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大阪中央區TWIN21一層開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日本經產省代表等政府部門代表共200餘人出席活動。
(「中國動漫日本行」大阪站現場)
此次活動是中國動漫第一次以「國家隊」名義大規模在日本展出,共有130多部作品,從中國動漫的歷史回顧出發,以中國動漫蓬勃發展的全新面貌作為主軸,以中日動漫交流合作情況為重要點綴,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動漫藝術創作的成果,為即將召開的G20領導人大阪峰會增添一筆靚麗的中國色彩,增進中日人文交流,深化日本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中、日新聞媒體對「中國動漫日本行」進行了報導)
背靠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更逢5G時代來勢洶洶,在兩個時代的過渡中,中國動漫為何選擇日本成為出海第一站?又是什麼造就了中日動漫的百年羈絆?正如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作為中國動漫產業代表,在開幕環節發言中表示的:一衣帶水,文化相近,是我們無法割捨的「羈絆」,它也讓中日兩國漫畫與動畫的親近融合,成為百年來的一種必然。
(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於大阪開幕式發言)
中日動漫故事的百年羈絆
鄒正宇在發言中將百年中日文化交流中有趣的輪迴關係清晰傳達給了在場觀眾。例舉了諸多被傳為佳話的經典案例。
從1919年開始,在日本留學的豐子愷先生,受竹久夢二先生的草畫觸動,而創造了漫畫這一內容形態;
隨後1941年,中國的萬氏兄弟製作的長篇動畫《鐵扇公主》,對日本的漫畫之父——手塚治虫先生產生了巨大影響;
再到1958年,日本取材於中國民間傳說的彩色動畫《白蛇傳》,又啟蒙了一位偉大的動畫導演——宮崎駿。
時至今日,日本漫畫家基於中國元素,創作出了《衡山光輝三國志》、《七龍珠》、《亂馬1/2》等經典作品,將東方文化帶到了全世界;而從第一部引入中國的外國動畫《鐵臂阿童木》開始,不僅日本動漫作品在中國膾炙人口,現代中國動漫產業從日本完善的動漫產業鏈中學習經驗,逐步發展了起來,中國動漫也開始踏出國門尋求更廣泛的文化影響。
《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等7部動畫登錄過日本。動畫《從前有座靈劍山》於2016年1月登陸日本,成為第一部在日本電視臺播放的中國青少年向連載動畫;《狐妖小紅娘》在TOKYO MX播出,日文版單集最高5星好評率88%,是國產動漫IP動畫在日本的最好成績;《一人之下》動畫也在日本TOKYO MX和BS 12電視臺和中國地區同步播出,並受到NHK節目的關注。
鄒正宇分享了最早與日本集英社、角川集團、講談社和小學館等出版社開展合作的經歷,從超人氣漫畫的網絡電子版權,到優質輕小說資源的合作,再到聯手打造《宇宙警探élDLIVE》動畫,海量的優質正版漫畫可以在一平臺盡覽,此舉切實推動了國內市場用戶正版化意識的樹立。
鄒正宇還表示「騰訊動漫一直在探索漫動畫、互動漫畫等一系列符合年輕用戶需求的內容形態,打造廣受讀者喜愛的中國漫畫作品」。騰訊動漫推出的《19天》、《代嫁丞相》、《百層塔》等13部漫動畫作品,短短兩個月內,全網累計播放量破4.4億,深受用戶喜愛,推出的用戶付費體系也獲得用戶的認可和支持。
(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開幕式發言)
良好的版權意識與付費習慣,這也反哺了創作者,使創作者們有了更廣闊的展示舞臺、更好的創作環境和更優質的創作支持。
近年來中國動漫市場持續擴大的市場規模,搭配上具有良好付費習慣和正版意識的市場氛圍、健康完善的市場鏈條,這些是否已經能滿足更廣泛的用戶需求?能否進一步激發動漫畫這一年輕文藝形態的生命力?對於這兩個問題,鄒正宇還給出了另一個方向。
以動漫之力,講述東方故事
這次「中國動漫日本行」活動中,136部作品皆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的優秀作品,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蝌蚪找媽媽》等世紀經典外,新時代優秀作品也具有濃濃的「中國風」,受到日本漫迷和業界的一致肯定和歡迎。但「中國風」不僅局限於本次「中國動漫日本行」活動入選作品,更是整個中國動漫內容發展的風向標。
鄒正宇在發言中提到,「從2012年至今,騰訊動漫致力於在內容層面,實施精品化策略,打造優質動漫IP。」而且在2018年騰訊「新文創」戰略提出後,騰訊動漫更是以IP構建為核心,希望打造出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這期間孵化出了諸多具有中國文化符號的優質動漫作品,例如在此次中國動漫日本行參展的作品中,以敦煌文化為基調的《風起鳴沙-敦煌曲》;將中藥名稱擬人表現,講述人、魁(草藥)、罹厄(疾病)三族相剋相生的《本草孤虛錄》;將民間傳說、傳統神話表現的盪氣迴腸的《狐妖小紅娘》;以及神話元素中飽含哲理與思考,通過幽默的故事展現,思辨世界真實與虛幻的《山河社稷圖》等十一部作品。
優秀國漫作品具備的IP力量已經超越了載體限制。《一人之下》手遊,還未上線就已有超1000萬的預約量;《一人之下》概念潮牌「人有靈」,將漫畫裡的道家元素與時尚進行融合,在購買人有靈的用戶中,有近四分之一非騰訊動漫平臺用戶。
同樣,優質的動漫IP還能夠因為文化的「共鳴」而跨越次元。《狐妖小紅娘》主角塗山蘇蘇,被杭州市政府授予——「動漫公交」形象使者身份。優質動漫作品與城市文化強強聯合,打通城市的創意產業,聯動各級產業鏈的綜合發展,有效促進當地經濟增長。
不論從《一人之下》還是《狐妖小紅娘》都能夠看出,現代年輕動漫愛好者具備強大的文化自信,而能夠表達中國文化的作品也深受現代國內年輕人喜愛。同樣,文化的力量,也會突破國界。
在5月29日的第14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北京文博會組委會和瞭望智庫聯合發布了國內首份全面、量化評價文化IP「走出去」的研究成果——《成就新時代的中國文化符號:2018-2019年度文化IP評價報告》,對電影、連續劇、遊戲、文學、漫畫、動畫等領域的74個文化產品IP的「出海」情況進行了評估。
《報告》中公布了2018-2019年度中國IP海外評價TOP20榜單,騰訊動漫旗下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漫畫IP《一人之下》和《狐妖小紅娘》分別位列榜單中第8和第11位。這是榜單中包含的四部動漫原生IP中的第一和第二位。特別是《狐妖小紅娘》,更是在作為動畫出海典型案例出現在《報告》中。不論國內年輕動漫愛好者還是國外漫迷,傳統文化蘊含的力量放之四海而皆準。未來中國動漫的發展,必然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這是中國動漫經歷了近百年發展後總結出的答案。
如今動漫文化是更能被年輕一代理解與接受的文化。中國動漫文化從水墨中來,以傳統文化為內核,在百年羈絆中,正日益增添新的色彩。
中國動漫日本行活動此前已於神戶站巡展,之後也會在大阪、奈良繼續它的旅程。
開展之前,中日動漫一直處於民間交流狀態,而這次中國動漫「國家隊」集體出訪日本,實屬史無前例,獲得業界廣泛關注。中國將以動漫形式向世界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也將藉由動漫來增強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在演講的尾聲,鄒正宇表達了他對中日雙方動漫的期待:「我們希望,能夠接過藝術家前輩的衣缽,推動兩國動畫、漫畫事業的互哺共榮,打造出健康的動漫產業鏈,為更多的作者與讀者提供養分。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優秀漫畫家,能以蓬勃的時代精神和飽滿的民族氣韻,讓東方的美好故事得以煥新和流傳。」
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願世界因動漫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