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自治區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放生了一批經救助的野生動物。如今,高峰林場的部分區域被建成了森林公園,在這裡放生,人與動物能和諧相處嗎?
記者了解到,此次放生的物種,主要是養殖場人工繁育的物種以及廣西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平時的工作中收容救護的物種,共有上百隻,包括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紅隼、果子狸等。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和疫源疫病監測中心科長闕騰程表示,這既是一次放生,也是一次試驗。放歸後,自治區林業局還將聯合南寧市林業局、高峰森林公園等部門對放歸的野生動物進行動態監測,對放歸地區域進行物種調查,以重新評估這一區域的野生動物種群發展狀況。
「這裡面的猛禽都是救護的,我們試著讓它回歸大自然,來自野外的物種應該讓它回到野外去。我們人工養的像王錦蛇、果子狸、白鷳這些,還有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今天的放生相當於是嘗試性的放生,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很大把握說這些物种放回自然,它就能存活,下一步我們會對這個區域做個比較長時間的跟蹤。」
打開籠蓋,動物們警惕地觀察了下四周的情況後,就朝著山林中跑去,不見蹤影。
公開資料顯示,高峰森林公園核心區面積有1.8萬畝,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0%,自然資源豐富,但同時,它也是一個集運動健身休閒、森林康養度假、科普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城市森林公園。放生的地點為何選在這裡?動物和遊客該如何相處?
廣西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孟濤介紹,整個放生活動嚴格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出臺的《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和《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放歸的指導意見》執行。經相關專家實地考察和論證後,才選擇了在廣西高峰森林公園進行放生。
「今天我們看到,放生的重點還是以鳥類為主,因為鳥類的活動範圍相對還是大一些,並且它跟人類的接觸不會那麼頻繁。選擇高峰這個點,一是它和周邊的環境是接續得比較好的,另外這個區域保護的狀況也比較好,這個地方是一個公園,或者說叫作有保護措施的,比放到其他地方去,對於這些物種來說會更安全。當然我們肯定會考慮和遊客的接觸或者說是人畜共同接觸距離太近的風險,後面我們會在園區的管理方面採取一定措施。」
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表示,廣西是中國野生動植物分布最多的省區之一,動植物物種數居全國第三,保護野生動物,守護生態環境,就是守住大自然賜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目前我們廣西開展貫徹落實全國人大的決定,還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就是在全區的範圍內開展對養殖的野生動物,還有自然界裡面通過打擊販賣野生動物上繳的野生動物,統一形成行動,來告訴整個社會,要關心關愛野生動物。」
不管是在哪兒,
如果您「偶遇」了這些小精靈,
請保持安靜,不要驚擾它們,更不要試圖捕捉或是投餵食物。
保持合適的距離,是文明的體現,也是保護的開始。
記者: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