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傳唱幾十年激勵數代石油人

2021-01-16 新疆日報網


■編者按

新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給了音樂人無盡的靈感。他們深入天山南北,留下了一首首傳唱全國甚至世界的經典歌曲。那些鐫刻在人們記憶裡的歌詞音符,在時光流轉中伴隨著一代代人成長,見證著祖國的新疆越來越美好。讓我們隨著動人的旋律,去感受70年新疆的巨大變化、偉大成就。

□本報全媒體記者/馬少賓

「克拉瑪依/我要歌唱你/我要跑近你/你是大西北的寶石……」這首深情的《克拉瑪依之歌》正是60多年前,油城克拉瑪依的真實寫照。在歌聲的陪伴下,一代又一代克拉瑪依人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

9月1日傍晚,77歲的卡依霞·可可思汗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克拉瑪依河畔觀看水幕電影。卡依霞是克拉瑪依第一代石油工人,也是女子鑽井隊隊員、全國勞動模範。

置身於城市夜景中,卡依霞的思緒又回到了幾十年前,她和姐妹們在嚴寒中人拉肩扛鑽井的拼搏歲月。

1955年7月,由36名工人組成的青年鑽井隊挺進克拉瑪依。當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了我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一座城市也因油而生。

1958年,29歲的作曲家呂遠來到蘭州煉油廠。在煉油廠工人的描述中,千裡之外的克拉瑪依沒有水、草,連鳥都見不到,但那裡有熱火朝天的廠房,有井架和汽車,有一群為夢想奮鬥的年輕人……一個多月後,在塵土飛揚的工棚裡,呂遠創作的《克拉瑪依之歌》問世。

195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歌唱家呂文科演唱的《克拉瑪依之歌》,自此,「克拉瑪依」這個美麗的名字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記憶。這首歌成為當時最有力的宣傳動員令,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齊聚克拉瑪依,為新中國尋找工業血液——石油。


左圖為《克拉瑪依之歌》創作者呂遠(左)和原唱呂文科。 克拉瑪依第一代石油工人。 右圖為如今的克拉瑪依夜景。□圖片均由克拉瑪依市委宣傳部提供

1985年,呂遠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獲得了油城人民的最高讚賞——克拉瑪依市第一位「榮譽市民」。這一年,也是克拉瑪依油田發現30周年。

親眼所見的戈壁新城再次點燃了呂遠創作的激情,一曲《克拉瑪依新歌》由此誕生:「三十年的歲月三十年的汗水/戈壁灘上換了一片新天地/柏油公路四通八達/嶄新樓群拔地而起/清清湖水泛著那遊艇/條條大街都向我張開歡迎的手臂……」

2008年,克拉瑪依建市50周年,呂遠將當年《克拉瑪依之歌》手稿捐贈給克拉瑪依市。「這手稿,應當屬於克拉瑪依的石油人,是他們為國爭光的豪邁氣概給了我創作靈感……」呂遠激動地說。2015年,86歲的呂遠參加了克拉瑪依油田發現60周年慶祝大會。這一年,他再次創作新歌——《克拉瑪依奔向新的勝利》。

2014年7月24日,由藝術大師、奧運福娃設計者韓美林設計的巨型雕塑「克拉瑪依之歌」在克拉瑪依市政府南廣場落成。

每到夜幕降臨,燈光就會照亮這座58米高、以鳳凰為造型的雕塑,猶如一盞明燈,在夜空中無聲地吟唱著「共和國石油長子」從荒蕪、貧瘠走向水清地綠、豐腴富饒的動人之歌。


更多內容請掃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資訊|《克拉瑪依之歌》:經典傳唱幾十年 激勵數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克拉瑪依之歌》:經典傳唱幾十年 激勵數代石油人《克拉瑪依之歌》創作者呂遠和原唱呂文科。新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給了音樂人無盡的靈感。他們深入天山南北,留下了一首首傳唱全國甚至世界的經典歌曲。
  • 這些被傳唱幾十年的還在盛行的歌曲 現在聽聽真是滿滿的回憶
    在華語樂壇裡有這麼一些歌曲,被傳唱了幾十年都還是那麼好聽,還是那麼吸引人,有些歌曲甚至可能是你父親那個年代爆火的歌曲,有句老話說得好:好的東西是可以經過時間的考驗的。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藍盤點一下樂壇裡那些被傳唱裡幾十年的經典之作,一起來看看吧!
  • 被娛樂圈遺忘的實力歌手,經典歌曲還在傳唱,但他們卻銷聲匿跡了
    現在的新歌越來越多,憑一曲成名的歌手比比皆是,可惜有很多人猶如曇花一現,紅得快消失得也快!隨著娛樂圈的「膨脹」,很多有實力的歌手也慢慢的消失了,有許多許多的經典的歌曲傳唱了幾代人,依然在傳唱,可惜卻沒有記得歌曲的原唱歌手,他們是被娛樂遺忘的歌手!
  • 經典傳唱人王源:山海雖遠,猛志常在
    6月王源錄製了央視的《經典詠流傳》,他將陶淵明的詩唱成了歌,給我們娓娓道來。經典傳唱人——王源以前工作壓力大,業務繁忙,一直都沒有機會靜下來去學習充電。終於,在2019年王源完成了他的一個夢想——到伯克利學習音樂。這次系統學習音樂後的小源,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
  • 20年前春晚那些經典老歌,至今傳唱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亮相。李谷一是春晚登臺的第一位歌手,一曲獨唱的《拜年歌》拉開了春晚的序幕,一曲《鄉戀》將除夕夜的氛圍推向高潮,引爆大江南北,《鄉戀》被奉為歷屆春晚中最為經典的歌曲。1984年春晚香港歌星張明敏演唱《我的中國心》,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唱盡了港澳臺同胞的赤子之心。張明敏作為港臺明星也是首次作為表演嘉賓在春晚表演。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驚豔大概就是少年糅合了帥氣與萌新,讓人賞心悅目。震撼是什麼?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
  • 光頭李進:鄭智化的經典歌曲《水手》激勵了我
    今晚19:30分CCTV3,《回聲嘹亮》請來楊洪基、李進、黃薇、阿魯阿卓為我們唱響歌唱「堅持」的經典歌曲,同時還有一些關於「堅持」的感人故事將與大家分享,一期「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勵志節目即將拉開帷幕。楊洪基為我們推介的《我們走在大路上》,這首歌是李劫夫先生在1963年創作的紅色經典歌曲。
  • 玩車| 經典的海灣石油塗裝,套用在大牛身上,你覺得如何?
    原標題:玩車 | 經典的海灣石油塗裝,套用在大牛身上,你覺得如何?相信你見過不少車款將塗裝改為經典海灣石油橘藍的吧,不過這到底是源自於什麼呢?在過去,美國海灣石油贊助了許多賽事,所以為了因應贊助商,便將車輛換上海灣石油的公司代表色。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今年的這一天,「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
  • 經典傳唱——《我真的受傷了》
    張學友沒有用渾厚洪亮的方式來唱,而是用溫柔細膩打動人,非常出眾。到現在為止,《我真的受傷了》也是炙手可熱的歌曲,很多歌手都喜歡翻唱,包括這首歌的作詞作曲香港音樂人王菀之,也翻唱了這首歌。好的歌曲是不分時間、年齡和地點的,它會在時間軸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張學友,華語流行樂男歌手、演員、作曲人。
  • 1991年,最經典的一屆春晚,那一晚的歌曲火到了現在
    後來還因為在學校與人發生肢體衝突被迫轉學,後來被星探發掘做了演員。 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是《心湖》,發布了第一張專輯之後便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演唱生涯。 她唱的很多歌曲,都很容易被人記住,也是很多電影的主題曲,他的專輯銷量也是過了千萬。
  • 傳唱經典兒歌「音」你更出色!
    而現在所處的快時代,網絡被各種流行歌曲佔據,到處充斥著潮流文化,孩子們接觸的大多都是成人樂於流行傳唱的歌曲,甚至被各種魔性音樂洗腦,孩子們本該純真的心靈變的複雜,思維也被迫過早成人化
  • 肉孜麥麥提·巴克:23年砥礪之路 從和田巴郎到石油專家
    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上個世紀60年代,一曲《我為祖國獻石油》表達出石油工人氣壯山河的豪邁氣概,這首歌曲是石油工人心靈的寫照,也激勵著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國石油工業的建設。二十年後,南疆和田的一位巴郎告別茫茫戈壁,走進油田、走進克拉瑪依,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石油工人。
  • 江門殘聯:文明傳唱有故事!有溫度!
    最近,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牽頭策劃和組織實施的「文明之歌大家唱」傳唱活動,吸引了全市多個系統單位的接力傳唱,大家紛紛曬出各自的作品,分享傳唱花絮和感受。江門市殘聯黨組高度重視、積極發動殘聯繫統參與《文明在哪裡》MV的拍攝工作,組織市殘聯機關、特教中心、就業中心,蓬江、江海、新會三區殘聯,康復醫院、殘疾人社區康園中心,知心義工服務隊、愛詠恆合唱團、三個殘疾人集中就業企業和輔助性就業機構等15個單位,超過200人參與拍攝。
  • 西安石油大學召開「榜樣的力量2020年學生表彰大會」
    12月24日,西安石油大學「榜樣的力量·2020年學生表彰大會」舉行。該校黨政領導賽雲秀、李天太、張木、陳軍斌、李華出席大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各院(系)主要負責人、學生工作負責人,全體輔導員,學生代表共400餘人參加了大會。大會由學生工作部部長趙健主持。
  • 童謠:傳唱很廣的兒歌——拔蘿蔔
    >童謠:傳唱很廣的兒歌——拔蘿蔔2014-11-04 11:30:2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介紹  《拔蘿蔔》是傳唱很廣的兒歌,也是伴隨很多人一起成長的經典兒歌。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演繹這首兒歌。在聽兒歌的同時,也講講自己小時候學習這首兒歌的故事吧!
  • 「美人窩」傳唱90年,桃江勁顯顏值擔當
    2018年,《桃花江是美人窩》整整傳唱90年,「50後」年輕桃江縣,勁顯青春「顏值擔當」。桃花江畔美女如雲,顏值厚重。人面有顏值,立「湘女多情」經典坐標桃花江夾岸種桃,人面桃花相映紅,落英繽紛季節,桃花嬉戲流水……常憶此景,1928年,湘潭「黎氏八駿」之一黎錦暉,悠悠才情傾注《桃花江是美人窩》——「桃花江是美人窩,桃花千萬朵,比不上美人多」,隨金嗓子周璇、王人美傳唱,一時唱紅東南亞。桃花江長不過58公裡,湖南地圖上也難覓蹤影,披件「美人窩」五彩華衣,名揚海內外。
  • 齊秦寫給王祖賢這首歌,華人世界傳唱幾十年,那時候愛情讓人動容
    △ 王傑《一場遊戲一場夢》當一首歌被傳唱幾十年。就不再是它本身。歌曲入心、入世,隱隱呼應著我們的生活軌跡和心事,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時代心態史的一部分。同樣有一首歌。但唱的人、聽的人、曲中人,已經無從辨別——《大約在冬季》又是自帶BGM的片名。馬思純、霍建華主演。
  • 對話《創業歌聲——石油歌曲鑑賞》創作者王永樺
    全書共分為「石油歌曲發展」、「經典歌曲賞析」、「歌詞創作解讀」、「石油精神傳承」、「石油歌曲集萃」五個篇章,並配有121首經典石油歌曲曲譜及音頻、視頻資源,配合王永樺的網絡在線開放課程《創業歌聲——石油歌曲鑑賞》使用,共有短視頻48個,總時長496分鐘。
  • 快評:《我的祖國》廣為傳唱 值得臺灣人了解
    歐陽娜娜登上大陸國慶晚會開唱《我的祖國》,臺灣當局曾揚言開罰,不過最後一刻收手,稱「不會用公權力對待立場不同之人」,僅表達對此事「高度遺憾」、「密切關注」云云。 臺灣當局為何大轉彎,可以列出很多原因。只能說,臺灣藝人到大陸發展、參加兩岸影視交流活動是一種趨勢、潮流,阻撓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