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的護照和郵票用小篆寫標題,原來源自中國這個傳統。
最近在網上看小視頻,經常見到一些網紅曬日本國的護照,且不論其它,日本護照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日本國護照封面用的是中國秦朝的小篆體,護照最上端用中國的篆書寫著「日本國遊券」五個大字,中間應該是一幅櫻花的圖案,最下面才用的英文。
日本國的護照為什麼用中國秦朝的小篆,而且還是用來寫護照的標題,我查了下資料,也看了幾篇文章,作者都沒有說出所以然來。這種小篆體是秦朝丞相李斯獨創了,秦朝當時實行的書同文政策就是基於這種文字,但是,由於這種文字太複雜了,不好識別和書寫,「書同文」政策並沒有推行下去,實際上當時的民間已經開始書寫更加簡便的隸書了,時隔千年,日本人為什麼把小篆寫在了護照上,還是寫的標題?
有人說日本根據中國的漢字發明了自己的文字,用小篆則是「拿來主義,」其實不看語法,單從文字上看這並不是發明,而是一種改造,無論是日語的平假名還是片假名,其造型都源於中國漢字,很多日語的文字一般的中國人都不認識了,但是學習過中國書法草書的人卻能夠識別,原因在於日本的文字融入了很多中國書法草書的元素。
可是日本全面學習中國和中國漢字是在唐朝時期,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使用楷書才對,因為唐朝是楷書最為盛行的時代,中國書法「楷書四大家」其中有三位是唐朝的,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等都是唐代的楷書大師,名氣僅次於王羲之,而小篆則是秦朝的官方字體,日本為什麼把小篆寫在護照上?其實這也是源於中國書法的一種傳統。
因為篆書是中國書法第一個成熟的文字體系,後世把篆書也推上了至高無上的地位,被譽為「書體之宗」,古人認為篆書是一種可以上下聯通的字體,用篆書書寫更加莊重,和正式,後世書法家寫文章和刻碑,無論正文用什麼字體,標題則習慣用篆書書寫,唐朝是這樣、元朝也是這樣,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清朝。
比如一塊石碑用楷書書寫,但是他的碑額,也就是碑的最上端標題部分一般都是用篆書,寫一幅長卷作品,前面的標題也一般用篆書或者隸書,目的是就是為了表示正式和莊重。
現在的很多書法家在寫大尺幅的作品的時候,也喜歡用篆書寫標題,這種形式,我們在全國書法展覽上經常看到,正是延續了這一傳統。
日本的護照其實也是學習了中國的這種傳統,用篆書作為標題會顯得更加正式和莊重,不僅僅是護照,日本國的郵票標題、印章也是用的中國的篆書,能夠把這一傳統保持下來也是很好的。
你覺得用小篆寫標題好看嗎?你怎麼看日本延續了這一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