓咪訂製帶有信息的項圈,同時張貼正確的尋貓啟示,能夠增加貓咪找回機率。
尋貓啟事
①一張貓咪全身照,清晰展示並描述貓咪的特點,如:橘色條紋中華田園貓,6kg,體型偏大,鼻口有特色花紋等信息。
②清晰描述貓咪走失時的時間地點。
③聯繫方式:手機+微信,可加入二維碼,便於發現者提供有用信息。
④適當為發現者給予激勵,用於感謝。
並不是每一次分別的結局都會是重逢,
走失的後果有時是難以想像的痛苦。
想像一下,假如自己的毛孩不小心走失怎麼辦?除了心頭一緊,我們能做的非常有限,而且後果更是在無法預想中。因此當毛孩還在的時候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儘量防患於未然,日常做好防丟失的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