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屎官們最害怕的事情之一,莫過於是自家的小狗狗患了皮膚病,因為皮膚病非常頑固,治療周期很長,治好了之後也很容易復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真菌性皮膚這個「牛皮糖」,希望看了這篇文章的鏟屎官們,能了解真菌性皮膚病的基本知識。
什麼是狗狗的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又稱皮膚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皮膚以及黏膜、毛髮和腳趾甲等和皮膚附屬器的一大類感染性疾病,會引起真菌性皮炎,出現掉毛、皮膚紅腫潰爛等症狀。通常出現在狗狗的頭部和腿部部分,有的地方能摸到硬硬的結痂,還可能會出現皮屑增多的現象,類似於我們人類的頭皮屑。

狗狗真菌性皮膚病的誘因:
真菌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再加上溫度剛好在22℃-28℃這個區間,那麼狗子的皮膚就是真菌的溫床,他們身上出現癬病,就是無可避免的了。
有的鏟屎官在幫主子洗完澡之後,為了偷個小懶就只把毛吹個七七八八,這個時候毛髮裡面就是超潮溼的,再加上皮膚傳出來的溫度,是不是就為真菌造就了一個完美的溫床?
如何預防狗狗真菌性疾病?
真菌是一種非常頑強的生物,得過皮膚病的狗狗只要不注意飲食或者是天氣潮溼就有可能導致復發,而且染上這種疾病後狗狗也會很痛苦,瘙癢的感覺會讓它們很難受,然後選擇使勁抓撓,然後引發進一步感染,所以相對於治療,如何預防就顯得更加重要。
臨床研究表示,因為真菌極強的傳染性和復發性,動物間的相互接觸和接觸被真菌汙染的物體有極大可能會被感染皮膚真菌病。像是狗舍這種寵物數量比較多且密集的地方,真菌也可通過空氣傳播。體外寄生蟲也會助長真菌的傳染。
所以鏟屎官們應該儘量保持狗狗的被毛乾爽,不要讓自家主子去寵物太過於密集的封閉空間,防止從外界接觸到菌株。鏟屎官們要經常檢查被毛有沒有禿斑和鱗屑。

如果是多寵家庭,但凡發現一個小傢伙身上有真菌感染,一定要做好隔離和消毒,防止擴散。
鏟屎官們還知道預防狗狗患上真菌性皮膚病,需要注意些什麼嗎?快來評論區和大家一起交流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