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看電視劇,但對電影卻很少涉獵,總覺得電影太過短暫,看了也不「解渴」。可是昨天晚上,無意之中在土豆視頻瞎逛,無意之中發現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一條狗的使命》。而這部電影之所以會吸引我,本能的選擇去看,只因為名字中有個「狗」字。坦白地說,看人看多了,有時候覺得動物更有意思,比如熊貓,又比如狗。
想當年,一部《忠犬八公的故事》,看的人涕淚長流,尤其是影片的後半部分,即冬天,八公孤零零地守在車站,不顧任何人的勸阻,執意等待著主人的回歸。說實話,它也不是不知道,主人可能出事了,但就是還抱著一絲渺茫的希望,萬一主人真的回來了呢?
相比《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一條狗的使命》相對來說有點另類,它以狗狗「貝利」自訴和帶著記憶轉世輪迴投胎的方式,來為我們闡述狗狗一條筋似的忠誠。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雖然看的過程中,也曾感動過,也曾哭泣過,但給人的震撼程度,卻遠不如《忠犬八公的故事》。
個人認為之所以會如此,主要理由有二。第一,論狗狗的忠誠度,貝利給人的感覺充滿了巧合性,以至於給人的感覺不夠真實,一看就是假的。而八公,給人的是一種恰到好處,細水長流、真實和自然的感覺。第二、悲劇性的結尾更容易調動人的情緒,通過讓下兩部,貝利最終可以說是功成身退、含笑而死的。而八公是一種在失去主人並且長久的等待之後帶著遺憾和絕望死的。
說實話,雖然《忠犬八公的故事》已經過了很多年,但是至今想來還是有種流淚的衝動,看一次哭一次。所以以個人的直觀感受而言,論震撼程度,《一條狗的使命》是比不上《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有同感的嗎?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