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孝服的由來談回回穆斯林的「穿孝」

2021-01-15 天伊信息技術服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意思是說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不同的群體是以是否志同道合的來區分的。可是在回回民族身上,倒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我們與漢民族志不同反而道路合,在某些習俗上表現的就非常突出。



回回民族從公元651年傳入中國以後,就一直生存在儒、道、佛、陰陽五行、宗法、宗祧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生存,中國的這些文化和習俗在不斷地衝擊和同化著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信仰、功修、禮儀、習俗都要受到一些不利的影響,而且形成的一些固定習俗,這此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由於我們已經非常習慣和適應,對其形成的原因和其伊斯蘭的合法性竟渾然不知,穿孝就是其中之一。這儘管我們有自己的信仰不同於漢民族但在穿孝這個習俗上卻於他們成了同道,甚至有彼消此長的情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一、穿孝制度的由來
1、起源:穿孝,就是人死後其親屬要在一定時間內改變通常的服飾,這種禮俗的起源,據許多民俗學家認為,它的最初意義在於表示某種禁忌。原始社會的先民出於對鬼魂的恐懼心理,擔心死者會降禍作祟,為了不被鬼魂辨識,免遭災禍,在辦理喪事時往往披頭散髮,以泥塗面,衣著也同平時大不一樣。到後來隨著倫理觀念的進步,喪服的意義也逐漸演變為主要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和居喪者失去親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種形式。穿孝作為一種制度,它的形成是在夏禹、商湯、周以後的世代,並且經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儒家整理歸納並予以理想化,隨著儒學在這一時期成為著名的學說,加之漢代以後又取得了一家獨尊的地位,儒家所倡導的以《儀禮·喪服》就是九族五服制度,為準則的規範化的喪服制度藉助政治的力量,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得到普遍的推行,被歷代王朝列入法典,慢慢植根於民間,到現在退化成單一的穿孝。



2、發展
孝服,從夏商周形成到春秋戰國時期確立完善以來,在中國已經流行三千年了。這種制度起初是由「五服制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演變而來。最初,這五服是由最粗生麻布到最細熟麻布分五個等級差別,相繼標誌直系血緣關係與旁系血緣關係的尊、卑、親、疏的差異,就是由自身算起上下各四輩共九輩人,在穿孝服上表現出的五個等級,叫五服。現行的「穿白戴孝」就是由「五服制」演化而來的,而且穿白孝服是由五服當中最後一服緦麻轉化而來的,緦麻原來是用細熟布做的,由於紡織業的進步無麻布可找,後來就用相近的粗白布取而代之了。



孝服,除了我們常看到白色孝袍外,還有帶黑箍的。據傳佩戴黑紗的哀悼形式起源於英國,古代英國的貴族死後,他的僕役都要為他穿喪服到哀。有一位貴族死後,他的僕役購不起喪服,就用一塊黑紗致哀,因為那裡的喪服是黑色的。後來這種簡易喪禮傳播到世界各地,也傳到了全國各地,咱們回民穆斯林也有帶的。


二、回族穿孝服的來歷
據說回民穿孝是從朱棣遷移燕京(明永樂十五年)之後,南京府臺大人打轎回府時,當然是銅鑼開道,街上行人一律迴避。可偏偏趕巧,這天有個當地回民出埋臺,正好衝撞了府臺大人的轎子。府臺大人就問外面發生了什麼事,部下稟報說,今天有個回民出殯。府臺大人就感到奇怪!出殯?不象啊!(因為當時穆斯林出殯還沒有穿孝的陋習)出殯為什麼沒有穿孝啊?衝撞我的大轎本屬大罪,不敬;老人去世不穿孝,實為不孝;如果真時出殯,那他們不穿孝就不能出殯,否則就要問罪。攝於府臺大人命令的壓力,他們沒有別的辦法,趕快請教在場的阿訇、鄉老們看怎麼辦,為了避免治罪、也為了能順利出埋臺,阿訇和鄉老想了一個權益之計——派人到清真寺把禮拜帽、代思達熱、禮拜的長衫都拿來穿上,當時也是一片雪白,與漢民出殯幾乎沒有區別。最後府臺說這還像那回事,好了,可以出殯拉。為了生存和保護教門穆斯林先民們而無奈地接受了這個強加的恥辱—外教風俗。



在歷史上,中國人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可悲事情,例如當滿洲人佔領了中國的土地,並建立了滿清王朝之後,滿清人強迫漢回等民族留起辮子,當時許多不願留辮子的人被殺害或被迫出家為僧,可是到了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先生要求男子剪掉辮子,很多的人又不願剪,電視上演過一個男子的辮子被剪掉,他捧著辮子哭喊沒有了辮子,我怎麼去見祖宗啊!可是他們忘記了留辮子的恥辱歷史!



再例如中國婦女的裹小腳把婦女變成了半個殘廢,但許多受裹腳之害的婦女還把自己的「三寸金蓮」當成是美麗、驕傲和光榮,當孫中山先生要求婦女放開腳的時候,還有許多的婦女偷著裹腳,怕大腳嫁不出去呢,當然這裡邊就包括了咱回回婦女也在堅持,真是越是受害深重越是難以認清事實真相。


三、教法裁決
如上所述,穿孝是在封建君王高壓下強加給我們穆斯林的,不是伊斯蘭教法的責成,更不是什麼孝道,反而有悖經訓的精神和教法指導。
1、真主說:「你們是為世人而產生的最優秀民族,你們命人行善,止人做惡,確信真主。」(古蘭經4:109)。優秀的民族就是引領時代的民族,不是愚昧落後的民族。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已經廢除了很多封建習俗,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大部分人已經摒棄了穿孝這種傷風陋俗,尤其是城市中在漢族中已經銷聲匿跡,咱回回穆斯林可不別給他們充當這種傷風陋俗的接班人,如果不革除它,這不僅是給回回而且是給咱高貴的信仰伊斯蘭摸黑。



2、穆聖說:「如果模仿一種人,你將成為了他們的同夥。」《艾哈邁德聖訓集》咱們是誰?信主、遵聖的穆斯林。如果我們模仿漢俗,在某種程度上就有成為他們同夥的嫌疑。


3、教法無穿孝規定 在喪葬方面有的只是守有的 「以合打地」,即「守法度」。《偉噶業》經明說:「以合打地」是不要豔裝和修飾。就是指新婚的女兒,遇到父母之喪,三天之內,不可穿結婚時的紅綠衣服,三天以後則可以了。過去有個別阿訇們為了迎合漢俗,甚至把素裝的素,說成白色,這是對聖訓教法嚴重的曲解。




4、美醜黑白顛倒 伊斯蘭崇尚白色。故穆斯林尚白,戴白帽、纏白頭巾。有白衣象徵吉祥,白色是天堂人的服裝的聖訓。(見《塔志對訓》)。亡人穿白是因為無常去見主的喜悅,也是希望他如白色殮衣一樣,純潔地去見主,而漢俗卻認為白色是兇服。



5、有人認為穿孝,就是孝敬,人無常了也不穿穿孝,怕讓外人笑話說自己怕花錢,肯定是不孝子孫。也可能是為自己的不孝遮羞。說到些還真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聽。



相傳在很久以前,一位漢民老婆有兩個兒子,他們成家以後都不孝敬,還總是在老人面前誇口:「等您去世後,要讓您睡楠木棺材,為您唱七七四十九天道場……」老人就知道他們在說假話,想教訓他們一下,盡到做娘的責任。老人一夜沒合眼,終於想出個辦法。



  第二天,老人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死了也不要你們花一文錢,用破草蓆把我一卷扔在陰水洞裡就行了。不過你們要從今日開始,天天看著屋後面槐樹上的烏鴉和山樹林裡的貓頭鷹是怎樣過日子的——一直到我閉了眼為止。」不花一文錢,這正中了兩個不孝之子的心意,他們馬上答應了。


  兄弟倆本來無心看什麼烏鴉與貓頭鷹過日子,但經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時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來。原來,烏鴉與貓頭鷹都是細心地餵養自己的孩子。可是,小傢伙們長大以後又怎樣對待生養自己的媽媽呢?小烏鴉還不錯,媽媽老了飛不動,覓不到食,就讓她待在家,銜來吃的填在她嘴裡,等到小烏鴉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餵養她。這樣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而小貓頭鷹卻截然相反,媽媽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媽媽吃掉。令人傷心的是,小貓頭鷹後來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這樣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



兄弟倆越看越看不下去,如今這樣對待老人,將來孩子也這樣對待我們可怎麼辦?他們不敢往下想,漸漸地改變了對老娘的態度。可是,天不作美,兄弟倆剛剛開始孝敬老人,老人家卻偏偏去世了,兄弟倆後悔莫及。安葬那天,他們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表示要永遠記取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



我們伊斯蘭認為不孝敬老人是大罪,對不孝沒有補救的辦法,所以伊斯蘭提倡生前孝和死後向真主替亡人求饒。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自己加入到拜主的行列當中來,只有我們自身虔誠了,亡人才有可能博得真主的饒恕。



如果說為喪事捨不得花錢是不孝,你看看沙特國王費薩爾是怎麼發送的,看他花了多少錢,錢是怎麼花的。國王費薩爾歸真後,沙特王子王儲並沒有給他搞什麼排場,也無任何陪葬品,就按教法辦事,薄葬、速葬。他僅穿三件白開凡布,墳頭就一個小土堆。他沒有錢搞排場嗎?不!他是世界巨富,他吝嗇嗎?不!他把自己財產的三分之一都捐了,幫助貧困的穆斯林國家,建學校,建醫院,修清真寺,救濟許多貧民。有誰說沙特王子不孝?


四,總結語
穿孝是封建殘餘、是傷風陋俗,與伊斯蘭的經訓相悖,不讓在漢族中已經滅絕的陋俗在回回民族中死灰復燃。作為安拉最優秀民族的我們,一定要讓我們優秀的行為來佐證我們信仰的高貴,讓我們高尚的生活制度來引領時代,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一定要堅決革除陋俗,以實際行動來博取安拉的喜悅,做個順主的穆民,做個孝順的穆民。阿敏。

相關焦點

  • 孝服應該怎麼穿,你知道嗎?
    舊俗喪祭穿孝服,叫披麻戴孝。按照《儀禮· 喪服》規定,居喪服孝要依照與死者的親疏關係分 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 緦麻等「五服」。平民服喪一般都簡化為死者的兒子、女兒、女婿、孫兒孫女等穿孝服戴孝帽,其孝帽用粗麻條扎白布巾做成,孝服以開邊襟的白布長衫為式,白布蒙孝鞋;喪服的邊款為居父孝用毛邊,母喪用齊邊,父母已雙亡穿孝鞋全封白布,否則鞋後幫留口。其他親友子女倒弔喪一律撕給白布巾披頭戴孝,稱為「撕白」。皖西南習俗,亡者的曾孫輩服孝後披紅頭巾為式,表示老者 福壽與子孫齊全的意義。
  • 母親葬禮兒媳拒絕穿孝服,老公拳打腳踢,妻子拿出手機全場都愣住
    直到葬禮的那天,其他人都穿著孝服和孝帽,只有我拒絕穿孝,丈夫可能是因為婆婆剛剛去世,心情不好,我公公過來後,惡狠狠地問我,你穿孝服了嗎?  我說,我今天不能穿孝服,我和我婆婆的關係不好,不停的爭吵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吵架拌嘴那是家常便飯,搞不好就大打出手。
  • 孝狗是怎麼回事?養這樣的狗會不會不吉利?
    各位,孝狗可不是說它很孝順,是因為它四爪發白,頭上有白點,就像戴了孝服一樣(孝服就是死了親人要穿的白色衣服),所以就叫孝狗。可想而知,戴孝可不是什麼好事,那養一隻戴孝的狗豈不是預示著家裡要死人嘛!這在迷信的人看來可是大不吉利的。所以在很多地方,有這種體態特徵的狗都被遺棄了,成了流浪狗,很多還沒等長大就夭折了。
  • 潮南一女疑因家暴穿孝服跪拜公婆,究竟孰是孰非?
    近日,一則【大年二十九夜周奕虹因家庭矛盾,如何穿孝服詛咒跪拜公婆,暴打丈夫的全程錄像】的視頻在潮汕網絡圈瘋傳,雖事發不詳,雙方各執一詞,但圍觀網友也爭相熱議!不少網友大呼被視頻中的場景嚇傻!
  • 玉林一大群人穿孝服拉橫幅遊行,發生了什麼?
    為儘快拿到賠償款竟然公眾下遊行拉橫幅10月19日晚上,周某某因其父親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賠償糾紛,糾集陳某某、薛某某等十二名親戚戴白帽、穿孝服並拉橫幅為儘快拿到賠償款,周某某、陳某某、薛某某等人就在10月19日晚18時許,戴白帽、穿孝服並拉橫幅四條在北流市城區陵寧街道遊行。北流市公安局陵城派出所接報後,快速出警處置,依法對違法行為人周某某、陳某某、薛某某等口頭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
  • 狗子才穿孝服送走爸爸,沒想到一個月後,它也在同一天離世!
    微信號mengchongmeng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隻為主人穿上孝服送他最後一程的狗狗熱狗在葬禮上,熱狗似乎什麼都懂它靜靜的穿著孝服迎接每一個來上香的朋友它臉上的哀傷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跟著心碎
  • 買了一串回紋珠橄欖核雕,知道回紋珠的圖案由來嗎?
    最近喜歡上橄欖核雕,也入手了幾串,有人物的,也有花鳥題材的,那天幾個核友一起喝茶聊天,看到有一個帶一串粗看是素珠的,聽朋友解釋是回紋珠,把玩的也非常漂亮,有點心動,並向朋友諮詢了回紋珠的一些情況,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回紋是什麼,回紋珠的魅力在哪裡。
  • 在農村參加完喪事酒席後,孝衣孝布怎樣處理才好?可直接帶回家嗎
    在我們菏澤農村參加葬禮能披麻戴孝的那一定是直系親屬,在遠一點的親屬穿的就是孝衣孝布,更遠一步的那就是給一個白手絹,有那個意思就可以了,大家可以從孝衣孝布上面能夠很直觀地看出親疏有別的關係,直系親屬直到葬禮結束孝衣孝布都是不能脫下來的,而遠一步的親戚,在祭拜完之後就可以隨手摘下來,所以從這點就能看出親戚關係的遠近
  • 葬禮結束後為什麼要謝孝?有哪些講究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葬禮中的謝孝習俗。【謝孝的淵源】「謝孝」最早出自明末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集《二刻拍案驚奇》,書云:「到了一個馬頭上,董孺人整備著一席酒,以謝孝為名,單請著呂使君。」其大意為:「到了一個碼頭上,董孺人準備了一桌酒席,以謝孝的名義,單獨宴請了呂使君。」(這裡馬通碼,為通假字)。
  • 巴基斯坦人談IS:他們違背伊斯蘭教 是穆斯林的敗類
    (網頁截圖)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製造的暴行引起全世界的公憤,同時也把穆斯林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稱在全球主要的穆斯林國家中,對IS最有好感的是巴基斯坦,只有28%的當地民眾對IS持負面評價,62%的人對其沒有意見。究竟穆斯林民眾是如何看待IS的?
  • 星際女主播穿回六零,向未來觀眾直播,辦養殖場脫貧致富的年代文
    哈嘍大家早上好啊,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說推薦是星際女主播穿回六零,向未來觀眾直播,辦養殖場脫貧致富的年代文!《重生八零馭夫有道》——簫九六小說點評:爽文,內容有玄幻。(點擊上方免費閱讀)《直播六零生存記》——一川葦草小說點評:星際女主播穿回六零,向未來觀眾直播,辦養殖場脫貧致富!爽文+種田文,很有創意的一篇小說,直播元素+年代文。雖然是這樣,但是年代感不強,其實可以當成一篇現代言情來看。
  • 黃家駒未婚妻身穿孝服參加葬禮,悲傷難忍終身未嫁,如今怎麼樣了
    黃家駒未婚妻穿孝服參加葬禮黃家駒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創作型歌手,因為家境不是很富裕,他在年少時就看盡了人間冷暖,那時候香港的樂壇搖滾開始流行,他感覺自己就是為音樂而生,他的很多情緒都能夠通過音樂來表達,他非常想成為一個專業的音樂人,組建樂隊也是他的夢想,雖然家裡還需要他打工補貼家用,但是他還是選擇先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和朋友一起組建了Beyond樂隊,他們當時沒有像樣的樂器
  • 中國吉普賽「囉哩回回」,為什麼說比歐洲吉普賽歷史更悠久?
    至於為何要進行這樣的遷移,一些學者認為是穆斯林進入印度時徵兵引起的,而另一些則認為是不堪壓迫引起的,但都證據不足只是猜測。至今唯一解釋是「也許這批人真的就愛流浪」。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約1200萬吉普賽人,其中1000萬左右分布在歐洲。
  • 親歷者說:印度這回真要掉坑裡了?
    (這句似乎算不得標準,但卻最為重要) 只談情懷,公眾號:只談情懷從最近兩篇「10萬+」說開去 接下來,咱們來看看《印度這次弄不好要掉坑裡了》到底靠不靠譜? 01
  • 兩種看不見的孝,今天更重要!謝付亮講《論語》裡的人生常識(八)
    (《論語·學而篇》第九章) 謝付亮簡解 這章的實質是講「孝」,一種「接受者」看不見的「孝」,一種有深度的「孝」,看似簡單,實則意義極大,影響極為深遠。 慎,審慎、謹慎或慎重。拆開來看,「慎」的左邊是「心」,右邊是「真」,或在提醒我們,真心待人,才會處事謹慎。
  • 農村婚禮,陪嫁箱裡最重要的衣服—「孝服」
    三、孝服孝服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居喪期穿的白布或麻布喪服,在農村,有的地方,新娘的媽媽會為女兒準備一套放在陪嫁箱的最底下,作為壓箱底的。有沒有覺得不可以思議啊?四、壓箱錢新娘的陪嫁箱子裡面一定要放的自然是陪嫁錢,一般來說陪嫁錢是放在箱子的四角和正中央的。可以放上一些吉利的數字,例如666或者是6666,雙數最好。
  • 曾國藩守孝三年,復職要皇帝下旨「借孝」,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借孝,就是以孝盡忠。我們看看守孝三年讓你「大跌眼鏡」的做法。在至親去世之後的三年內,做官的要告「丁憂」回鄉守孝,孝服滿後再陳請復職。「三年」守孝中不能參加宴會應酬,夫婦不能同房,家屬不能生孩子,否則經人告發就要辦罪。如遇必須婚娶的,可在百日之內操辦,叫做「借孝」。所以,就有了皇帝聖旨對曾國藩的「借孝」。
  • 男朋友不回信息怎麼辦?治男朋友發消息不回
    當你用信息轟炸男朋友的時候,他不但不回你的信息而且現在居然還把你拉黑了,相信任何一個女人遇到這樣的狀況時,都會有受不了的情緒產生,其實有的時候男人就是這樣,你越是想讓讓他回信息,他就是故意的不回你信息,你越是想要知道他現在內心中的想法,他就越不願意與你溝通,一個聰明的女人我們就要去學會男朋友不回信息怎麼辦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十字軍東徵穆斯林,卻洗劫了拜佔庭
    在西方教會發展壯大之時,東方教會卻迎來了穆斯林的挑戰。7世紀中期,崛起穆斯林已經佔領了三分之二的拜佔庭領土。大馬士革、安條克、耶路撒冷三大牧首區都被穆斯林奪去。伊斯蘭軍隊曾兩次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在兵臨城下的危機下,拜佔庭人開始出昏招,他們認為穆斯林之所以戰無不勝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從來不畫先知的聖象,於是東方教會想當然地認為必須消滅聖像,才能贏回上帝的眷顧。
  • 人們常說的「出五服」其實是指「五個等級的孝服」
    眾所周知,家族不僅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而且它本身又是重要的風俗現象,人們常用「出五服」來衡量血緣親疏遠近,其實「五服」最早來源於「五個等級的孝服」。一等孝服「斬縗(cui)」。用最粗生麻布製成,斷處外漏,不緝邊。喪禮中子與未嫁女為父母喪服,承孫為祖父母喪服,妻為夫喪服。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