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的紅木
--所羅門大葉紫檀的故事
序:
鄭和七下西洋拉開了中國紅木歷史的序幕,朱棣為了尋找失蹤的侄子皇帝朱允炆,派大太監鄭和七下西洋,足跡遍布東南亞諸國及非洲一部,茫茫大海的航行,風浪是來自海上最大的威脅;於是給西洋各國帶去絲綢、瓷器的同時,為中國帶來了名貴的東南亞硬木,那時可能三寶太監想的只是為了用它們壓船艙,這樣拉開了中國紅木的歷史序幕。
背景:
紅木一詞源於我國不同的地區,是在區域性家具(紅木)文化概念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傳統硬木家具產品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按照國際統一稱呼應該為深色名貴硬木。
深色名貴硬木是指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的一類家具用木材的統稱。這類木材材質硬重,材性穩定,其心材和邊材區別明顯,心材花紋美麗、抗蛀、耐腐,多為散孔材或半環孔材。
明朝時流行黃花梨,於是現在海南黃花梨乃至替代品越南黃花梨都絕跡,就是偶爾見到,也已是天價。
乾隆、慈禧都喜歡小葉紫檀,結果小葉紫檀現在已是大料難尋,就是小料做成的家具也都讓人望而卻步,偶爾買串小葉紫檀的珠子方得一睹尊榮,恐怕也得花個上千大洋吧!
晚清到民國,開始流行大紅酸枝,也就是江南一帶所說的老紅木,在2011年上演了一出「瘋狂的木頭」的大戲,大紅酸枝一度飆升到30多萬/噸。
現代紅木的流行源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明清家具的拍賣屢創新高,現代仿製品便層出不窮,於是紅木遍地開花。
隨著名貴深色硬木(紅木)的廣泛流行,木材資源越來越匱乏,資源國大多都立法給予保護,所以木材價格也就越漲越高。
正文:
索羅門群島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國家,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全國有1000餘個島嶼,僅50多萬人口。
索羅門群島原為英國殖民地,獨立後變成大英國協成員國之一,因效忠於英國女皇,所以政府最大領導是首相。
索羅門群島極其落後,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沒有軍隊和警察的國家之一,其全國1000多名警察也是澳大利亞受聯合國委派進駐的。
一種被當地人稱之為圖比的木材特別重硬耐久,是人們已知最重的珍貴硬木之一,在索羅門群島傳統上具有重要利用價值。圖比和煤油木,烏木同屬索羅門群島最名貴雕刻材,被用於木雕刻、手杖、傳統武器如棍、斧等,也作為建築用材,特別是瀉湖、海岸邊的房屋立柱、棧橋和標杆。木材含油性,具有自潤滑功能,因而穩定性好,在索羅門群島過去的40~50年間常作為愈創木(Lignum Vitae)的替代品被製成艉軸管(boat stern tube bearings)。
圖比的植物樣本最早在1958年在索羅門群島伊莎貝爾省(Isabel Province)的聖豪爾赫島(San Jorge Island)採集到,但並沒有被命名,直到皇家探險協會的英屬索羅門群島保護分會(British Solomon Islands Protectorate,Royal Society Expedition)在1965年的考察活動之後,此物種才被懷特莫爾(Whitemore)開始記錄於文獻中(1966年和1969年)。
2002年,從事國際貨運和國際貿易的香港榮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曉榮開始進駐索羅門群島開展業務;程曉榮先生是浙江湖州人,一直從事國際貨運和國際貿易生意,每年從世界各地進口到國內的木材高達300萬立方以上;此時的圖比,因為對木材需求的持續增長所引發的過量採伐和火災、開礦導致地表土壤侵蝕的威脅,已受到索羅門群島森林資源和木材利用法(Forest Resource and Timber Utilization Act)的保護,木材採伐除需獲得當地土著居民的土地使用開發授權外,還須由政府許可和FSC認證。
從事木材進口貿易的程曉榮先生深知該木材的價值,因為圖比的氣幹密度高達1.36g/cm3,是目前全球所有已知木種中氣幹密度最高的,其硬度高達13.5N,僅次於鐵樺木,為世界已知木種硬度第二,加上資源極其稀少,又是索羅門群島的國樹,砍伐、出口條件都極其苛刻,一旦獲得,升值空間無限。
程曉榮先生投巨資購買了索羅門群島的幾處礦產,圖比就是生長在這種超鎂土壤的鎳礦之上,自此開始同當時的森林礦產資源部部長建立了良好的商務關係。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世矚目,南太平洋聯合館的索羅門群島館展出具有代表意義的木雕展品,其木材就是圖比,這是圖比首次公開進入國人視線。
2011年1月19日通過各方努力的努力,香港榮祥國際獲得圖比的砍伐權,同年1月25日,香港榮祥國際投資7900萬美元成立國內全資子公司--湖州廣擎雅刻木藝有限公司,同年4月5日,程曉榮先生獲得圖比出口權,圖比2011年開始進入中國;2016年廣擎雅刻重組為樂在木業,正式將圖比運用到家具領域。
圖比在國際上沒有統一命名,索羅門群島官方也僅有「公認之圖比的紫檀樹種」一說,因為最早被英國皇家探險協會命名,所有一度被稱之為「女皇黑檀」或「女王黑檀」,因產自索羅門群島,也被稱為「所羅門紫檀」,出於對亞歷山大大帝的致敬,該木種也有「亞歷山大紫檀」的稱號;後經行內專業人士的共同探討,一致認為該木種同產自馬達加斯加的盧氏黑黃檀暨俗稱的大葉紫檀在色澤紋理等各方面屬性上最為接近,所以統一國內俗稱「所羅門大葉紫檀」。
經過南京林業大學的專業研究和鑑定,確認所羅門大葉紫檀的氣幹密度高達1.30-1.36g/cm3 全乾幹縮率平均為徑向3.70%,弦向3.65%,體積7.6%,平均吸水率為14.5%,
順紋抗壓強度為106.1MPa。其木材相對應的屬性均優於馬達加斯加的大葉紫檀(氣幹密度0.95g/cm3;全乾幹縮率:徑向3.7%,弦向6.7%,體積10.5%;抗彎強度215.7Mpa;順紋抗壓強度77.5 Mpa。)
經過幾年的進口積累,所羅門大葉紫檀在國內的存貨量已經達到4.5萬立方米,而隨著進口量的增加,索羅門群島的儲存量也越來越少,一個顯著的事實就是:原本大多為60公分以上的大料在明顯減少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20-30共分的小料,出口難度也越來越大,出口量近年來明顯所少,木材價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