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

2020-12-03 大貓來了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

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雄獅和母獅一生的經歷一般都要比大多數獨自生活的貓科動物更複雜。在一個獅群中,當雄獅長到接近成年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父親或獅群中的成年母獅趕出家門。表面上看,這是為了減少食物或權利等方面的競爭,被趕走的雄獅甚至讓人心生同情;但實際上,雄獅離開自己的家族到其他獅群生活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降低近親繁殖的風險,保證獅子後代的健康。

可是,為何有時候獅群中的成年母獅也會被趕跑呢?要知道,母獅是捕獵的高手,又可以為家族添丁,還不會和雄獅競爭地位,雄獅和其他母獅為何要趕走它們?這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服從新獅王,不得不離開

在獅群中,雄性首領是經常發生變化的。當雄性首領被外來雄獅取代的後,新獅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促使母獅儘快發情然後產下自己的幼崽,往往會把母獅和前獅王所生的幼崽殺死。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母獅會「認命」,哪怕幼崽被新獅王所殺也要繼續留在獅群;但有的母獅為了幼崽的安全並不會服從新獅王,就會被獅王趕跑:既然你不從,那你就走吧!母獅只好帶著幼崽離開。

2.獅群中母獅數量過多

一個獅子家族成員的數量可超過20隻,其中包括1到2隻成年雄獅、6隻左右的母獅以及若干還在成長的幼獅。但獅子家族成員數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成員過多會嚴重削弱群居帶來的好處,讓獅群的生活陷入被動。動物學家根據長期的觀察發現,一個獅群中的成年母獅往往不會超過8隻。一旦母獅的數量超過8隻,就會有母獅被其他成員趕跑。關於獅群是如何選擇被趕走的對象的,原因十分複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被趕走的母獅不能給獅群帶來更多的利益,比如說它的捕獵能力欠缺,缺乏領導力,好吃懶做等等。

要知道,非洲草原上處處布滿危險。無論因什麼原因離開獅群獨自生活的母獅,它們的生活都會異常艱辛;如果攜帶的有幼崽,幼崽的死亡率也會成倍增加。關於為何母獅也會被趕出獅群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故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為何獅群中的雄獅很少參與捕獵?原來雄獅捕獵常遭母獅嫌棄
    為何獅群中的雄獅很少參與捕獵?原來雄獅捕獵常遭母獅嫌棄如果說哪種貓科動物最複雜,恐怕非獅子莫屬了。無論是在身體構造上還是在生活習性上,獅子都和其他貓科動物有很大不同。比如說,獅子是唯一的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母獅沒有鬃毛,雄獅則長著長長的鬃毛;獅子是唯一的一種群居性貓科動物,它們常常以家族為單位結群生活;一個獅群中的雄獅和母獅有著比較明確的分工,雄獅主要負責巡視和保衛領地,母獅則主要負責捕獵和養育幼崽……那麼,為何獅群中的雄獅很少參與捕獵呢?
  • 當小獅子長大,就會被驅趕出獅群,為何母獅要這麼做?
    經過動物學家們的研究,發現當小獅子長到2歲的時候就會被母獅驅趕出獅群,且它們會加入到其它獅群中,但也有一些不太幸運的小獅子最終會成為孤獨流浪的獅子。我們知道,獅子是群居動物,而且幼獅從一出生就會在母獅的身邊寸步不離地養育2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母獅不會再發情生育,可以說母獅對自己孩子擁有著非常深厚的情感。那麼,為何要將它們驅趕出獅群,不管死活呢?
  • 獅群中只有雄獅「花心」?一隻母獅竟離開獅群和兩隻流浪雄獅約會
    母獅主要負責捕獵和哺育幼崽;雄獅則主要負責保衛領地,對獵物享有優先享用權,對母獅享有交配權。很多動物學家和攝影師來到非洲拍攝了眾多與非洲獅相關的畫面,其中多次拍攝到獅群中的雄獅背著母獅們悄悄和流浪的母獅「約會」的畫面,因此似乎給人們了一種雄獅比母獅更「花心」的印象。
  • 母獅是動物界中的「女強人」,雄獅的任務只是繁殖和保護
    在我們熟悉的大自然中,有不少血腥的戰鬥場面,都是雄性動物為了爭奪繁殖欲望而起的,這種欲望的起因眾所周知。但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生物,為了獲得繁殖的機會而血戰到底呢。它們不是為了滿足身體上某些方面的需要,而是為了能在這是大自然中留下自己的後代,延續它們的家族血脈。
  • 雄獅有「家庭暴力」?當著母獅的面咬幼崽,究竟是為什麼?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在一些獅群中,一些成為領袖的雄獅會咬死獅群中不滿六個月的幼崽,而且都是當著母獅的面。都說「虎毒不食子」,為何雄獅要這麼做?讓母獅經歷這種喪子之痛呢?獅群的組成模式根據調查研究,動物學家表示一個獅群的獅子數量普遍在15頭-17頭之間,個別的獅群也會出現30隻獅子的情況。當然,這樣的獅群一般雄獅都是非常強悍的,具有極強的威懾力和領導能力。一般來說,普通的獅群都會擁有1-3隻的雄獅,之後會搭配著幾隻母獅和這些母獅生下來的小獅子。
  • 母獅為了保護幼崽,竟然打跑了強壯的雄獅,卻遭到獅群的驅趕
    肯亞的馬賽馬拉,是野生動物們的天堂,這裡有世界上種類最多的野生動物,還有赫赫有名的瑪莎獅群。現在的瑪莎獅群,由成年雄獅諾奇率領,擁有四頭母獅和八頭幼崽,正處於鼎盛時期。一隻外來的單身母獅,打破了獅群的平靜。塔姆是一隻很特別的母獅,它獨自流浪了一段時間,現在它想要加入瑪莎獅群,但這個機會很渺茫,它選擇了另外一個可以組建家庭的方法。
  • 年老雄獅被趕出獅群,為了生存單挑野牛,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是這裡的王者,作為兇猛的群居動物,每個獅群中都有一位雄性獅王的存在,一般情況下,一個獅群,除了幼崽以外,只有一頭雄獅存在,剩下的全是母獅,這與古代的帝王有相似之處,除了這些,獅王一般都不會外出狩獵,即便是帶領母獅外出,也很少會參加戰鬥,因為它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一般情況而言,一個獅子群約有8到30個成員,平均為17頭,而雌獅在獅群之中可以說佔據了主要地位,算是一個雄獅走後的一個統治者。而到了下一個雄獅來了的時候,這獅群不能抵擋住,那必然會被新的雄獅所替代,這個時候雌獅(母獅)就會面臨到雄獅的更換,它們也會接納新的雄獅,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更替,所以就是一個徐徐漸進的情況,除非這個雌獅(母獅)群體沒有辦法帶領的時候,那麼整個獅群幾乎就要被重組了。
  • 母獅圍攻入侵者,流浪雄獅被打得狼狽逃竄,團隊激鬥戰況慘烈
    獅子大家族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則,那就是當獅群中的年輕雄獅成年之後,會被趕出獅群獨立求生,只有母獅會留在原本的獅群中,與年長母獅一起負責狩獵和養育幼崽,年輕雄獅會組成流浪漢聯盟,一同尋覓新的獅群,籌謀篡位老獅王。
  • 為什麼母獅這麼冷酷無情!雄獅在「打架」時,它卻袖手旁觀
    其中包括了延續了幾代的雌獅(雌獅往往是整個獅群的核心),至少一頭的雄獅和一些幼崽。每一個獅群中都有一名作為領頭的獅子。而每一名雄獅又都懷揣著一個獅王之夢,所以當它們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獅群與獅王搏鬥,如果贏了就會成為新的獅王!成為獅王有什麼好處呢?
  • 母獅產崽時為什麼要脫離獅群?就怕有「熊孩子」和「蠢爸爸」
    母獅產崽時為什麼要脫離獅群?就怕有「熊孩子」和「蠢爸爸」眾所周知,獅子是群居性貓科動物,一群獅子總是集群生活,一起捕獵,一起玩耍,一起睡大覺,一起保護領地。一個獅群中雄獅是經常會發生變化的,而獅群中的母獅自出生直到死亡基本上都不會離開一個獅群。但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母獅會離開獅群大約1個月的時間。這個「特殊時期」就是指母獅產崽的時候。那麼,母獅產崽的時候為何要脫離獅群的保護呢?留在獅群中不是更安全嗎?事實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這樣簡單。
  • 雄獅長大後會不會認不出生母,當了這個獅群的獅王近親繁殖?
    雄獅的一生可謂歷經挫折,很多時候想要自保還得和其他雄獅聯合起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獅群會有兩個、甚至更多獅王那麼,這些當年被獅群逐出的雄獅,長大之後會不會就認不出自己的母親和姐妹,然後當上了這個獅群的獅王?這豈不是讓最開始的避免近親繁殖失去了意義? 被逐幼年雄獅長大後認識生母嗎?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雄獅會認不出自己的母親?
  •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在數十種貓科動物之中,獅子算得上是獨特的一員了。大部分貓科動物的雌雄個體之間,除了體型大小有些差異外,外表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來,例如母虎和雄虎,母豹和雄豹。但是獅子就不同了。
  • 母獅不敢挑戰雄獅的權威?一場激烈的「武力對峙」告訴你答案
    或許大家會問,究竟這場對戰有何特別之處呢?顯而易見,母獅公然挑戰雄獅的權威且不惜與雄獅「武力對峙」就是最大的看點兒。正所謂雌雄有別,在獅群中,它們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來維繫共同的家族利益。通常情況下,母獅在獅群中扮演著狩獵者和哺育者的角色,它們與成年雄獅通力合作,保護和養育幼獅,以完成一個大家庭的繁衍和成長。值得一提的是,雄獅在獅群中總是扮演舉足輕重的守衛者角色,所有的母獅和幼崽都要聽命於雄獅的統領。
  • 獅群中如果有2隻雄獅,誰可以和母獅交配?另一隻只能幹看著?
    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為了避免近親交配,大多數未成年雄獅會離開自己原有的部落,通過挑戰別的獅王,來加入別的獅群。而且會一同挑戰別的獅王,共同統領著獅群。為了促進雌獅發情,雄獅打敗原來的獅王后,第一件事就是咬死部落中未滿6個月的獅子幼崽。雖然有些雌獅為了躲避雄獅的殺戮,會帶著幼崽逃離,但大多數雌獅在新任獅王咬死幼崽後,會接受新獅王,並很快發情。
  • 獅群中如果有2隻雄獅,誰可以和母獅繁衍後代?另一隻只能幹看著?
    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為了避免近親交配,大多數未成年雄獅會離開自己原有的部落,通過挑戰別的獅王,來加入別的獅群。 為了促進雌獅發情,雄獅打敗原來的獅王后,第一件事就是咬死部落中未滿6個月的獅子幼崽。雖然有些雌獅為了躲避雄獅的殺戮,會帶著幼崽逃離,但大多數雌獅在新任獅王咬死幼崽後,會接受新獅王,並很快發情。
  • 都知道雄獅是最「花心」的貓科動物,那麼母獅對雄獅忠誠嗎?
    在一個獅群裡,成員的數量可達到10多個,甚至超過20個,但雄獅的數量只有1到2頭,其餘是母獅及母獅們的幼崽。換句話說,一頭雄獅的配偶可達七八個之多。遇到了外來雄獅,獅王會誓死捍衛自己的主權,把它們趕跑;但是遇到外來雌獅,獅王的反應就不一定了,有動物學家記錄到獅王想接收外來的雌獅當自己「妻子」的現象。
  • 雄獅草地上和母獅搞對象,全程被人拍下,這表情實在高能
    獅群也會接納新來的母獅。但公獅常常是輪換的,它們在一個獅群通常只待兩年(也有長達六年的記錄),要麼是被年輕力壯且更有魅力的雄性趕走,要麼是自己離家出走以尋找新戀情和家庭。這些流浪漢有時乾脆組成男性互助小組,在草原上四處遊蕩,追蹤遷徙的獵物群。在其中的成員徵服了另一個獅群前,它們就是同甘苦共患難的好哥們。
  • 雄獅草地上想和母獅搞對象,慘遭拒絕,還被甩耳光,看起來有點疼
    和老虎相比,草原之王獅子的生存狀態更像是是一個母系社會,因為獅群中的母獅是基本不變的,而雄獅則經常發生變化,因為母獅要承擔繁衍的重則。55歲的攝影師Vclav ilha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遊玩時,拍到了一頭雄獅在跟母獅子交配前求愛的畫面,表情十分搞笑。要知道,獅群中的母獅基本是穩定的,它們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個獅群。獅群也會接納新來的母獅。
  • 雄獅和母獅交配結果被
    一隻雄獅和一隻母獅正在叢林裡交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雄獅卻突然咬了母獅脖子一口雄獅這一下可把母獅咬疼了,母獅不幹了,用力的反抗,可是母獅哪裡是雄獅的對手,不但沒有反抗成功,反而又被雄獅咬了一口草原上隔壁老王偷偷和母獅子交配,正在溫柔鄉裡面纏綿的時候,結果被另一隻獅子當場捉姦哇哈,你居然敢搶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