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塗鴉期」到「圖示期」的重視,關乎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2021-01-08 蜀人未晰

什麼樣的畫能夠被大家稱讚呢?有的人可能會說是畫得很像的畫,比如前段時間非常火的冷軍的畫,他所畫的畫就好像照片一樣,因為過於逼真所以被眾多畫家以及藝術家所稱讚;還有的人可能會說色彩搭配得好的或者有創造力的;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看,似乎孩子所畫的畫完全沒有任何值得人稱讚的地方,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所畫的畫時就開始批評孩子。

我就見過這樣的父母,作為他們的鄰居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指責孩子畫的畫不像實際物體或者說顏色搭配的不好看,每到這個時候,總是能夠看到孩子臉上興奮的表情轉為失望。

有一次我還好奇看了一下,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已經不錯了,但是孩子的父母也許是要求過於嚴格,所以老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來評價孩子的畫,導致他們總是可以在畫中找到各種各樣的缺點。

孩子做得不好我們自然要點明或者批評,但是我們也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看,不能夠拿「專家」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就拿畫畫這件事來說,要是過於嚴格,那麼不僅會讓孩子喪失對畫畫的興趣,還會扼殺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因為美術或者說藝術就是和想像力與創造力有關的。當代非常著名的藝術家——維克多·羅恩菲德曾經就對兒童藝術進行了研究,他認為

創造性是每一個兒童都擁有的,教師和家長應該避免孩子使用著色畫本,也不應該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評價兒童的畫,這樣孩子才能夠用自己的想像力去畫畫。

總體來說,2-3歲的孩子畫畫處於塗鴉期,3-5歲的孩子畫畫處於象徵期,而5-7歲的孩子畫畫則處於圖示期,這三個時期的孩子畫的畫雖然看起來都「不盡人意」,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到他們的想像力,我們完全可以藉助這三個時期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下面我們就結合這三個時期兒童畫的特點來說說父母們該怎麼做。

01 塗鴉期

塗鴉期又可以詳細分為無規則塗鴉、有控制塗鴉和可識別塗鴉。兩歲半的孩子所做的塗鴉屬於無規則塗鴉,3歲的孩子可以開始進行有控制的塗鴉,而3歲半的孩子則能夠進行可識別的塗鴉。

雖然孩子們畫的畫在我們大人看來簡直就是「不知所云」,但是父母們有必要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所思所想來畫畫,不要一看到孩子「天馬行空」的畫就批評孩子或者嘲笑、指責孩子,這會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扼殺在搖籃裡,凱洛格就曾經說過:

「兒童發現把線條畫到紙上是什麼樣那一瞬間,他就已經發現他永遠不會失去的一些東西,那就是藝術。」

所以身為父母,我們應該支持以及鼓勵孩子進行塗鴉。另外,孩子之所以會想到塗鴉,一則是源於他們身體運動的需求,二則源於他們探索世界的需求,除了不要嘲笑孩子、指責孩子之外,家長們還可以稍稍引導一下孩子,比如讓孩子看看移動手臂快慢、改變用筆的力氣可以使畫面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會讓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越來越好,到後面畫的畫自然也能夠越來越好。

另外,在工具的準備上也應該充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是孩子們沒有合適的工具,那麼他們就難以進行創造。如果父母們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孩子們的選擇更多,自然創造力也更強一些。

02象徵期

度過了塗鴉期,到了象徵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所畫的畫不是我們完全看不懂的東西了,我們可以從孩子的畫中找到些「蛛絲馬跡」,通過這些內容,我們能夠猜到孩子畫的畫到底是什麼東西,比如說以前畫的畫是一團亂糟糟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某種物體的大致輪廓或形狀了,雖然依然有點「四不像」,但是根據一些關鍵特徵,再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我們已經可以知道是什麼了。

這個時期的孩子畫畫已經有目的了,我們家長要以孩子的興趣作為切入點,平常的時候和孩子討論一下畫中的東西都代表什麼,這就是在變相激發孩子的畫畫興趣、創造興趣從而來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愛因斯坦就曾說過:

「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

所以父母應該通過激發孩子興趣,來讓孩子更加熱愛畫畫。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父母們在和孩子討論畫中內容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孩子去發現事物的關鍵特徵,從而更好的過渡到圖示期。

03 圖示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不僅僅可以用一些關鍵的特徵來表達自己的畫了,還會在畫中加入一些細節,可以是自己觀察到的一些細節,也可以是因自己的想像力而創造的細節,雖然還不是盡善盡美,但是他們的畫已經開始有了主題,也在變得越來越完整。

家長們可以通過和孩子探討一個主題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以及讓他們發現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繫。比如孩子今天去了奶奶家,那麼父母們可以用「我和我的奶奶」為主題,讓孩子去畫一副畫。

這個時候就既需要孩子聯繫實際生活,又需要孩子基於實際生活發揮創造力來表達自己畫中的情感,同時讓畫的意義更加豐富和完整。

蒙特梭利在《兒童的自發成長》一書中就曾指出:

富於想像的創造是和現實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想像力和創造力一定是基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的,想當初魯班就是因為看到了能夠割傷手的茅草才創造了鋸子,除此之外還有萊特兄弟看到鳥從而想到發明飛機。

因此我建議父母在孩子畫畫的事情上也多多帶孩子去積累生活的經驗、積累自身的認知,基於自身的認知去創造東西,尤其是當他們說自己不知道怎麼畫的時候。

孩子從塗鴉期到圖示期所畫的畫可能在我們成人眼裡都是「不值一提」的東西,他們的行為也像在做無用功一樣,但是任何成功、任何成長都需要一定的過程,我們不能夠因為當下看著沒有用就批評或者指責孩子,甚至讓孩子停止畫畫,這不僅限制了孩子多樣化的發展,還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好好把握這幾個時期,積極引導孩子才有助於發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家亂塗亂畫,家長先別急著說教,他正處於「塗鴉期」
    分析:前面他們在孩子畫完之後也去罵過他,也重新的翻修了一遍,但是沒過多久還是會出現同樣的彩妝,後面去問了兒童專家才知道孩子現在是進入了塗鴉期,而且專家勸說這個時候先別急著說教。那麼什麼叫做塗鴉期呢?每個孩子都是會有四個不同的成長階段,而其中的塗鴉期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對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
  • 墨倉式列印立體紙模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如何教育和培養孩子是當前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對於兒童教育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環境、形式、遊戲等,讓孩子了解到: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和做事方法,而這些意見和方法是會被尊重、認可和加以讚許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待事物往往會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這其實就是想像力和創造力。
  • 「立體紙模」 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原標題:「立體紙模」 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家長陪孩子一起做「立體紙模」,是近年來從國外傳入的親子活動,有助於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9月13日,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愛普生墨倉式印表機可以更好地解決家庭立體紙模的列印需求。
  • 孩子在家亂塗畫?先別阻止,孩子的「塗鴉期」父母做好引導很關鍵
    我告訴他「孩子長大了,這是進入「塗鴉期」,孩子進入了塗鴉階段是一個很漫長的時期,我們儘量給孩子創造出更好的環境,翻修之後孩子還是會畫,不如讓孩子一次性畫到夠。」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我們家長如果忽視了這些階段還會影響到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
  • 別急著責怪,記住這3點,幫娃度過「塗鴉期」
    家裡臥室、客廳的牆壁都慘遭孩子毒手。不讓他畫吧,又怕束縛住了孩子的想像力和繪畫能力;但是讓他 畫吧,有實在是忍受不了家裡牆壁花花綠綠的。那麼想要幫助孩子度過「塗鴉期」,首先就要知道為什麼所有孩子都會特別喜歡亂塗亂畫呢?塗鴉是孩子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每個孩子從1歲開始到3、4歲的時候,都會經歷塗鴉期。
  • 畫啦啦和美術寶哪家好?兒童線上美術班高性價比選課攻略!
    它的課程分為L1-L4與高階課程,並將孩子各年齡階段畫畫特徵分為圖示期、意向期和寫實萌芽期。在課程進階上,它的難度是平緩上升的,從課程體系也能看出畫啦啦更側重於訓練孩子的想像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課程優劣勢:畫啦啦的課程,老師在上課時的標準化程度是非常高的。他們善於引導,上課風格也相對活潑,因此家長們不用太擔心老師上課水平差距太大的問題。
  • 一套遊戲繪本,激發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哄娃必備
    創意遊戲繪本系列該套系列繪本共包含《好神奇的小石頭》《小石頭變變變》《小石頭的新魔法》《好饞嘴的媽媽》4 冊,通過挖洞的趣味形式,幫助孩子認知顏色和身邊的事物,發現事物間的相同和不同,激發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 孩子總在牆上「塗鴉」?巧用「阿倫森效應」引導,理智應對塗鴉期
    看著一團糟的牆壁,孫女士既心疼又無奈,又不知拿孩子怎麼辦才好。孫女士兒子的這種行為是典型的塗鴉行為,為什麼很多孩子都喜歡塗鴉呢?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塗鴉期。01什麼是塗鴉期?百度百科裡說,塗鴉期是個體最初的繪畫活動時期。
  • 塗鴉期的孩子能不能學畫畫
    什麼年齡段稱之為塗鴉期?概括講,12歲以下的孩子統稱之為畫畫塗鴉期,但其中要分為三個時期,0歲一3歲為初級塗鴉,4歲一7歲為中級塗鴉,8歲一12歲為高級塗鴉。4歲以下嬰幼兒還基本上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他們對很多身邊周圍的事物,似懂非懂,沒有明確的概念,加之生理髮育原因,不會正確執筆,也不可能讓線條和圖形流暢規範。
  • 孩子幾歲開始學畫畫?最好不要早於這個年齡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藝術感,因此繪畫課漸漸成了熱門。說到學畫畫,相信很多家長也知道,小寶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需要保護,不能過早地讓他們接觸畫畫的技巧,那麼孩子多大可以開始學畫畫呢?這得從兒童繪畫的發展特點說起,從孩子半歲開始到小學階段,兒童繪畫會經歷這四個時期:兒童繪畫的發展特點塗鴉期(約半歲—4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畫畫無規律可循,線條混亂,他們的思維以感知動作思維為主,偏愛節奏性活動,重複性動作,這個階段的寶寶從小手臂額快速、重複活動中活動享受塗塗畫畫的快感和滿足感。塗鴉有助於發展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促進視知覺能力發展。
  • 1歲半塗鴉期巧引導,畫畫比想像中好處多!
    雖說這幾年隨著新一代父母們意識的提升和視覺文化的普及,美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了。但是對於孩子學畫畫這件事兒,還是有各種各樣的認識誤區,比如覺得孩子小就不需要專門啟蒙,或者把美術教育等同於「學畫畫」等等。那麼,今天我就用從Tim藝術學校學到的內容,以及實際育兒中的感悟,和大家聊聊「美術啟蒙」這件事兒。
  • 榫卯積木:把傳統智慧賦予現代玩具 助力孩子提高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創造能力比知識的本身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創造力幾乎概括了這個世界的一切,它推動技術的進步,它甚至是知識的源泉。
  • 還在手把手教孩子畫畫?快打住吧!
    比如孩子年齡越小,空間思維越不成熟。TA畫出來的人可能是躺著的,畫桌子時可能會把四條腿畫在桌子周圍。  藝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指出,兒童繪畫發展可以分成好幾個階段:  ● 第一階段——塗鴉期(2-4歲)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顯示初步的手、腦、眼等的協調,繪畫形式是亂塗亂畫。
  • 孩子越有想像力,未來的人生,越有發光的可能
    想像力是創造力很重要的一環,郝景芳也曾分享過,她在招聘人員的時候,想招到合適的人才很難,因為缺少創新意識的人才。 鼓勵孩子的想像 想像力那麼重要,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如何保護孩子的想像力?美國創造力研究心理學家,曾指出與其說培養,不如說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想像力是創造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想像力也是需要保護的。大人能做的,是鼓勵。 如何鼓勵?
  • 弄懂兒童畫的4個階段規律,別再抹殺孩子的藝術天賦!
    從兒童的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學畫畫大致可以分成塗鴉期、象徵期、主觀感覺表現期和視覺寫實期4個時期。 只有了解各個時期及不同孩子的特點,才能為我們指導兒童畫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 【出版社團】超大場景靜電貼紙書, 輕鬆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
    此外,每張貼紙是都是一個單獨的元素,但是只有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挖掘不同的貼紙的異同,將他們按照自己的邏輯和歸納的思路組合起來,才可以成為一個整體。而我們此次選擇開團這套貼紙書,則是看重了貼紙類產品的另外一個核心功能特點 ——培養創造性和想像力。
  • 是誰「偷走」了孩子的想像力?家長要注意,別折斷孩子想像的翅膀
    ,也沒有創造力。其實很多有名的繪畫作品都是這樣,它們之所以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就是因為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力和思考,使其多了夢幻的色彩。所以,比起用刻板印象來桎梏孩子,家長更應該保護他們的想像力。想像力對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
  • 孩子的好奇心會隨著年齡而遞減,保護和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蘇霍姆林斯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基說過,他說:「每個人內心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孩子的好奇心是最為強烈的,家長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要讓孩子感受到認知的樂趣,積極的接觸事實和現象,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好的發展。」
  • 這種益智玩具,能從 1 歲玩到大,還能激發創造力(附玩法)
    在大環境裹挾下,佛是不敢佛的,誰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身邊有很多寶媽恨不得娃剛出生就開始有意識地啟蒙,而且尤其重視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總之要有「益智」作用,增加學霸屬性才行。對寶寶來說,最好的早教場所其實就是家,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如何能讓孩子在玩中開發想像力、創造力,讓父母通過科學引導享受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我們一直致力解決的。為此,丁香媽媽聯合早教專家徐湉霞、徐娜老師,專門為 0~3 歲早教黃金期的寶寶打造了《給低齡寶寶的益智磁力拼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