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本是一種樂趣,如果一不小心發展成負擔,那就得不償失了!尤其是新手養魚,初窺門徑,在一些基礎知識上下點功夫還是有必要的!養魚嘛,用我自己的觀點來說就是慢工出細活,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的,多學多問少折騰,如果只是純粹玩玩,給家裡添點裝飾啥的,養點皮實耐看的熱帶魚就挺好。但熱帶魚再皮實也是相對的,一些基本的飼養技巧還是有必要掌握的,就算不為魚考慮也得為兜裡的銀子考慮不是...
那麼新手在養魚過程中哪些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呢?
1、養魚先養水
如果養魚算是一門學問,養水就是精髓,講究的是一個過程。可是就是這個過程難為了大部分新手,因為新手大多沒這個耐性。好嘛,為了養點魚還得養上一個月的水,還放什麼闖缸魚,水要三天一小換七天一大換,還加什麼硝化細菌,是不是煩不勝煩?
其實作為新手先弄明白養水其中兩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行了,第一是為了除自來水中的餘氯,餘氯有毒,會使魚兒中毒死亡,一般在有過濾的情況下三兩天就揮發殆盡了。第二是培養硝化細菌,魚兒新陳代謝會產生有毒物質,硝化細菌能分解這些有毒物質。明白了養水的意義,那麼把魚養活就簡單多了。別管你是養水三天後放魚,還是一個月後放魚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有效控制水裡有毒物質,使其對魚構不成威脅。那麼換水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良策!
2、魚缸換水注意水流速度和溫度
換水可以有效稀釋水裡的有毒物質,避免魚兒中毒而死,但要注意手法。首先,水最好是困過的,這樣可以有效去除自來水中的餘氯。其次,困好水的溫度要與原缸水溫度一致最好,即便保證不了,溫差也別差出1-2度。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否困水,溫度差是否巨大,換水速度一定要緩,很多養魚人直接用沒困的自來水換水,魚一樣活的好好的,那是因為人家換水速度足夠慢,所以只要讓魚有充足的適應過程,第一點和第二點是可以酌情考慮的。還有一點,新手往往對那些一年半載不換水只補水的人很羨慕,那是因為人家過濾系統強大,有毒物質被硝化細菌分解殆盡,根本不需要換水而已。
3、適量餵食
新手養魚往往有個毛病,生怕魚兒吃不飽,不長個,恨不得把魚食一股腦都扔進去。其實魚比你想像中要抗餓的多,十天半個月不餵也不至於餓死。退一步講,你聽誰說過自己的魚是被餓死的啊,所有餵食適可而止就行了。一般三五分鐘內讓魚吃完就行了。還有,晚上關燈前就別餵了,魚和人一樣,晚上吃多了就睡覺會硝化不良的,一旦消化不良就容易腸炎,會死魚的。如果晚上非要給魚加餐,那就餵食兩個小時後在關燈。讓魚有個消化的過程。
4、別亂用藥
養魚時,魚兒生病在所難免,誰養魚還不鬧點毛病啥的。魚得病了別著急,一著急就容易衝動,一衝動就亂投醫,恨不得把別處學來的那點辦法試個遍。最後魚病沒治好,把一缸魚都給折騰死了。通常來講「老三樣」是治療魚病最穩妥的辦法。升溫、換水、下鹽、新手儘量以前兩種為主,鹽的用量不好掌握不推薦新手使用。魚得病的時候要分清主次矛盾,要先分析魚病的原因,然後對症施為。升溫、換水畢竟是自然療法,魚兒的恢復期可能較長,所以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行。
5、別瞎勤快
「勤人養魚、懶人養草!」話是這麼說,但也不能瞎勤快啊。尤其是熱情高漲的新手們,隔三差五就把濾材拿出來洗洗,看著是乾淨了,可其實把那點好不容培養出來的硝化細菌全整沒了。白棉可以經常拿出來洗一洗,其他的就別折騰了。再有就是換水,換水太勤也不見得是好事,讓魚每天都要重新適應環境可定受不了,弄不好哪天一鬧氣就背過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