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鄉村白大褂整理
村診所輸液又出事了!患者出現過敏反應,拔針30秒後死亡……
45歲的魏先生因為腹痛前往杜城村一診所輸液後死亡……
死者姓魏今年45歲,老家在甘肅,常年在西安打工。因身體不適,就到西安市雁塔區杜城村一家小診所就診,而在掛吊瓶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妻子袁女士從警方那裡了解到,「警察給我說,打第一瓶的時候他有說有笑,打第二瓶的時候,就發現他嘴角抽搐,拔針30秒鐘後,人就沒了。」
事發後,診所醫生還四處尋找急救藥品,但沒找到。隨後,才報了警。警方趕到現場後才聯繫上了袁女士。
袁女士透露,丈夫一直對氟哌酸之類的藥物過敏,而警方說當天打針之前醫生沒有給丈夫做皮試。
而據附近的村民反映,這家診所在出事之前在這裡已經開了一年多了,診所老闆不到四十歲,資質尚淺。
經後續調查發現,該診所沒有任何手續,目前涉案人員因為涉嫌非法行醫已被刑拘,魏先生具體死因等情況還在做進一步調查。
患者出現過敏反應,能立馬拔針嗎?!
雖然該事故還在調查階段,但很大嫌疑是因氟哌酸這種喹諾酮類藥物導致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剋死亡。
而從整個事件來看,暫且不論皮試的問題,單就診所醫生對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的處理來看,其實也有很大失誤的——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後,醫生立即把針頭拔了,實則是錯誤的操作。
據過敏性休克指南中提及,當發生過敏性休克時,立即除去過敏原。如患者為靜脈用藥時,停止輸液,換掉輸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針,保留靜脈通路。
想必不少人會疑問:為什麼不是拔掉針頭呢,針頭上面的一點管道裡不是還有抗菌藥等過敏原嗎?
其實患者出現休克後,血液灌注量會明顯減少,周圍循環不良容易導致穿刺難度增大、穿刺時間增長,從而影響搶救的進程。
故而在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後,千萬牢記:保留靜脈通路,不要第一時間把針頭拔掉!!
診所、衛生室過敏性休克正確搶救流程
對於基層人來說,碰上一例就可能就會給自己及他人造成毀滅性打擊,這樣的案例值得大家警醒:
沒有資質條件,就不要涉及高壓線。而即使符合輸液要求的診所、衛生室醫務人員,也要正確熟練掌握搶救流程。
小褂整理了過敏性休克的正確搶救流程,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緊急處理
①切斷過敏原,如藥物過敏立即停藥;
②就地平臥、保暖、進行搶救;
③迅速建立靜脈通道;
④保持呼吸道通暢;
⑤吸氧;
⑥做好氣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準備
確認有效醫囑並執行
①立即應用鹽酸腎上腺素:1ml=1mg(濃度為1/1000),0.01-0.03 mg / kg/次,靜脈、皮下或肌內注射,每10-15分鐘可重複注射,直至脫離危險;
②補充血容量:生理鹽水 20ml/kg,30min-1h靜脈輸入;
③抗過敏:
激素(地塞米松:0.5-1mg/kg.次,或氫化可的松8-10mg/kg.次,溶於5%葡萄糖10-20ml靜脈注射,每4-6小時重複一次)
抗組胺藥:異丙嗪 0.5-1mg/kg.次,肌肉注射
④給予鈣劑:10%葡萄糖酸鈣5-10ml+10%葡萄糖10ml緩慢靜推;
⑤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⑥糾正酸中毒
監測
①觀察生命體徵,注意心率、心律變化;
②意識、瞳孔的變化;
③心電圖;
④尿量;
⑤皮膚、黏膜的顏色、溼度及溫度;
⑥末梢循環狀況
保持舒適
①保持病室安靜、清潔;
②臥床休息,未脫離危險前不宜搬動;
③保證營養供給;
④口腔和皮膚護理;
⑤心理支持;
⑥告知過敏原
來源:鄉村白大褂整理
本文為原創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及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