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世界上的很多樂器都與動物有關,它們或取材於動物,或受動物的靈感而製作。比如我國的傳統弦樂器——二胡,音箱上蒙的就是蛇皮;再如藏族人民的傳統樂器——骨笛,是用鷹骨製作的;再如蒙古族的民間拉弦樂器——馬頭琴,相傳是一位老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類似的樂器還有很多,不計其數,我們今天要講的這種樂器源於日本,因其是用貓皮製作的,讓人乍一聽有點疑惑和吃驚,下面一起來看看!
這種日本民間樂器的名字叫「三味線」,與源自中國的三弦相近。由細長的琴杆和方形的音箱兩部分組成。三味線一般用絲做弦,也有用尼龍材料做成,在演奏時,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犀牛角、烏龜殼等材料製成的撥子,撥弄琴弦,其聲色清幽而純淨,質樸而悠揚。
像班卓琴一樣,三味線也是要蒙上皮的,並且正反兩面都有蒙皮,這樣就能通過琴箱(''胴'')進一步誇張琴弦的聲音。皮的材料通常是狗皮或者貓皮,過去也有一種特殊的''紙皮'',發展到今天,各種塑料合成皮也加入到了替代品的行列。在許多頂級的三味線上,貓的乳頭部位是清晰可辨的。
那麼,三味線的製作為什麼要用貓皮,以貓皮為最佳,而不是其他的皮呢?首先,這與日本人好養貓的傳統有關,貓多了,生老病死的皮自然就多了,身邊的東西自然拿過來能利用就利用了。寵物與主人之間往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而一般寵物的壽命大都比人的壽命少很多。在貓咪死後,主人因為與貓咪之間的那段難以割捨的感情,將貓咪身上的某些東西做成樂器,陪伴自己一生,藉以緬懷,聊以慰藉。
其次,三味線這種樂器本來就是因貓皮而生,貓皮自然是最好的最自然的製作材料。它能與樂器完美結合,從而達到非常好的演奏效果。三味線是歌舞伎的主要伴奏樂器。 以三味線伴奏「長唄」,在日本已經有400年的歷史,反映了濃鬱的江戶文化,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以上就是對日本民族樂器「三味線」的介紹,如果你知道更多奇異的樂器,歡迎留言分享!你對日本人民用貓皮製作樂器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