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嚴重,封了小區,我窩在家裡陪我媽看電視劇《下一站是幸福》。
我媽看到動情的片段,不禁淚流滿面:「兒子你看,他們相差十歲,但愛得好甜好純粹」。
我說:「是是是,我也找個比我大10歲的女孩給您做兒媳婦,您看可好」。
我媽突然正色道「你滾,我沒你這兒子」。
一.劇情裡「姐弟戀」的bug
為什麼會有以上對話?因為這部電視劇沒有觸及到大齡女孩決定開始一段「姐弟戀」的核心問題。發現沒,打著大齡女孩的旗號,做的事兒跟青春偶像劇沒有任何區別。
女主母胎單身到32歲,所謂的事業有成,也只是一家瀕臨被收購的小公司的小主管,顏值中上,智商中等,情商掉線。突然被兩個帥氣男人愛上,一個是溫柔善良、脾氣好的小奶狗,還是個隱形富二代。一個是成熟多金,智商高,為人靠譜的大叔,富一代。兩個男人都因為女主善良可愛,就愛上了女主,而且還立馬就愛得死心塌地,堅定不移。
不就是霸道總裁與溫柔弟弟同時愛上平平無奇的「醜小鴨」的「灰姑娘」戲碼麼。
這個設定,把女主換成一個26歲的女孩有什麼不可以?換成22歲剛畢業的女孩又有什麼不可以?女孩無論多少歲,都可以有少女心,但是並不代表32歲的女孩的職場形象,情場態度、思維模式都要與22歲的女孩相同呀。
二.現實中「姐弟戀」的問題
為什麼相差十歲的「姐弟戀」不被看好,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世俗的眼光,而是當事人對於不確定性的顧慮。
真打算開展姐弟戀,姐姐面對小自己十歲的弟弟戀人,會想到些什麼?
弟弟好可愛,我好喜歡,但過幾年,經濟上情感上是不是能成為我的男子漢?他現在還是實習生,職業都還沒安定下來,會不會遇到一個好的機會換了一座城市?萬一他以後事業沒有起色,維持家庭生計都困難,我會不會還覺得他可愛?弟弟對我真好,他會不會一直對我這麼好?再過幾年,我容貌衰老一些的時候,他依然風華正茂,那時候會不會被小妖精勾走?我已經32歲了,快高齡產婦了,生娃得趁早,他會不會害怕生孩子?會不會想過幾年再生孩子?畢竟,其實他自己都還是一個孩子?以後的很多家庭決策、責任,是不是都要我扛著?就算他樂意分擔,但以他的知識和閱歷,也未必能勝任啊。他會不會只是拿我當過客啊,情場練練手?我可耽誤不起,但他還有大把的時間試錯呢。他的父母會不會不同意?嗯,他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我們要做些什麼,才能讓父母安心?這些才是「姐弟戀」中女方特有的顧慮。
三.與《大丈夫》對比
而2014年俞飛鴻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大丈夫》為什麼經典,因為它著實在嘗試討論這些問題。
李小冉和王志文是男比女大20歲的愛情,電視劇裡突出了李小冉的自我為中心、任性、脾氣火爆但人品不壞,也通過處理家庭時間凸顯了王志文的成熟、大度、聰明、謙和,讓觀眾著實認為,哦,怪不得李小冉愛王志文,因為他們真的相處得來。
俞飛鴻和楊玏是女比男大8歲的愛情。電視劇中的俞飛鴻,35歲,離婚帶娃,即使面臨窘境依然保持善良和體面,會疼人,溫婉,隱忍,自立自強,賺錢不怕吃苦,專業技能過硬,腦子拎得清。觀眾能理解,這樣一個好母親的形象,對楊玏這個單親家庭的小男生產生的魅力。兩人之間的吸引力是說得通的。與《下一站是幸福》的女主像16歲的小女孩一樣的天真善良,甚至幼稚呆萌的設定迥然不同。
在處理與楊玏的感情糾葛時,討論了俞飛鴻的顧慮,兩人性格的差異,楊玏母親的阻撓,楊玏怎樣對待孩子,等等,這才有煙火氣,引人思考。俞飛鴻最後選擇了原諒前夫,楊玏遠走他鄉,想忘記俞飛鴻。但當觀眾和俞飛鴻都開始原諒前夫時,前夫又暴露出「貪財輕義」的缺陷,飛機上的楊玏也一直沒能將俞飛鴻遺忘。進一步升華思考,在所謂「合適的人」與內心「喜歡的人」中間,到底該怎麼選?
李小冉和俞飛鴻的兩對愛情,讓人能體會這種「老少配」或是「姐弟戀」的情感原因,思考之餘能多一些理解和寬容。
四.為什麼「姐弟戀」還是不能打動我媽?
所以,為什麼我媽媽一邊淚流滿面的追劇,一邊仍舊絲毫不改變反對「姐弟戀」的立場。因為老人家心裡清楚得很,自己感動的只是撒狗糧的各種精巧細節,有玫瑰花就好了是哥哥送的還是弟弟送的不重要,與「姐弟戀」無關。而編劇並沒有嘗試探討「姐弟戀」中存在的問題,當然不會讓大眾對「姐弟戀」多一份理解。
換句話說,《下一站是幸福》中「姐弟戀」的標籤只是一個設定,跟車禍失憶設定一樣,統統都只是為了襯託主角情路不易的背景板。略過了對「姐弟戀」核心矛盾的探討,這部電視劇在豆瓣上高開低走,從8.1分掉到6.3分也就不足為奇了。
您更喜歡哪部「姐弟戀」的電視劇?您是否看好「姐弟戀」?歡迎留言。
更多影評,影視剪輯,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