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好,黃鼠狼刺蝟又回來了,專家:別打擾投餵,更不能捕獲

2020-11-21 北晚新視覺網

「剛才草裡有個東西刺溜一下就跑了,是不是黃鼠狼?」「你看,草坪裡有隻刺蝟。」連日來,通州華業東方玫瑰小區不少業主先後都發現了黃鼠狼、刺蝟的身影。對此,動物專家建議,在小區內發現這類動物一定不要打擾和投喂,更不能設法捕獲。

「晚上10點我健身回家,看到草地水管旁邊蹲著一隻像貓一樣的動物正在喝水。」業主賀女士說。藉助手電筒的光亮,賀女士發現喝水的是一隻幾十釐米長的黃鼠狼。剛拍了一張照片,黃鼠狼就不見了蹤影。

除了黃鼠狼以外,刺蝟也經常在小區裡出沒。「爸爸,草叢裡有隻刺蝟。」陳先生的兒子在散步時發現了一隻小刺蝟:「我們能把它帶回家養嗎?它吃什麼啊?」「它能生活在這裡,自然能找到食物。」

華業東方玫瑰小區內的樹木、草坪不少,一些地方的草長得很高。「如果沒有這麼大面積的綠化,動物們也不會在這裡安家,既然來了,我們就把它們當成小區裡的一員,絕不能傷害它們。」不少業主這樣說。

北京寶貝回家·寵物搜救隊負責人劉胤桐介紹:「不管在哪裡發現這些動物,遠遠看著就好,千萬不要觸摸。刺蝟身上的刺很可能附有寄生蟲,會感染人。也不要給黃鼠狼這些動物準備食物,它們能在這裡生存,就一定能找到食物。隨意投餵會破壞它們的食物鏈,破壞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劉胤桐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群琛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合肥多個小區現黃鼠狼蹤跡 專家稱是生態環境改善信號
    小區裡偶爾還能看見刺蝟和鳥類元一名城小區門口巡邏隊的任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夜裡在小區巡邏的時候,也經常看到黃鼠狼竄來竄去。「不過黃鼠狼是好東西,一般以老鼠為食,再加上我們也沒接到過住戶的投訴,所以也就沒管它們。」任先生說。任先生介紹,這個小區建好已經有好幾年了,加上綠化做的比較好,到處都是灌木叢,所以黃鼠狼繁殖得比較多。
  • 老祖宗說黃鼠狼不能抓到底是真是假?專家:黃鼠狼真不能抓
    在我國民間有一種動物叫做黃鼠狼,這個東西據說還挺神,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故事,隨著歷史的演變,它還有了&34;的稱號。據說這個動物能夠操控人們的心智,嚴重的會讓人陷入異常,產生幻覺,當時的人們認知少,編出了這樣的說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很多專家經過考察和相關研究後,黃鼠狼真不能抓。
  • 老一輩人說不能殺黃鼠狼,後經科學證明,不能殺黃鼠狼
    在我們中國民間,有句俗語——黃鼠狼向雞拜年。這句話通俗易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假裝善良,也可以解釋黃鼠狼和雞之間的捕食關係。在中國古代,雞、鴨、鵝常被當作家禽飼養,但黃鼠狼卻以它們為食,這應該是對古人的敵意。但是祖先常說黃鼠狼是不能被殺死的。科學研究表明,它們不能被殺死。在我們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黃鼠狼向雞拜年,沒安好心。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假裝善良。
  • 黃鼠狼是如何吃刺蝟的?
    黃鼠狼是一種食肉的小野獸,它不僅偷吃雞,還喜歡捕食晚上活動的鼠類。當然,如果遇到一個肥肥圓圓的刺蝟,它們也不會輕易放過。可是刺蝟渾身是刺,它是如何下嘴的呢?眾所周知,黃鼠狼最大的本事就是會放一種臭屁。這種臭液的威力很大,不管什麼樣的對手,即便是狼,黃鼠狼的一個"屁」就可以讓它停止追趕。所以,黃鼠狼的"屁」又被稱為「救命屁」。黃鼠狼對付刺蝟時,自然也不會放棄使用這個武器。刺蝟一旦遇到黃鼠狼,就會縮成刺球。這時黃鼠狼會對著刺蝟蜷曲身體的縫隙將"屁」直接噴進去。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遊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文 | 曉菲 編輯 | 林意欣  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元旦假期快到了,有多少人計劃國內遊或者城市周邊遊?
  • 寵物刺蝟引來四隻野生刺蝟 合肥野生動物園專家:最好放生大蜀山
    網警闢謠:同樣消息在多地出現寵物刺蝟引來四隻刺蝟卞修景介紹,由於去年大雪,天氣格外寒冷,所以三月份前都沒敢把刺蝟放在外面。「這不,春暖花開了,想讓刺蝟曬曬太陽,就把它安置在陽臺下的綠化叢中。真沒想到,我們家原本的這一隻母刺蝟又引來了四隻刺蝟!」
  • 村裡老人說黃鼠狼不可以殺,後來科學結果表明,黃鼠狼真的不能殺
    在我們中國民間,有句俗語——黃鼠狼向雞拜年。這句話通俗易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假裝善良,也可以解釋黃鼠狼和雞之間的捕食關係。在中國古代,雞、鴨、鵝常被當作家禽飼養,但黃鼠狼卻以它們為食,這應該是對古人的敵意。但是祖先常說黃鼠狼是不能被殺死的。科學研究表明,它們不能被殺死。
  • 女子設置機關準備抓老鼠 意外捕獲一隻黃鼠狼
    女子設置機關準備抓老鼠 意外捕獲一隻黃鼠狼時間:2016-09-13 08:44:04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簡雲姍編輯:王瑜 女子設置機關準備捉鼠,意外捕獲黃鼠狼。女子設置機關準備捉鼠,意外捕獲黃鼠狼。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簡雲姍)薛女士家住在西安灞橋區的新市路,由於最近一段時間老鼠活動頻繁,她就準備了捕鼠工具準備抓鼠,可是這老鼠沒抓到,昨天早上(9月12日)反而抓到了一隻她叫不上名字的小傢伙。
  • 農村人那麼討厭黃鼠狼,為何卻不敢殺它?專家解釋:確實是殺不得
    可是許多鄉村裡的老人卻會告知小輩,假如把握住黃鼠狼的話不必隨便將之殺掉,一般還是皈依解決。即然黃鼠狼會將農民艱辛餵養的雞吞掉,為什麼各代還流傳黃鼠狼不可以打殺?權威專家表明,並不是封建迷信,這實際上是有科學論證的。民間風俗習慣的緣故,當然是一部分。在民間,黃鼠狼被稱作黃大仙,是民間傳統式的五大家仙之一。
  • 為何歷代相傳黃鼠狼不能打殺?專家闢謠:並非迷信,實有科學依據
    還有一種動物長得十分可愛,國家也未禁止飼養(但野生的不能抓),體型也不大,但是將之作為寵物的人卻少之又少,它就是黃鼠狼。這句歇後語流傳甚廣,所以人人都知道黃鼠狼喜歡吃雞。但是很多農村裡的長輩卻會告訴晚輩,如果抓住黃鼠狼的話不要輕易將之殺死,一般還是放生處理。既然黃鼠狼會將農戶辛苦飼養的雞吃掉,為何歷代還相傳黃鼠狼不能打殺?專家表示,並非迷信,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民間風俗的原因,自然是一部分。在民間,黃鼠狼被稱為黃大仙,是民間傳統的五大家仙之一。
  • 為什麼老祖宗說黃鼠狼不能殺?專家研究證明:果然不能殺
    前言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這句諺語。所以黃鼠狼貌似給大家的印象並不太好。然而,為何老祖宗說黃鼠狼不能捕?專家告訴我們,黃鼠狼還真不能抓。然而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想要享受好的生活,吃一些珍貴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轉向了野生動物身上。但是,也有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直接看上了野味。因為這些野味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沒有經過人工飼養,所以肉質會比較好,而黃鼠狼成為了人類想要品嘗的口味。
  • 鄞州一小區驚現黃鼠狼 專家:黃鼠狼危害極小 反而有益
    前天,鄞州香堤水岸小區的居民發現,小區裡來了黃鼠狼,居民們擔心這個不速之客可能會帶來危害,向新聞熱線打來電話。  居民楊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經常看到一種和貓差不多大的動物在綠化帶裡跑,剛開始以為是貓,後來有居民拍下視頻,發現這種小動物和貓不一樣,圓頭圓臉的,還有居民對比了一下,發現應該是黃鼠狼。
  • 年輕人救刺蝟,刺蝟報恩下跪
    話說從前有一對夫妻,雖然生活過得清貧,感情特別好!但可惜的是,成親多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丈夫小張很愛的妻子小梅,經常變著法子給妻子補身,希望身體好了,就會有孩子。居然看到幾隻黃鼠狼追殺一隻可憐的刺蝟,小張丟下剛砍好的柴,拿起砍柴刀追趕刺蝟黃鼠狼,通人性的的黃鼠狼哪裡見過這陣勢,一下子嚇得抱頭四散。小張馬上過去查看刺蝟的傷勢,以為它必死無疑了,想不到它還活著,可憐巴巴地看著自己。由於身上受傷,跑也跑不動,一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 人類為何不敢殺黃鼠狼,別以為只是迷信,原來是真的不能殺
    人類為何不敢殺黃鼠狼,別以為只是迷信,原來是真的不能殺嗨,大家好,我是曉蕊。最近小編迷上了一個電臺欄目,裡面連載了《我當陰陽先生的那些年》這個故事,是帶有一點鬼神之說的,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主人公半夜偶遇黃鼠狼,然後得知黃鼠狼曾被他去世的爺爺所害,因此常常回來偷雞。在咱們中國確實有很多關於黃鼠狼的民間傳說,有人叫它黃皮子、黃大仙,不過黃鼠狼是會經常去村子裡偷雞,所以也有很多人痛恨它,但是很奇怪的是,人們從來不敢殺黃鼠狼,而且連打都不敢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啥老人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家:不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提起黃鼠狼,它們的身上總是瀰漫著一些神秘的色彩,我國古代有很多關於黃鼠狼成精的傳說,在建國以前,它和狐狸、蛇、刺蝟和老鼠並稱「五大仙」。黃鼠狼又叫黃皮子,聽說黃鼠狼放的屁能夠使人產生幻覺。很多地方的老人都說遇見黃鼠狼不但不能殺它們,還要恭恭敬敬的對著拜一拜,絕對不能驚嚇,說要是得罪了黃鼠狼,會遭到黃鼠狼家族的報復,黃鼠狼還經常喜歡住在墓地裡,身上帶「陰氣」,這種種傳說都讓人們對黃鼠狼敬而遠之,不敢靠近。不過對於黃鼠狼不能殺的說法,倒不是因為這些傳說,主要是因為這些小動物對人類也是有好處的。
  • 為啥老人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家: 不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它們的身上總是瀰漫著一些神秘的色彩,我國古代有很多關於黃鼠狼成精的傳說,在建國以前,它和狐狸、蛇、刺蝟和老鼠並稱「五大仙」。    很多地方的老人都說遇見黃鼠狼不但不能殺它們,還要恭恭敬敬的對著拜一拜,絕對不能驚嚇,說要是得罪了黃鼠狼,會遭到黃鼠狼家族的報復,黃鼠狼還經常喜歡住在墓地裡,
  • 「擅餵或引發其它野生動物種群失控」 專家籲禁止擅自投餵動物
    此事發生後,市、區兩級野生動物管理部門聯合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的專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對米蘭諾小區的貉採取了種群控制措施。  復旦大學野生動物研究專家王放在事發後數次前往該小區進行調查,並撰文呼籲:禁止擅自投餵動物。他說,自然界有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動物一旦在幼年期持續受到人為投喂,會變得依賴投餵而失去在自然界中獨立生存的能力。
  • 「黃鼠狼」全身是寶,為什麼沒有人養殖?
    黃鼠狼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放出一股臭不可忍的臭氣,輕者頭暈目眩,嚴重的甚至會直接暈倒,雖然黃鼠狼的名聲不太好,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全身都是寶,首先它的皮毛是製作高檔裘皮大衣的原材料,很是昂貴,它的肉還是一味中藥,是冬季極好的補品,而尾巴上的毛還能用來製造毛筆,可以說黃鼠狼的全身都有可利用的價值,既然如此,可為啥卻從未見過或聽過有人將它養殖呢?難道真的有隱情在裡面?
  • 為何老人總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表明,並非迷信,是真的不能殺
    這一歇後語有好幾個版本的背景故事,有一種版本是說,有一年過年,黃鼠狼家裡已經彈盡糧絕了,但是因為家裡孩子嗷嗷待哺,所以必須出去尋找糧食,他聽說雞家裡山珍海味,應有盡有,於是就假意去雞家拜年,順手牽羊,偷了雞家的一大堆食物,雞全然未覺。眼見雞如此好騙,黃鼠狼於是決定以後每年過年都來給雞拜年。
  • 刺蝟不吃活動少 專家建議快放生
    本報訊 (記者袁劍鋒)上周末,市民李先生外出遊玩時,給孩子買了一隻小刺蝟當寵物。不料回家後,小刺蝟一直蜷縮在籠子的角落中,不吃也不活動。昨天,在太原動物園專家的建議下,李先生將小刺蝟放生了。上周六,住在太鋼程西小區的李先生全家開車去晉中遊玩。在一個景區門口,他們遇到一個賣動物的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