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視聽四川」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 全球...

2021-01-08 央廣網

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6日訊(記者 李丹)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蒲江縣委宣傳部獲悉,日前,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蒲江縣蒲江河中。據悉,青頭潛鴨屬於瀕危物種,目前全球數量不足1000隻,對生活環境和水質要求特別高。

這個珍稀物種長什麼樣呢?頭戴青色「帽子」,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光澤,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在水面覓食……這也是今年蒲江首次拍攝到的青頭潛鴨。

據悉,青頭潛鴨主要繁育在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部,它們顯然是南遷到四川過冬的。早在2012年,青頭潛鴨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全球僅存不足1000隻。青頭潛鴨是罕見的季節性候鳥,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陸續從北往南遷徙,尋找溫暖的越冬地。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對生活區域的生態環境要求較高,這次現身蒲江,極有可能跟環境有關。據蒲江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0年12月31日,蒲江縣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14天(目標311天),優良率為85.8%;PM10濃度為46.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全市排名第二;PM2.5濃度為30.1微克每立方米(目標38.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6.6%,全市排名第二;全年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3.65,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面完成年度空氣品質優良目標。

每逢遷徙季節,數十萬隻候鳥路過四川,有些則停留越冬,青頭潛鴨就是其中一種。它們在四川越冬,並非長久停留,大概3月左右就會北遷,回到「老家」交配繁殖。

其實早在2008年,成都新會展中心外的一處人工湖內,就發現了極其少見的青頭潛鴨,這也是2000年後,成都平原首次觀測記錄。可惜此後5年,它一直「銷聲匿跡」,直到2013年在成都十陵青龍湖面再次觀測到它的倩影。

水面掠影

觀鳥須知

觀鳥地址:蒲江河城郊(蒲江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附近)

觀鳥時間:1月至3月

觀鳥小貼士:

1、為了避免驚嚇到鳥類,最好不要穿色彩過於鮮豔的服裝

2、不要大聲叫喊,儘量輕聲交談

3、當野鳥顯出緊張的樣子,最好不要繼續接近

4、不要亂丟垃圾,所有的物品都要帶走

5、不要攀折植物,驚擾其他動物

(圖、視頻由蒲江融媒體中心提供)

相關焦點

  • 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 全球不到1000隻
    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6日訊(記者 李丹)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蒲江縣委宣傳部獲悉,日前,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蒲江縣蒲江河中。據悉,青頭潛鴨屬於瀕危物種,目前全球數量不足1000隻,對生活環境和水質要求特別高。這個珍稀物種長什麼樣呢?
  • 雲南保山連續兩年監測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資料圖) 新華社昆明1月11日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於1月9日監測到1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 雲南保山青華海連續兩年監測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新華社昆明1月11日電(記者張雯)記者從雲南省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於1月9日監測到1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由於棲息地喪失、人為幹擾等因素,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2020年2月22日,該中心工作人員在青華海東湖監測到1隻青頭潛鴨,3月1日監測到3隻,2020年共監測到4隻青頭潛鴨。今年的監測結果顯示,青頭潛鴨抵達青華海的時間較去年提前。
  • 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4年後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1月11日上午,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也是西安自2016年灞渭橋車遊溼地記錄後的第三次記錄。據了解,100多年前,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緬甸、泰國等地。但近十年間,因生態破壞、獵殺,全球青頭潛鴨的數量急劇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最高級別——「極度瀕危」,屬於極危鳥類。此前認為全球數量不足500隻,它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稱環境質量好壞的指示物種。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正在水中暢遊的青頭潛鴨。 開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人民網重慶1月4日電 近日,在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黑色腹部的紅頭潛鴨,聚集在一起,即使近距離拍攝「大頭照」,鳥兒們也毫不怯生,仍悠閒自在地巡遊、結伴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湘陰橫嶺湖
    1月10日,從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傳來喜訊,16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保護區青山島內湖現身。這是湘陰縣首次監測到成群出現的青頭潛鴨。本次青頭潛鴨的發現者是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新化溝保護站站長陳振華。「此次一次性發現16隻,實屬不易。」
  • 【觀鳥】蒲江驚現鳥類中的「大熊貓」——青頭潛鴨
    一隻外形特殊與其他野鴨不一樣的大鳥在河裡遊來遊去,它體圓頭大,鳥頭和頸泛著綠色光澤,眼白色;它時而伸長了頭,向前方的水中一躍,白色腹部翻動著,打了個滾,水面蕩漾著,形成圈圈波浪,時而與同伴嬉戲遊弋。
  • 青頭潛鴨!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日前,觀測人員記錄到青頭潛鴨這一全球瀕危物種,還近距離拍到多種候鳥的「大頭照」,並且物種和數量連續5年保持穩定。在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黑色腹部的紅頭潛鴨,聚集在一起,即使近距離拍攝「大頭照」,鳥兒們也毫不怯生,仍悠閒自在地巡遊、結伴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
  •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雲南保山
    圖為青頭潛鴨雄鳥現身青華海 張世紅 攝中新網昆明2月24日電 (陳靜)記者24日從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其工作人員在青華海東湖巡護時監測到一隻雄性青頭潛鴨。青頭潛鴨為世界極度瀕危鳥類,全球數量僅1000隻左右,在保山屬第二次發現。
  • 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 4年後再現西安
    (於學和、郭陸和/攝) 1月11日上午,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最終通過照片放大對比,確定了青頭潛鴨的真身,應該有四對。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崑承湖
    繼2019年9月鳥類調查員在常熟市鐵黃沙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後,1月11日又在崑承湖發現了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我發現有兩隻潛鴨跟其他鴨子長得不太一樣,仔細觀察發現它的脅部是有白色的條紋,它的頭是一種青綠色的,胸前是有棕色的斑塊,由此來判斷它是兩隻青頭潛鴨。」周敏軍說。
  • 全球極危物種現身淮北!
    全球極危物種現身淮北!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體圓,頭大,頭和頸近黑色,並具有綠色光澤,以水草、水生昆蟲、小型螺貝類等底棲動物和魚蝦等為食。春夏時節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繁殖,秋季於10月中旬開始遷往南方越冬。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廣網·視聽四川」成都青龍湖溼地公園現在什麼樣?智慧綠道...
    近日,太陽從雲層中探出了頭。在陽光照耀下的青龍湖二期也熱鬧了起來,穿著運動服的跑者在智慧綠道上跑步鍛鍊,一邊跑一邊關注著卡路裡消耗數據;提著小型收音機的大爺沿著木製棧道散步到湖邊,聽著音樂舒展著身體;「藏」在樹林裡的運動場中也有不少年輕人在打籃球、運動,盡情揮灑汗水;佇立在湖面的咖啡廳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他們倚坐在欄杆處,近距離欣賞湖光美景……運動、休閒、玩樂、消費……融於一體的生活空間,就是青龍湖二期為成都市民提供的高品質宜居生活場景
  • 「央廣助農中國行」項目走進四川蒲江 助農直播為獼猴桃打開銷路
    近日,「央廣助農中國行」項目走進四川蒲江,聯手合肥廣電988電臺和電商平臺微店進行了一場助農直播。作為大型助農惠民項目,「央廣助農中國行」已幫助眾多區域農貨銷往全國,助力打造了一批優質的區域農產品牌,並帶動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參與助農直播等形式加入到消費助農的行動中。
  • 萬州周邊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你見過沒?
    受北方寒冷天氣影響,越來越多候鳥落戶開州漢豐湖溼地過冬,並且物種和數量連續5年保持穩定。 在公園內,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腹部呈黑色的紅頭潛鴨結伴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