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管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截至12月初,已經有4款疫苗發布了Ⅲ期臨床試驗相關數據,基本上有效率都能超過90%。
輝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90%; 俄羅斯衛星V號:有效率92%; 莫德納mRNA疫苗:有效率94.5%; 阿斯利康&牛津新冠疫苗:有效率超過90%(*註:牛津大學對外宣稱該疫苗的有效率只有70.4%。)
看上去令人滿意,但是可能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疫苗有效率90%,不就意味著疫苗無效率是10%?
萬一我要是那10%呢?是不是就倒黴催的?
先明確一個結論:
即使你十分「倒黴」,屬於那打了新冠疫苗但無效的10%,也不用太過擔心。
因為只要有足夠多的人接種新冠疫苗,你也能獲得免疫保護,也就是傳說中的:
等等,這不是之前英國被群嘲的那個新冠免疫策略嗎?
確實,在2020年3月份的時候,英國曾經官宣過一波「群體免疫」。
3月13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需要英國60%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並康復,形成病毒抗體「保護層」,從而保護未感染者和免疫力較弱的人。
這也是「群體免疫」第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可能也有所耳聞:
有些國家被英國科學顧問忽悠,沿著「自然群體免疫」走到黑。
比如瑞典,從疫情出現開始,堅持執行不關閉學校和商業設施的「寬鬆抗疫」策略,結果……
(瑞典新冠病毒新增感染病例曲線|圖片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
現如今,瑞典是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到了2020年11月24日,瑞典公共衛生局首席傳染病專家安德斯·特格內爾(Anders Tegnell)在簡報會上表示:「群體免疫很難,我們目前看不到任何群體免疫減緩疫情傳播的跡象。」
(圖片來自:CGTN)
?這意味著瑞典已經「浪子回頭」了。
而英國呢?
提出群體免疫策略的英國並沒有真的將此貫徹到底,在發表「群體免疫」言論的3天後,英國政府就決定出臺避險政策,要求大家保持社交距離。
(圖片來自:BBC新聞)
?最後,還是世界衛生組織來平息了這場爭議,下了一個結論: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10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自然「群體免疫」在科學和倫理上都存在問題,絕對不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而基於疫苗的「群體免疫」,完全不同於自生自滅式的「自然群體免疫」。
它是一種與疫苗接種有關的概念,它指的是達到疫苗接種閾值後,可以保護群體免受某種病毒的感染。
舉個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10個人的班級裡,其中9個人都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並產生抗體了;剩下的1個人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這9人也能在感染者周圍形成一道屏障,保護自己身邊的人免受新冠病毒的侵襲,阻止病毒的繼續傳播、疾病的繼續流行。
圖片來源:群體免疫
隨著這個感染者的痊癒,病毒就能自然消亡了。
這9個人身邊的人,就屬於被「群體免疫」保護的範疇,包括:如懷孕、哺乳、服用其他藥物等不符合打疫苗條件的人,打了疫苗但沒有產生免疫力的人等等。
大部分人都能免疫,其中有個別免疫失敗的人即使真的感染了,他的「危害範圍」也是極其有限的,治癒後問題不大。
看到這兒,可能有的人會質疑:別人身上的免疫力,靠得住嗎?
靠得住。
第一類疫苗,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都是依靠群體免疫發揮作用的。這在我國2016年04月25日發布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中有過相關說明。
?而且,通過這些普及這些疫苗的接種,我國確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免疫成果。
(圖片來自: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
?百白破疫苗:
普及兒童計劃免疫前,白喉每年可導致數以十萬計兒童發病,2006年後,我國已無白喉病例報告;
脊髓灰質炎疫苗:
通過口服小兒麻痺糖丸,自1995年後,我國阻斷了本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傳播,使成千上萬孩子避免了肢體殘疾;
乙腦疫苗:
乙腦最高年份報告近20萬例,2017年發病數僅千餘例。
麻疹疫苗:
上世紀中期,我國麻疹年發病人數曾高達900多萬,至2017年,發病人數已不到6000例。
有了這些老牌疫苗的實例,不知道現在大家對於「別人身上的免疫力」給自己提供免疫保護,還存疑嗎?
如果我就是不願意做那「10%」,應該怎麼辦?有辦法。
打了新冠疫苗之後,可以通過檢測「體內抗體水平」來確定新冠疫苗是否起效;如果抗體水平不符合要求,及時告知醫生,醫生可以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
任何疫苗,包括新冠肺炎疫苗都不能保證提供100%的保護;但世界衛生組織曾明確表示,要想達到群體免疫,新冠疫苗接種率必須達到70%。
現在,我們不妨再換個角度思考下「倒黴蛋」的問題。
打了新冠疫苗後,產生抗體:需要做超人,保護群體中30%的人;
打了新冠疫苗後,沒產生抗體:可以做個傻白甜,接受群體中70%人的保護。
?不管屬於哪一種,都不算上「倒黴蛋」吧?
參考資料: [1]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免疫和疫苗安全的問答.2018,3 https://www.who.int/features/qa/84/zh/ [2]Marc Lipsitch et al,Understanding COVID-19 vaccine efficacy.Science.2020,11(370):763-765 [3]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群體免疫、「封鎖」措施與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問答.2020,10https://www.who.int/zh/news-room/q-a-detail/herd-immunity-lockdowns-and-covid-19 [4]世界衛生組織.麻疹疫苗:WHO 立場文件.2010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Measles_Chinese-updated_May_2010.pdf [5]世界衛生組織.B型肝炎疫苗WHO 立場文件.2004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Hepatitis_B_Chinese.pdf [6]世界衛生組織.WHO Target Product Profiles for COVID-19 Vaccines.2020.4 [7]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總幹事2020年10月12日在COVID-19疫情媒體通報會上的講話.2020 https://www.who.int/zh/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12-october-20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