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蔬菜大棚關係著市民的「菜籃子」,也關係著農戶的「錢袋子」。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而在朔城區北旺莊街道野狐澗村,村民正月裡種下的黃瓜也成熟上市,為各家各戶打牢了增收的「基本盤」。
在村民李成家的兩棟大棚裡,黃瓜蔓早已爬到了繩架的中間,綠葉下面,掛滿了新鮮而粗壯的黃瓜。整個早晨,李成一家人忙著摘黃瓜,好及時送到批發市場去。
黃瓜採摘期長,能持續八個月左右,這也是李成一家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些黃瓜都是正月裡栽下的,當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和村裡別的種植戶一樣,李成對接下來的種植和銷售都有些擔心。直到最近黃瓜成熟上市,他的一顆心才落到了肚子裡。
李成說,黃瓜每天能摘六、七百斤,一斤能賣一塊四、五,一個棚能賣5萬多元。
野狐澗村靠近市區,村裡有八十多棟大棚,目前有五十個大棚都種著黃瓜,其餘的種了西紅柿、草莓、火龍果等。據了解,村裡菜農戶均兩個大棚,年收入超過十萬元。
記者:楊 慧 呂慧傑
監製:張日東
責編:李 倩
編輯:李智斐馬 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