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第 177 集幕後手記
《Hayato篇(下)》幕後
8月 · 北京
前言
亮導:我們下周就會去北京拍攝哦,到時你來當助理吧!
我:誒?!( 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直接蒙了)
亮導:主人公是《夏天的樂隊》新褲子的鼓手Hayato(點擊進入時光機)。你有時間就來當助理吧!
我:有時間!另外…是《樂隊的夏天》?!
他投下一顆炸彈
那天點進《竹內亮紀錄片課堂》報名的頁面時,怎麼也不會想到,能在3周後的《我住》節目裡,看到自己的名字。
八月的南京,兩天的紀錄片實踐課。抱著粉絲圓夢的心情上完課程,結束後厚臉皮地跟亮導提了一句:「如果以後來北京拍攝,需要什麼幫助,隨時聯繫我啊!」
於是有了開頭這段對話。
就這麼簡單、愉快地口頭約定了?!
接下來的一周,在期待和焦慮中度過。
成功會師北京
到了約定日期,提前1小時抵達了北京南站。
如約接到了亮導和攝影師阿浩,兩人眼睛通紅,看起來疲憊不堪。據說他們連續兩天奔波拍攝,只睡了兩三個小時。
他倆加臨時來幫忙的我,便是整個攝製組。後來聊天得知,這是經費緊張的《我住》攝製組的人員標配。
亮導頂著凌亂的頭髮,揉著眼睛,迫不及待地把背在肩上的三腳架和長焦單反遞給我。
-「你今天的任務,就是扛設備啦。」,亮導口氣中充滿如釋重負的輕鬆。
-「沒問題,交給我吧!Hayato到哪啦?我們要出發嗎?」
-「他的飛機還沒起飛。哎,你吃過飯了嗎?」
-「我早餐吃得晚,不用管我,咱們出發去機場?」
-「不急,我們還沒吃早餐。誒,好久沒吃吉野家了,走!」
到了吉野家,耿直的亮導果然沒有點我的飯…是我太年輕…
當遇到一個淡定的導演
身為四年《我住》的老粉,雖然知道咱們的拍攝沒有劇本,風格就是隨意隨性。但第一次參與拍攝,不免擔憂緊張,我總忍不住問亮導:
-「Hayato起飛了嗎?」
-「我們一會去機場拍攝嗎?」
-「地鐵還是打車,如果打車我提前約車吧?火車站人太多不好約……」
而亮導不慌不忙,邊吃牛肉飯邊悠悠地回答:
-「沒有…不急…都行…沒定呢。」
呃…好吧,順其自然吧。
終於,亮導收到Hayato的信息,他準備登機了。
首都機場
-「那我們去機場拍接到hayato的畫面吧!」,亮導說。
-「好的,我查過了,開車過去不到一個小時。咱們這麼多器材,坐地鐵不方便,不如我租個共享車吧!」
-「哦,好呀。」
後來出現在正片中的車
開著租來的共享汽車,帶著亮導和阿浩趕往機場。
醒醒,在這拍北京的空境吧
這天天氣不錯。在國貿的高架橋上,亮導突然拍醒熟睡的阿浩。
-「醒醒,我們在這拍北京的空鏡吧!」
-「現在嗎?那會不會趕不上接機啊?」,我有點擔心。
-「沒事,先拍空鏡吧,晚上可能沒時間拍。」
-「高架橋沒法停車,我去找個停車場。」,便找了最近的出口,下了高架橋。
我把車停在北京電視臺旁的停車場,和阿浩取出三腳架和單反。亮導留在車上,我倆出發去拍大褲衩(中央電視臺新址大樓)。
阿浩在天橋上拍完車流之後,我們徒步前往大褲衩。
雖然阿浩說空鏡頭拍攝很快,但步行去大褲衩,來回就得半個多小時了,我很擔心會不會遲到。
當天拍的大褲衩
初見Hayato
OMG!我和阿浩趕緊趕往停車場。
到後,見亮導坐在車裡,無辜地望著我們。
「那我們還要去機場嗎?」,我問。
「唉,去吧…」
佛系的亮導和隨遇而安的拍攝風格,從還沒見到主人公起,已深有體會。
到了東直門後,等Hayato到達時,拍了亮導尋找並發現Hayato的鏡頭。雖然正片沒用,但我覺得很有意思,等待和發現主人公的場景,基本是《我住》的經典場面了。
這裡插一句,上亮導的課時得知,《我住》每期基本都是從20多個小時的素材中,剪出25分鐘的成片。即使有很多有意思的素材,節目組也會堅持風格,斷舍離,只留25分鐘左右最精彩的內容。
因為亮導已經拍過Hayato兩天,而這次的北京拍攝,就主要鎖定在他平時工作的地方、喜歡的餐廳,以及最重要的——住所。
跟Hayato的接觸,真的是很愉快的經歷,他親和健談,毫無架子。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幾天的演出,同樣是奔波和缺乏睡眠,但剛下飛機的他,如同剛運動完一般,精神清爽,眼中充滿光彩。
拍攝初體驗
一行人上車,直接前往Hayato的工作室。到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在明信片上簽名,共160張,是送給粉絲的禮物,一邊接受著導演的詢問。
隨後拍到了Hayato教亮導打鼓的有趣場面。阿浩扛著大攝影機拍近景,負責拎單反的我,不想浪費機會,便自作主張打開了單反,想練習拍攝一下。
亮導看我在擺弄機器,突然喊我名字。我立馬緊張了一下,怕挨批評。沒想到亮導說:
「你站在我的正面,拍另一個角度吧。你會用這個機器嗎?」
「我…我盡力試試!」,初次使用單反的拍攝視頻功能,還被賦予了任務,我不想令亮導失望。
終於,在不斷嘗試下,總算是正確使用了機器的拍攝模式。最終正片裡亮導正面的打鼓鏡頭,都是我拍攝的!
採訪完成,已是晚上7點半。我們出發去Hayato喜愛的餐廳吃飯。
Hayato帶我們到了很地道的日料集合地「一番街」。這裡地處日本大使館附近,周邊日本人很多,所以很有日本本土餐廳的feel。
對於辛苦拍了一天的我們來說,吃美食一定是最幸福的時刻。然而,工作還沒結束,阿浩依然盡責地拍攝美食特寫,以及亮導與Hayato吃飯的鏡頭,我負責打燈。直到素材足夠,我們才舉杯安心吃飯。
餐廳名叫「x面町(人工打碼)」,招牌是臺灣拌麵、烤牛舌、馬肝刺身,強烈推薦!之後幾天,我又去了兩次,念念不忘的味道!
Hayato是個很細心的人,懂得照顧別人感受,每份面都是他主動為我們拌的。因為我開車不能喝酒,他貼心地為我點了飲料,還教會我們點店裡的隱藏菜單。
因為Hayato是熟客,店長多送了3扎酒,加上我們原先點的酒,吃完飯,亮導已進入微醺狀態。
浪漫燭光「名」場面
到Hayato家時,已是晚上10點40。Hayato說起曾經有粉絲不知通過什麼途徑,得知他家地址,一直蹲點。出於隱私保護,我們沒有拍他家周圍的環境。
他家中滿牆的海報,相信大家通過節目都看到了,超酷。他說他會專門尋找收集很特別、很冷門的音樂和電影海報,而另一個很酷的物品,節目中沒有表現出來的,是一臺黑膠唱片機。
沙發的對面沒有電視,只有一個裝滿老黑膠的書櫃,和一臺黑膠唱機,兩個立式音響。
Hayato挑了一張50年代的雷鬼唱片,為導演和阿浩倒上紅酒,給我拿了冰可樂。他說平時一個人在家,一般只開一個射燈,點上香薰蠟燭。但今天要拍攝,需要光線充足,所以沒法體驗了。
亮導一揮手:「沒事,可以關燈點蠟燭拍呀!」
阿浩問:「你確定?後期提亮噪點會很大的!」
亮導看了一眼相機顯示屏,「沒事,噪點就噪點吧,可以。」
於是成片中,就有了那浪漫的一幕:搖曳著夏夜燭光,導演和Hayato杯子碰到一起,不是夢破碎的聲音,而是夢實現的聲音…
男人間的分別
擁抱、握手、鞠躬
拍攝過程中,能明顯感到亮導已經醉了,加上睡眠嚴重不足,他一直出現恍惚狀態。但一到拍他的提問和對話,他就能強打精神,十分敬業。問完最後一個經典問題,準備起身離開,我和阿浩開始收拾設備。Hayato突然招呼我們說,你看!
只見亮導背靠門口的牆壁,站著睡著了…頭不斷往下垂、又抬起…
我把亮導扶出門,他一直踉蹌,但自信地一直說著:沒事,我能自己下樓沒問題!
Hayato把我們送下樓,和我們每個人擁抱,最後一直目送我們的車離開。
把亮導和阿浩送到酒店,已經凌晨1點半。
「感謝你,真的謝謝」,分別時,亮導鄭重地和我握了手。他搖晃著把我背的設備接了過去,十分艱難地、負重朝我鞠了一躬。
和亮導和阿浩道別,感覺一天的拍攝,跟做了一場夢一樣。而兩周後,就看到了這一期節目…可謂效率之快!
沒有分別的傷感,因為這不是結束。只想說,亮導之後來北京,請隨時聯繫我來扛設備吧!
和Hayato在燭光中的合影
我是彩蛋
今天Hayato來南京演出啦,我們組團去看他。來不及了,後續微博見~!
@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hayato1101_鼓手
文字 | 王俊翔
圖片 | 王俊翔、可可、來自網絡
編輯 | 阿群
音樂 | 龍虎人丹-新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