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生之後,媽媽們通常會意識到這樣的現實:不論孕期做了多少功課,真的帶起孩子,照樣手忙腳亂。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時總是心力交瘁,各種小問題應接不暇,但一想到寶寶長大就會好很多,就又重新燃起了鬥志。
等孩子長大了,不必耗費這麼多精力來照顧,是支撐媽媽堅持下去的信念,那麼到底寶寶多大的時候,媽媽帶起來會更省心一些呢?
新手寶媽手忙腳亂,期盼出頭之日
因為家庭原因,露露的寶寶出生後只能自己來帶,懷孕時信誓旦旦說要幫忙的丈夫,每天需要工作,照顧孩子的重擔還是落在露露身上。
沒照顧過小孩的露露只能在摸索中試著照顧孩子,寶寶哭了尿了生病了,再加上睡不了完整的覺,把她折磨到幾欲崩潰。
這天帶著孩子打疫苗,難得地出了趟門,小區裡很多寶寶都被家長帶出來曬太陽,露露與家長們攀談,討教育兒的經驗。
其他寶媽紛紛給她加油打氣:「快了快了,你就要熬出頭了,孩子越大越好帶,過了三個月就好很多。」聽了這話,露露總算有了點信心。
寶寶多大能好帶一些?三個月是「分水嶺」
寶寶在出生之後,身體功能每一天都在進步,前期確實辛苦一點,寶寶好不好帶存在個體差異,通常在寶寶三個月之後媽媽能省力一些。
三個月內的寶寶對媽媽的需求很高,哪怕是半夜也需要餵奶好幾次,而且寶寶太小抵抗力差,三個月齡中,感冒、腹瀉經常發生。
在寶寶吃了一段時間奶水後,不僅寶寶會變胖一些,抵抗力也會增強,吃夜奶的頻率也會下降,寶寶自己玩耍,媽媽甚至還能做做家務。
寶寶出生三個月以內,寶媽需要面對哪些挑戰?
1.新手媽媽沒經驗
寶寶出生後的一段時間不論是吃奶還是排便都沒有什麼規律,媽媽也沒有經驗,通常忙活這樣就顧不上那樣,一直處於手忙腳亂的狀態中。
2.寶寶餵奶換尿片需求多
寶寶在三個月之內過於幼小,是一生之中需要媽媽照顧最多的時候,吃喝拉撒無一不需要媽媽操心,因此寶媽的工作量也特別大。
3.寶寶容易不舒服
剛出生的寶寶身體機能還未發育完全,容易出現小毛病,脹氣、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時常出現,寶寶身體不舒服,會大哭不止,令媽媽擔心。
寶寶不滿三個月大時,寶媽如何調整自己
1.調整睡眠時間
兒科醫生表示,一個月內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通常不固定,平均2~3小時醒一次,一天內睡眠時間可以達到20~22個小時。
三個月內寶寶雖然需求多,但好在睡眠時間長,寶寶長到三個月時,每天也有16~18小時睡眠,
對於晚上也要頻繁起床餵奶,嚴重缺覺的媽媽來說,可以調整成類似的作息時間,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抓緊補覺。
2.重視坐月子
產後這段時間,媽媽的身體還未完全恢復,體力不足身體虛弱的情況下,照顧寶寶更覺吃力,因此最好有人一起帶孩子,重視坐月子。
為什麼三個月後帶寶寶會相對輕鬆些?
1. 餵養規律
寶寶三個月後逐漸由按需餵養轉為按時餵養,吃奶和睡眠越來越規律,寶媽不必頻繁在夜間起來照顧。
2. 身體強健
寶寶在吃了三個月奶水後,與剛出生時軟軟小小的樣子大相逕庭,逐漸學會抬頭、翻身等技能,身體變得強健,照顧起來也不必束手束腳。
3. 可以互動
寶寶漸漸會爬會認人後,日常生活逐漸變得有趣,這些小進步能安撫寶媽焦躁的情緒,和寶寶簡單互動也會給媽媽帶來很多快樂。
3個月後要面對的挑戰大不相同
1. 容易受傷
寶寶行動能力提升,不像之前只能老老實實躺在一個地方,稍有不慎就會摔下床,碰到頭等,寶媽一定要特別當心不要讓寶寶受傷。
2. 添加輔食
世衛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寶寶應在6個月後可開始逐步添加輔食,8個月後可添加肉食。
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6個月後都要適當添加輔食了,給寶寶挑選、製作食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
不僅每天變著花樣來做飯,還要考慮到寶寶的消化能力,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等。
3. 出門看護
三個月後的寶寶可以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由媽媽帶著出門了,接觸外面的世界有益於增強寶寶抵抗力,幫助寶寶提高感知能力。
在帶著寶寶出門過程中,除了寶媽要拿東西,抱孩子,還要時時注意安全,保護寶寶遠離危險。
糖果媽媽叮囑:
寶媽帶娃的關鍵,就是讓寶寶的生活作息儘快變得規律起來,這樣帶起來也會更輕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