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8日北京時間早上5點45分,當地時間5月7日晚23點45分,一架美國B-2轟炸機從美國本土密蘇裡州起飛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到達目標上空,經過和指揮部的再次確認,投下了5枚「靈巧炸彈」,其名稱為「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JDAM ),音譯為「傑達姆」,標準彈重908公斤,準確命中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後美國官方咬緊牙關堅持聲稱是「誤炸」。一架戰略轟炸機,15小時的飛行,5枚價值和黃金等價的衛星制導飛彈,會誤炸?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沒有任何人相信這是誤炸。那麼美國為何要冒天下之險,受人唾罵,還要轟炸我國領館?事情還要從整個90年代國際局勢開始說起。
南斯拉夫在狄托死後處境是真的很「難」
南斯拉夫成為國家名稱是在1929年,這個國家由多民族構成,所以產生很多不穩定因素,南斯拉夫所在的巴爾幹半島,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歐洲的火藥庫,可見其歷史上有多麼動亂不堪,各大國都有勢力滲透其中。二戰期間被德國侵略佔領,二戰後狄托借歐洲老牌大國沒落,兩大陣營無暇滲透,組建南斯拉夫共產黨,並建立南斯拉夫共和國。雖然是共產主義,然而狄托和當時印度一樣信奉的是不結盟政策,所以並不聽大哥蘇聯的指揮,這讓史達林十分苦惱,當時世界要么姓資,要么姓社。在兩大陣營之中,有一個不結盟的國家,讓雙方都企圖拉攏。同時也使兩大陣營厭惡,狄托還是有手段的,在從美國那裡獲得貸款後,大力發展工業,南斯拉夫當時在歐洲十分富有,遠不是中國能比的,然而狄托就和他的姓名一樣手段過於鐵腕,在他去世後,南斯拉夫開始動亂,或者說是在國外勢力和國內敵對勢力的共同努力下。南斯拉夫解體,昔日強大的國家,就此消失。然而動亂並沒有就此瓦解,對於重要地區,解體後的政權,爭鬥不已。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為南斯拉夫聯盟、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和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南斯拉夫聯盟的存在依然讓北約國家,心煩,似乎這個名字就不該存在。
於是當南斯拉夫聯盟政府打壓境內反動勢力時,西方開始不願意了,或者說這些反動勢力就是他們扶持的,畢竟這一手,日後也屢試不爽,什麼車臣武裝,什麼賓拉登,什麼SIS,一開始背後都有某國的支持。
於是就開始警告,對於南斯拉夫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目的就是南斯拉夫無法同意,隨後北約以美國為首的武裝力量開始了對於南斯拉夫的轟炸,轟炸一直持續78天。我國大使館就是在這時被轟炸。
南斯拉夫聯盟因為其主要繼承南斯拉夫共和國的遺產,關係猶如俄羅斯和蘇聯的關係一樣,直接繼承關係,所以在「血緣上」和俄羅斯和中國比較貼近,當時俄羅斯和中國都對南斯拉夫有過援助,這就是朝鮮,北越情況差不多,南斯拉夫的防空武器,也多有中國牌的存在。所以南斯拉夫底氣很足,你美國轟炸就炸,我們是不會投降的。
也就在5月7日連續轟炸的第45天,美國的炸彈投向了中國大使館。一個月後,南斯拉夫聯盟向北約妥協,科索沃地區成為自治區,由北約派出維和部隊施行安全維護,並由聯合國派出科索沃特派團協助科索沃人民成立自己的政府。
美國自己的研究員對於北約轟炸給出了中立的,且相對比較靠譜地答案。
截止中國大使館被炸前,北約已經轟炸南斯拉夫45天。能夠使用的常規轟炸手段已經完全使用,在轟炸前,北約曾揚言,三天內就讓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下跪求饒。被啪啪打臉後,北約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米洛舍維奇
當時有日本記者稱,在轟炸後看到幾個白人從中國大使館內逃出,所以懷疑美國是為了斬首,米洛舍維奇才投的炸彈,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米洛舍維奇,在自己的指揮所內,那裡比中國大使館安全,並且南斯拉夫國內並沒有進入無政府狀態,米洛舍維奇依然行使總統的權利。
很多人懷疑是中國得到了美國隱形戰機的殘骸,拿去研究,被美國以此辦法針對。這個推測也被大使潘佔林否認。當時美國共投擲五枚炸彈,都是具有穿甲能力的炸彈,有一枚甚至穿到地下室爆炸,更有一枚直接穿到大使官邸,幸運的是並沒有爆炸。但是這就能阻攔中國獲得相應技術嗎?顯然並不足夠。但並不能就否認這個可能,只是可能性比較低。
根根據大使的會議,地下室是大使館的娛樂室,當天是周末,大使館內的人員還想要在娛樂室內,打打撲克,被大使打斷,因為外面不安全,所以早早讓大家回房睡覺,這也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但依然有3人死亡,20多人受傷。但如果大家都在地下室內娛樂,結果難以想像。
所以美國此舉就是要殲滅大使館內的人員。絕無誤炸的可能。
1999年7月2日,美國《政企首要情報評論》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並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說,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作為轟炸目標,是要由不低於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級的指揮官來批准的。這裡提出的問題是,由哪一個來批准,還是兩人一起來批准?人們應該已經覺察到根據盟國在戰爭中的關係而實行國家安全規劃這一問題。這些戰爭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的戰爭。文章接著說,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有意轟炸中國使館的動力也是來自英國政府和白宮政府。如果柯林頓總統披露這一事實,甚至聲明這起轟炸事件「絕非意外」,他要麼將在被人操縱的彈劾之下而下臺,要麼被某些深深潛伏在美國安全機構中的英美利益集團所暗殺。
美國總統就誤炸事件道歉,美國總統看起來更像是替罪羔羊。
5月中旬,美國國際行動中心華盛頓辦事處負責人馬爾科姆坎依接受了我國駐美記者的專訪,就北約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和美國轟炸南聯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坎依認為,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美國幹的,是有意所為,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決不能軟弱,應當要求全面調查、審判肇事者美國轟炸南聯盟主要出於戰略和經濟利益,美國新聞媒體完全受控於利益集團,美國沒有新聞自由,美國民眾被虛偽的新聞輿論所愚弄,美國政府啟動戰爭機器的同時,也啟動了宣傳機器。坎依還說,美國和北約在解釋這次事件的原因時前後不一致。他們先是稱北約是在瞄準使館附近的目標,導致偏離方向,因為中國使館離北約要打的目標很近,北約這種誤擊已經有多次了。但是當事實證明,5枚飛彈從不同角,度襲擊中國使館時,國防部長科恩又改口稱,北約用了1992年的地圖,中國大使館沒有標進去。這不可能。任何貝爾格勒的旅遊圖都清楚地標明了中國大使館的位置,宣稱美國情報部門使用舊地圖是十分愚蠢又可笑的。同時,美國使館的外交官在許多場合都去過中國使館做客,中國使館不是昨天才搬過去,而是已經建成3 年了。坎依認為,襲擊中國使館是一個大陰謀,是美國的戰略。這一戰略不僅向中國政府,同時也向世界其他支持南聯盟的國家和組織發出信號:不要反對我們轟炸南聯盟,否則我們將轟炸你們的使館、你們的領土和平民百姓。這也是對俄羅斯的警告。同時,美國發出的另一個信號是:亞洲可能成為美國的新戰場,朝鮮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襲擊的目標
我認為這個理論十分有可能,好戰派和對華強硬派,已經將中國大使館看做了眼中釘,俄羅斯1998年發生了經濟大衰退,1999年葉爾欽還沒有解決好自己國家的各種動蕩,俄羅斯可以說並沒有精力管南斯拉夫的事,但是俄羅斯依然對北約此舉不滿,幾度想要介入其中,美國這一炸讓很多本欲多嘴的人,閉上了嘴,讓俄羅斯介入之前也要好好想想,美國一旦誤炸他們,該如何應對,如果開打以俄羅斯的國力,可能會走蘇聯的老路。所以北約就是利用這段權力真空期,此時美國無疑是地球上最有實權的國家
33天後南斯拉夫退出科索沃地區,這也代表著北約的轟炸之戰,打贏了。
雖然事後美國總統親自道歉,美國賠償所有費用。但是這種表現更像逢場作戲,「我都道歉了,你還想怎樣?,不然你還手打我啊?你也炸我大使館啊?」必須承認1999年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美國於1996年「臺海危機」中阻礙了我國的收復之路,又在1999年以這樣的方式向我們挑釁。確實我們不能打,打了經濟停滯,受苦的還是中國的百姓。
2020年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讓我們認識到我國和塞爾維亞的堅實友誼,在武漢出現新冠疫情後,歐洲各國談中色變,哪怕平時中國遊客為了他們帶來多少經濟增長也全然不顧,但塞爾維亞卻與歐洲強國唱反調,支持我國的抗疫工作,這是曾經共患難的交情。
這五顆炸彈也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正義!只有槍桿子硬才能坐下來談和平。
據塞爾維亞政府方面的不完全統計,在那場大規模空襲中,共有25000多棟民宅、14個飛機場、39處醫療保健設施、18個幼兒園、69所學校、176處文化古蹟、44座橋梁以及470公裡的公路和595公裡的鐵路被炸毀,直接經濟損失數百億美元;空襲導致2500多人喪生,12500多人受傷。北約共出動1150架次戰機,實施2300餘次空襲,投放了近42萬枚、總計達22000噸的炸彈,其中就包括頗受爭議的貧鈾彈,以至於塞爾維亞近年癌症患者人數逐年增加。
如今轟-20即將首飛,忍耐了22年終於我國也有屬於自己的戰略隱形轟炸機,那時我國也可以遠程轟炸美國本土。昔日的忍耐是為了今日的騰飛,莫欺少年窮,中國不可欺!
借用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