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達傑保護站裡的小藏羚羊 周瑞辰子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22日電 題:可可西裡藏羚羊「幼兒園」裡的「奶爸」和「小朋友」們
作者周瑞辰子
在海拔4479米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索南達傑保護站,一群喝牛奶長大的小藏羚羊已經在這裡的「幼兒園」生活五個月了。
才索加和被救助的小藏羚羊 周瑞辰子 攝
這所佔地約550畝的「幼兒園」共分為三個網圍欄區域,大圍欄裡養了4隻小藏羚羊,小圍欄裡養了3隻小藏羚羊和1隻小黑山羊,圍欄外還有一大片自由活動區,供小羊們提前適應草場環境。
位於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被譽為藏羚羊「大產房」,每年5月到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會奔徙上千公裡到這裡產崽,產崽回遷過程中會因躲避天敵而與幼仔走散或受傷,今年8隻被巡山隊員救助的小藏羚羊成了「入園新生」。
才索加和被救助的小藏羚羊 周瑞辰子 攝
「這隻小羊是我今年7月在公路邊救助的一隻『車禍羊』,我趕到現場時它已經快斷氣了,骨頭裸露在外面。」保護站的工作人員才索加指著一隻五個月大的藏羚羊說,「所幸剛好趕上保護站裡的志願者,給它做了手術,兩天兩夜才救活。」
現在,除了每月一次的大型巡山工作,才索加還負責給小藏羚羊餵奶、打掃宿舍和檢查身體,像他這樣的「全能奶爸」保護站共有13名。
每天早晨,「奶爸」們要為這些「小朋友」準備早餐,「每隻奶瓶都要用熱水消毒,倒放著瀝乾,再把牛奶晾溫裝瓶,要用手背測試牛奶的溫度,否則小羊會燙傷或者拉肚子。腸胃不好的小羊的牛奶裡要加水或葡萄糖。」才索加一邊忙活,一邊叮囑著剛入隊的「新手奶爸」。
小羊不吃飯,才索加擔心得整夜不能入眠。「後來我們就把它們抱在懷裡,用嘴巴去喂,這樣可以保證它們能吃進去,還不會被嗆到。」
目前,這8隻小藏羚羊已五個月大,到兩歲,它們就會在自由活動區域加強野化訓練,逐漸減少和巡山員見面的次數,最終野化成熟回歸大自然。
「每年放歸,別提心裡有多難過了,尤其是它們回過頭看著我們的時候。」儘管萬般不舍,才索加也告訴自己:「孩子長大了,『父母』終歸是要看著它們走的。」
「建立『幼兒園』來保護它們,不是為了要把它們留在這,而是更好地回歸大自然,因為它們屬於那裡。」才索加認為,「幼兒園」的使命是保護,也是放手。
「以前,在青藏公路109國道旁見到藏羚羊的可能性很小,經過一代代可可西裡人的守護,現在,公路邊經常見到它們覓食奔跑的場景。」才索加滿臉欣慰。
截至目前,索南達傑保護站共救助藏羚羊300多隻,藏羚羊種群數量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隻恢復到7萬多隻。(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