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由裡奇·摩爾執導。菲爾·約翰斯東擔任編劇,由約翰·C·賴利、薩拉·絲沃曼、簡·林奇和傑克·麥克布瑞爾等聯袂獻聲。
影片講述破壞王厭倦一直在遊戲世界裡做反派,於是他決心離開自己的遊戲去闖蕩別的電玩世界,旅途中他誤闖多個截然不同的遊戲世界,遇到嚴酷的士兵隊長、刀子嘴豆腐心的倔強小女孩雲妮露,展開一段精彩的反派逆襲。
影片於2012年11月2日在美國首映。
無敵破壞王生活在一個80年代出品的遊戲中,他的設定身份是一個反派,每天的生活就是在遊戲《快手阿修》中大搞破壞,其後由玩家操作的英雄人物快手阿修會 及時趕到進行修補,贏得獎牌包攬一切榮耀。身為反派的破壞王厭倦了自己的生活,眼看阿修被勝利者的光環圍繞,自己卻日復一日在無趣中過活,他終於決定改 變。單純的他以為只要自己也能得到一枚獎牌,就可以擺脫反派的身份,於是破壞王在遊戲廳歇業後,偷偷離開了自己的遊戲,前去闖蕩其他電子遊戲的世界。
在途中,破壞王結識了來自《英雄使命》 的冷酷隊長和來自90年代糖果賽車遊戲《甜蜜衝刺》的小女孩雲妮。後者夢想著能上場比賽,但其身份也不允許她夢想成真。破壞王所屬的遊戲《快手阿修》由於 失去了他被認定為系統錯誤,如不儘快返回,則遊戲就會被永久刪除;而《甜蜜衝刺》的遊戲世界則在悄悄醞釀著一場巨大的、威脅到整個遊戲世界的陰謀。這也許 是無敵破壞王實現夢想的機會,但也可能是一條不歸路。最終他扭轉乾坤,成為一名真正的英雄。
拉爾夫 | 演員約翰·C·賴利
無敵破壞王拉爾夫,生活在遊戲《快手阿修》(Fix-It Felix Jr)中。負責扮演反面人物,工作內容是每天將遊戲中的公寓砸壞,並向好人阿修扔石頭,阻撓他修復公寓。
雲妮洛普 | 演員薩拉·絲沃曼
雲妮洛普生活在遊戲《甜蜜衝刺》(Sugar Rush)中,一直被認為是遊戲的系統錯誤人物,非常孤獨,只能跑進未完成的關卡中睡覺。最大的夢想是參加卡丁車比賽。
快手阿修 | 演員傑克·麥克布瑞爾《快手阿修》遊戲中的正面人物,負責將破壞王破壞的公寓修好,擁有一把從超能博士那裡繼承來的金錘子,可以瞬間將一切修好,即使自己被人打歪鼻子時,他也能用錘子把自己敲好。
卡爾霍恩軍士 | 演員簡·林奇卡爾霍恩軍士生活在遊戲《英雄使命》(Hero's Duty)中,她的任務是扮演一名軍士長,領導她的小組輔助第一人稱射擊玩家打死遊戲中的飛蛾,拯救世界,到達塔頂獲得勳章。卡爾霍恩軍士非常女強人,但最終竟然是小個子阿修虜獲了她的芳心。
電影《無敵破壞王》的配樂由亨利·傑克曼創作,原聲音樂中還包括了由貓頭鷹之城、AKB48、史奇雷克斯及蕾哈娜等人創作的音樂。影片的原聲唱片集於2012年10月30日由華特迪士尼唱片公司發布。
一般的動畫片配音演員都是分開來各自單獨配音的,彼此都不打照面。《無敵破壞王》則是讓大家在同一個房間裡一起進行配音,這樣他們就能在錄音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去表演、去溝通。彼此之間互動錄音,配音效果多了幾分自然與生動。
《無敵破壞王》主角「破壞王拉爾夫」的靈感來自Atari在1986年推出的一款8位像素動作遊戲《怪獸大破壞》(Rampage),兩者都是以破壞建築為己任。
《無敵破壞王》的構思初期,「快手阿修」曾是主角。後來主角換成「破壞王拉爾夫」後,主創人員一度決定讓拉爾夫從頭至尾都保持8位像素的形象。
迪士尼本來想讓「超級瑪麗」在影片裡客串,但是任天堂公司要求迪士尼付一筆高額費用才讓他們使用超級瑪麗的形象。無奈之下迪士尼放棄了這個想法,不過你仍然能從「快手阿修」身上找到「超級瑪麗」的影子。
由簡·林奇配音的《英雄使命》遊戲裡的隊長是個十分強悍的人物,最初這個角色設定是個男人,不過當製片人斯賓塞在欣賞林奇表演的時候,隊長這個角色就立馬浮現在了腦海中,於是隊長就被改成了女性。
《無敵破壞王》裡塑造了超過180個獨一無二的人物——這超過了動畫片平均人物數量的三倍之多。
自導演裡奇·摩爾加入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後,便開始籌備電影《無敵破壞王》。摩爾在創作電影劇本時發現電玩遊戲裡的角色都沒有自由意志,被程序設定成日復一日只能做同一件事。於是就有了影片中,破壞王穿越各個遊戲,踏上了贏取勳章旅程的故事情節。
《無 敵破壞王》共有四個獨特的場景。第一個是《快手阿修》中的復古世界,第二個是《英雄使命》中的超現實世界,第三個是《甜蜜衝刺》中超可愛的日本動漫風格世 界,第四個則是遊戲中央車站,其中遊戲中央車站的靈感來自於紐約的中央火車站。影片在視效開發、美術、動畫效果、角色開發、 視覺效果、燈光、攝影和音樂方面,製作人不遺餘力地勾勒這四個世界的不同特徵,用這些場景以加大角色之間的區別。而影片中的情感則是最吸引觀眾的元素,迪士尼電影的標誌則是赤子之心,這也正是《無敵破壞王》創作的基礎。影片中的情感元素,不僅聰穎巧妙和華麗出眾,還能真正地抓住觀眾的心,帶給觀眾無限驚喜與感動。
《無敵破壞王》中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而且還有不同的聲音。在角色配音上,劇組邀請約翰·C·賴利來擔任破壞王的配音,而約翰·C·賴利的配音辨識度強,並充分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角色中。快手阿修這個角色則是為傑克·麥克布瑞爾量「聲」訂做的。簡·林奇則獻聲女隊長一角。而雲妮的配音需要講話尖刻、反應很快,同時又能處理好嚴肅的部分,而身為喜劇演員的薩拉·絲沃曼正好滿足了這個角色的需要。
為了讓電影顯得新鮮出爐和一氣呵成,導演在《無敵破壞王》的配音上採取了一種特殊的錄製方式。這既是在錄音時,將演員組合在一起進行配音。這樣的錄音方法不僅激發演員在配音中的自主性,還讓演員們在配音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去表演、去溝通,也避免了日後逐幀製作的工作。
快 手阿修和破壞王是一個八十年代的電玩遊戲,電影中快手阿修則是經過CG製作的精雕細琢後呈現出來的,而影片中的場景兼具復古和真實, 整體的風格呈現出8位像素世界的感覺,角色只能在網格上上下左右移動,而不會走斜線。所以影片在美術指導、動畫表演、鏡頭移動到音樂、燈光,每一個環節的 製作都要求得很簡單。
《無敵破壞王》故事結構簡單,但沿襲了奧斯卡情有獨鐘的「復古和致敬」風,先是通過三款自創遊戲向電子遊戲史上經典遊戲的致敬,繼而又不惜重金與全球各大著名遊戲廠牌合作,讓明星遊戲人物集結大銀幕。
《無敵破壞王》的大獲成功源於其獨特的創意操作,上世紀80年代的街機遊戲角色不僅令如今已為人父母的家長們重溫難忘回憶,同時片中風格鮮明的新遊戲也俘獲了小朋友的芳心。
直接稱讚影片為年度最別出心裁、最具娛樂性的合家歡作品。
影片就像薩拉·絲沃曼的角色一樣機智有趣、甜美活潑,是一部專供孩子和家長的作品。
影片快節奏的旅程,是《超人總動員》後最具熱情與活力的兒童動作電影。
《無敵破壞王》打破美國電影的英雄主義觀念,體現在快手阿修這個正面角色上。但快手阿修和動感女戰士不過是每天在重複一項被稱為英雄的工作,並非為了正義而正義。坐在銀幕前的觀眾辛辛苦苦尋覓和渴求的,也只不過是導演編劇為我們設置的太虛幻境和烏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