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1月4日消息(記者劉禕辰)新年第一天,雖然是假期,但廣州某醫學院的附屬醫院的規培生阿浩(化名)沒能休息。跟隨教授出門診、查房,熟悉診療流程的方方面面,是他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內容。阿浩:我們是兩點半上班,現在還沒到時間。我一般就是跟著教授在那邊」從本科到碩士,雖然做了七八年的醫學生,但現在的阿浩更想在醫院以外的其他醫學相關行業就業。原因很簡單——想家,想陪伴家人。阿浩:「我最近三年規培,然後連續輪課33個月,星期六日要麼查房,要麼就是值班,可能一個月我可能就一次雙休。陪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回去偶爾發現爸媽的白頭髮,然後他們也想讓我回去多陪一下。深圳靠近香港,所以我也有比較大的傾向過去」
所以,今年深圳市公務員首次向港澳考生定向招錄五個職位,阿浩報考了其中一個。「深圳市考才第一次定向招港澳,所以就覺得很突然,然後之前也沒有說去特別準備想到公務員考試,然後聽到有這個消息,然後想一下去試一下。」
阿浩家住香港元朗,從深圳福田口岸過關,到達對面的香港落馬洲後,港鐵或者巴士都可以直達,用時都不超過一個鐘頭,一點都不比在香港本地工作的通勤時間長。
阿浩舉例說:「我之前暑假在香港那邊打工,工作的地方在香港的東南角,在柴灣那邊,我家住西北角,東南跟西北,8點上班,5點下班,每天上班坐車都坐了4小時,其實我覺得就深圳的話兩三個小時我覺得都可以接受,回家喝個湯一起聚一聚也可以,周末喝父母喝個早茶,這是必須的。」
為了更加契合港澳考生的知識背景,對於港澳定向職位的招錄,深圳市考使用了與國際化人才職位相同的筆試設置——行政能力測試和專業能力測試照常進行,用思維能力測試代替申論。考試已經是半個月前的事了,對於網絡上有人認為不考申論等於「放水」的說法,阿浩不同意,他說自己考場很多人都沒做完:「思維能力根本你就沒有資料,大家也是一頭霧水,(考之前)不知道他想考什挺難的,時間完全不夠用,我還有十幾道題沒做。」
從18歲上大學,到如今研究生即將畢業,阿浩對廣東已經非常熟悉。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從國家級規劃中的飽含著宏大願景的名詞,對於阿浩來說也是實打實的生活布局。他說,即便是深圳市考失利,他依然會將目光鎖定大灣區。他說:「我如果這一次考試沒有考上的話,我會留意一下廣東明年的廣東的省考,然後回去看一下香港那邊的公務員考試,然後再不行,然後可能12月底就回來這邊找工作。在內地我可以住的大一點,住的舒服一點。疫情前香港的失業失業率是4%點多,然後現在已經達到8點多,反而這邊工作的機會很多。」
按照往年慣例,筆試後30天左右將公布成績及後續的面試安排,阿浩期待著。而這期待到現在為止還只是他自己的小秘密,沒有對父母透露半分:「偷偷考的,我害怕跟他們講出來之後,他們對我有所期待,搞得我壓力很大。還不如如果考成功再跟他們分享。」
周末回家喝湯,住房不要太小,阿浩對於未來工作生活的期待很樸實。便利的往來交通、相近的風土人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粵港澳大灣區看作一個整體來規劃自己的擇業安居。開放五個職位定向招錄港澳考生,深圳市考也正是在用這樣的方式來明確對港澳青年來大灣區就業的歡迎,最終不但有446名港澳籍人員報名定向五職位,還有221名港澳考生報考了其他職位。深圳市委組織部公務員二處處長郭旭勝:「依照公務員法,其他那些不是定向的崗位,港澳學生其實一直都是可以報的,但可能有些學生不了解。這一次我們有5個定向的選拔的,港澳青年更清楚說我這個門是給他開放的。有些人覺得這5個可能競爭太激烈了,他就去報其他的了,這個是相當於說是我們這5個是帶動了他們報了其他的。」
2020年,旨在支持針粵港澳大灣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來內地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首次實現個稅返還,僅深圳一地就有超過3000人成功申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灣區,對於人才的渴求從來沒有改變。和阿浩一樣,新的一年,越來越多港澳青年正在將腳步印刻在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土地上,從了解到喜愛,再到他鄉如故鄉,每時每刻其實都在發生。郭旭勝認為,客觀來說,五個定向招錄的公務員職位,或許並不能立即帶來多大的改變,但其中的就業示範作用更加重要,「公務員這一塊不說風向標,也有個就業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港澳學生大家看到說我公務員都能考,那麼其他的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企業更是對我開放的,主要是打消一個顧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