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記者在中峰鎮龍山村看到,漫山遍野的板慄樹、葵花成片成行,一排排乾淨漂亮的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蜿蜒潔淨的鄉村公路連接著各個村落,好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龍山村位於中峰鎮西北部,總戶數931戶,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養殖家禽、蜜蜂為主,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及鎮村幹部協力幫扶下,如今該村多項產業齊頭並進,基礎設施逐步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大為改觀,群眾增收脫貧的精氣神不斷提升。
多項產業齊頭進
眼下正是蜜蜂釀蜜的時節,站在鄉間小道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蜜源養殖基地,村民們正在蜂園裡忙著給蜜蜂換新家。
「你看,這就是我養的蜜蜂,今年情況非常好,等我把蜂箱裡的這些雜物清理掉,蜜蜂釀的蜂蜜就更甜更香。」龍山村貧困戶熊龍祥一邊查看清理蜂箱,一邊向記者介紹。
熊龍祥是村裡的建卡貧困戶,在幫扶責任人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把自家房屋周邊空地利用起來,先後養了93箱蜜蜂,現在,熊龍祥有了自己的「幸福蜂園」,一年保底收入近5萬元。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黃洪銀介紹,熊龍祥只是龍山村通過發展蜜蜂產業實現脫貧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龍山村共有50戶農戶養殖蜜蜂。
該村還積極培養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種植養殖業大戶,動員其餘農戶發展了紫薯產業360畝、葵花產業200餘畝。
基礎設施大改善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村「兩委」與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科學制定脫貧攻堅規劃方案,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至今,全村共硬化通組道路24.47公裡,整治泥結石路30.18公裡,整治山坪塘15口。
「以前村上都是些泥巴路,出入都不方便,現在村上的人行道硬化了,不管天晴下雨,大家出行都方便多了。」二組村民文守江年逾古稀,他一提起近幾年村裡發生的變化,臉上就綻開了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龍山村通過各類項目的實施,基礎條件確實有了明顯變化,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滿意度進一步提高。」黃洪銀說道。
政策落實惠民生
「脫貧攻堅工作的目標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要及時補短板,才能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黃洪銀說,為此,村「兩委」同駐村工作隊以「兩不愁三保障兩解決」為總體目標,通過走訪摸排,切實解決村民實際困難。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全村村民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在教育保障方面,全村正常適齡兒童均已上學,一位因病休學在家的學生也已落實教師實施送教上門,確保義務教育全覆蓋。在醫療保障方面,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00%,所有貧困戶均已參加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在住房保障方面,對全村所有危房戶全面核實建檔,2014年以來,全村共改造危房112戶,所有農戶有了安全住房。在用水方面,做好水利設施維護,落實水管員及時維護用水管網,保障村民用水。在村民用電方面,全村均已全部解決。
同時,該村還紮實開展「六美農家」評選活動,推進美麗村莊建設。「在開展人居環境村莊清潔行動中,我們利用入戶走訪的機會,動員村民對自家房前屋後、室內室外的清潔進行打掃,促使村民養成良好習慣,改變隨地堆放雜物、柴火和垃圾的不良習慣。」黃洪銀告訴記者,全村共設置公益性清潔工崗位3個,負責對全村主道路的清潔維護。下一步,該村會繼續努力、落實責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