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裝著蘋果的「水泥」紙箱,箭頭所指灰白色部分為凝固的水泥漿。記者 熊波 攝
一個水果箱,重達5斤多。記者 熊波 攝
「水果箱,水泥造?」昨日,本報接到市民吳先生的投訴,「水泥紙箱」現身武漢水果批發市場。經本報記者一番調查發現,使用「水泥紙箱」裝水果,竟然成了水果批發行業的「潛規則」。
【市民投訴】
30斤一箱的蘋果,紙箱重達5斤
元旦假期,家住武昌八一路的吳先生跟家人一起去水果批發市場買蘋果,買了一箱30斤的蘋果,每斤3.2元,付款96元,回家一稱發現,紙箱竟有5斤重。「一般的紙箱也就2斤多,」吳先生說,這紙箱的重量太誇張,他用力撕開紙箱一看,紙箱夾層內是一層灰色的堅硬物,研究了半天才發現,原來是凝固了的水泥漿。「每斤蘋果3.2元,稱重的時候帶著紙箱一起稱,現在紙箱的5斤一去,就相當於我多給了16元錢,這不是變相加價嗎?」吳先生十分氣憤。
【記者暗訪】
一箱蘋果110元,19.1元花在「水泥箱」上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果批市場,市場內一片繁忙景象,各種箱裝水果碼放得整整齊齊。記者先後在市場內幾家果行詢問,攤主都表示水果不能拆箱零售,要買必須整箱整箱地買,可以一口價,也可以稱斤算價。記者提出能否去箱稱重,各攤主均表示不可能。攤主稱,包裝箱是水果運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用是為了減震保護水果,他們進貨時也是花錢買的紙箱。
「那紙箱不是也要按照蘋果的價格買?」記者質疑。攤主說,市場內都是這樣的,批發價本來就賺不到什麼錢,紙箱不能除重。「再說,一個紙箱也沒多重,最多3斤。」攤主保證。
記者隨手挑了一箱大蘋果,談好價錢3.3元/斤,攤主過秤顯示34斤,總價是112.2元,攤主大方抹掉零頭,收了110元。
記者看到,紙箱上印有「甘肅 靜寧 高原紅」等字樣,僅從外觀推斷,紙箱應該不會超過2斤。但是拿出所有蘋果後,將紙箱拎起來感覺到特別沉,四個紙蓋硬梆梆的,邊緣用手一折就斷裂了;撕開夾層,發現原本空心的紙壁裡,灌滿了灰色的水泥漿,十分堅硬,紙箱空隙裡還有水泥灰。
記者撕紙箱時,手被堅硬的水泥稜角劃開一條長口子。另外,紙箱裡每層都放置的用來做隔板的紙板雖沒灌水泥,但都十分溼潤,幾乎能捏出水來,增加了紙箱的分量。
隨後,記者來到市場復秤臺,用公平秤復秤。結果——總重量32.9斤,其中蘋果是27.1斤,記者花110元買下,相當於每斤4.05元,仍比零售價便宜一些;不過紙箱重達5.8斤,比攤主承諾的「最多3斤」超過了2.8斤,記者等於花了19.1元買這個「水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