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也要「順時中」?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圖/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大甲媽11日晚上終於要起駕遶境了,白沙屯媽祖也將跟進遶境,信眾無不引頸企盼。令人不解的是,遶境盛況人數難以控制,臺灣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硬是訂出不符常情的指引,開放千人的規模,難道媽祖也得「順時中」?

  大甲媽9天8夜遶境是臺灣陣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曾被Discovery頻道選為與天主教徒梵諦岡聖誕彌撒、回教徒麥加朝聖,共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大甲媽遶境原定3月19日起駕,因當時疫情嚴峻延期,如今疫情已緩和,全臺7日起大解封,但媽祖遶境指引仍是開放千人規模。

  鎮瀾宮為了「順時中」,強調遶境大轎周圍及大甲媽所有隊伍將控制在800人以內,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每年追隨媽祖遶境的人數都達上百萬,尤其指揮中心呼籲信眾在線直播參與,顯然陳時中等「防疫五月天」沒有親身參與過。

  信眾之所以不畏溽暑追隨媽祖,跪拜鑽轎底迎媽祖,系基於信仰之虔誠,可能是為家人祈求健康平安,可能為了還願,或有心事想向媽祖傾訴,甚至感應神跡膜拜,種種心靈慰藉只有參與遶境才能感受。

  常理可知,跟隨媽祖遶境的信眾根本不可能保持社交距離。臺灣防疫成績已被吹捧上天,陳時中何不勇於承擔,不要再沉浸於零確診迷思,指引明訂參與遶境者必須戴口罩,不必再矯情的限定人數,否則信眾一旦成千上萬湧現,難道要慈悲的媽祖趕人?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全長340多公裡,最近全省跑透透的陳時中,不要只忙著當業配王,何妨親身體驗一下大甲媽遶境,就會了解所規定的遶境指引,硬逼媽祖也得順時中是多麼的荒謬!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媽祖遶境移風易俗 綠營大官別來耍官威
    苗慄白沙屯媽場面壯大遶境已好幾天,沒有之前大甲媽疫情緩解後首發,臺內政部門主管徐國勇「搶轎、鬥毆者法辦」的喝叱,反而是徐國勇扶轎的溫馨場面。遶境是臺灣重要的民俗活動,其對民風的循循善誘,正向、恍若春風般的作用,政客們應深深去感受。
  • 媽祖暫緩遶境 賴清德:讓防疫不出現破口
    對於各宮廟陸續暫緩媽祖遶境活動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今天表示肯定,他說這也展現了臺灣民眾的高素質,大敵當前,願意犧牲些許不便,讓臺灣防疫安全網能夠更牢靠,不出現破口。     據報導,賴清德在臉書表示,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及許多廟宇從善如流,宣布遶境延期,值得肯定,此外,各縣市也紛紛宣布停辦大型人潮聚集之活動,全力支持行政當局防疫政策,展現團結一致,共同防疫的決心!    他認為,這同時也展現了臺灣人民的高素質,大敵當前,願意犧牲些許不便,讓臺灣防疫安全網能夠更牢靠,不出現破口。
  • 大甲媽祖安座 信徒熱情相迎
    結束9天8夜的遶境行程,大甲媽祖14日晚間迴鑾安座,熱情信徒爭摸神龕,臺「行政院長」江宜樺出席安座大典,遶境活動劃下完美句點。在嗩吶及鞭炮聲震天聲響中,跋涉已逾300公裡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隊伍,清晨從臺中市清水區朝興宮起駕後,展開最後一段的迴鑾路程。雖然天氣持續陰雨不斷,但是虔誠的信徒還是一如往常,穿著雨衣在臺一線路旁焚香等待,清水及大甲民眾也在沿途設置了許多點心及茶水站,供隨行遶境的工作人員及信眾們補充體力,還有大批民眾就在路旁等著鑽轎腳。
  • 龍德宮四媽祖南巡謁祖活動到雲林 萬人空巷相迎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桃園縣龍德宮四媽祖南巡謁祖活動,今天(18日)抵達雲林麥寮拱範宮,駿馬開道,遶境祈安,萬人空巷。桃園蘆竹龍德宮南下祖廟麥寮拱範宮進香謁祖,17年來的前幾年搭乘遊覽車,直到9年前改為徒步來回,全程448公裡、8天7夜,成為全臺徒步路線最長的進香隊伍,規模年盛一年。
  • 三月瘋媽祖-2016白沙屯媽祖進香
    臺灣風霜百年看,媽祖文化見證心!數百年來,『媽祖』,一直是臺灣宗教文化中的璀璨焦點。
  • 白沙屯媽祖北港徒步進香
    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是臺灣路程最長的媽祖進香活動,進香時間約八、九天,往返路程將近四百公裡,其進香特色在於路線是由媽祖決定,並無固定之行程,而且每年停駕、駐駕、行走路線均不同,過程充滿驚奇。    清乾隆年間,渡海來臺開墾白沙屯的先民供奉一尊軟身媽祖於民家,至清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由地方仕紳集資興建媽祖廟。
  • 賴清德7日抵拱天宮參拜 請媽祖出神龕
    苗慄縣通霄鎮的年度宗教盛會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遶境活動盛大展開,7日晚間登轎,於8日凌晨1點20分出發,信眾們引頸期盼,蔡英文先於下午4點抵拱天宮,隨後賴清德晚間七點多也抵達參拜,兩人未同臺,雙雙祝拱天宮年度盛事媽祖繞境活動順利圓滿,    白沙屯媽祖7日晚間11點20分登轎,當晚媽祖由執事人員沐浴更衣後,請出神龕等待吉時登轎,並在出發前與山邊媽祖會合,一齊出發前往北港進香
  • 媽祖
    E:降伏二神:相傳在媽祖二十三歲時,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為順風耳,一為千裡眼。二神經常出沒貽害百姓。百姓祈求媽祖懲治二神。惟愨夫婦的虔誠感動了南海觀音,一天晚上,觀音託夢給王氏並對王氏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不久王氏便懷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時,西北處一道貌岸然紅光射入屋中,並伴有隆鳴之聲,媽祖降生了。因媽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媽祖生得奇異,因此十分疼愛。媽祖從出生到滿月,一聲不哭,所以,其父母給她取名林默。相傳媽祖誕生在湄洲島。
  • 關於媽祖的傳說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島上民眾要舉行各種祭典媽祖的活動。經過千百年的分靈傳播,隨著信眾走出國門,媽祖也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尊跨越國界的國際性神祇,並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 傳承媽祖精神,挖掘保護媽祖文化!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華陽地方組織、遊擊隊為蒙蔽日寇耳目,以「珠珍古廟」香火旺盛、鄉民前往燒香及集市貿易的穿梭人流為掩護,把古廟作為遊擊隊重要聯絡點之一,在抗日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華陽「珠珍古廟」於2010年3月22日被汕頭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媽祖文化之媽祖傳說
    在水之湄、在海之洲,有一彎被大海與陽光擁抱的神奇島嶼,它南北狹長,形如娥眉,它就是位於海峽西岸的「媽祖故裡」湄洲島。  湄洲島位於湄洲灣灣口的北半部,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氣候溫和、風光秀麗、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難得的旅遊度假勝地。
  • 媽祖祭典
    「中華三大祭典」之——媽祖祭典簡介  媽祖是我國古代至高無上的海神,按照古禮,凡能御大災、捍大患和有功大於國家者宜得禮。所以自南宋以來,歷代帝王不僅對媽祖頻頻褒封,還由朝廷頒布諭祭。元代,曾三次派朝臣代表皇帝到湄洲致祭。
  • 媽祖石雕像的文化與傳承
    專家學者研究指出,媽祖是由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變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其他的民間信仰(千裡眼順風耳)。伴隨著影響力的擴展,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後來逐步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閩臺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 《媽祖》遭遇神吐槽:女神講英文 考四六級要拜拜
    媽祖飆英文的片段被網友截圖   「媽祖」飆英文:You're welcome   「以後考四六級要拜媽祖!」   新聞事件   由劉濤、嚴寬、劉德凱主演的電視劇《媽祖》正在中央電視臺八套播出。近期播出的劇集中劉濤飾演的默娘羽化成仙,化為海神救了幾個外國人,外國人用英文表示了對媽祖的感謝,媽祖回答:「You're welcome(客氣啦)」外國人驚訝道:「媽祖,你會我們的語言?」媽祖淡定地回答:「Just a little,good luck to you(只是一點點,祝你們好運)。」
  • 【媽祖】第二屆中國(莆田)媽祖文化用品博覽會邀請函
    更多精彩服務請登錄中華媽祖網(www.chinamazu.cn)首屆中國(莆田)媽祖文化用品博覽會  資料圖莆田,是四海共仰的媽祖文化發源地。目前全世界約有媽祖宮廟1萬多座,媽祖信眾3億多人,媽祖文化歷來以一種獨特的信仰牽繫著海峽兩岸同胞,是中華民族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
  • 湄洲媽祖傳奇故事
    61、哭臉中軍周坐像湄洲媽祖廟旁邊,有一座中軍殿,裡面塑立著一位中軍,一匹白馬。相傳泉州衛指揮周坐建了媽祖廟後,又利用剩下的杉木、石料,在山門旁邊蓋了一座廟宇。但廟宇建成後,裡面要奉祀什麼神呢?他一時想不出來。他仔細看了媽祖廟建築群後,心想:媽祖貴為「天后」,雖然手下有「千裡眼」、「順風耳」兩位將軍,還少個手下總指揮。便決定在這座新建的廟中,塑個將軍。
  • 媽祖與湛江海洋文化
    著名民俗學家陶立璠在他的《媽祖信仰的民俗學思考》中對硇洲島的津前天后廟有生動翔實的描述:廟中天后坐轎,刻著楹聯「像是莆田尼山吳祖,廟居津前正德元年」,向今人明示,天后信仰是由硇洲吳姓的先祖從福建莆田帶入的。
  • 媽祖健康城迎利好!道路、學校、醫院統統要煥然一新!
    優質樓盤推薦 此前有報導媽祖醫學院項目正式落地北岸! 近日,媽祖國際健康城內部道路項目開始招標! 即將建設!
  • 臺中大甲媽祖罕見臺北繞境 以光影科技展示媽祖文化
    中新社臺北2月16日電 (記者 孔任遠 陳小願)16日,臺灣臺中市大甲鎮瀾宮媽祖在臺北市進行繞境祈福,其間將以「媽祖光影科技互動展覽」展示媽祖文化。中新社發 沈存旭 攝  鎮瀾宮媽祖於當日中午從臺北市政府出發,繞境臺北市,最後駐蹕「大甲媽祖參拜專區」供民眾參拜,其間還舉行了「鑽轎底」等祈福活動。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參加祈福進香活動。  據了解,這是大甲媽祖百年來首度在臺北舉行繞境儀式。大甲鎮瀾宮創建於清朝,距今有200餘年歷史,每年農曆三月都要舉行大型媽祖繞境進香活動。
  • 媽祖印象首次登陸西安 品閩南菜體驗媽祖文化
    近日,主打鮮美、健康理念的閩南菜系——媽祖印象餐廳,首次登陸西安,為西安餐飲界注入淳樸、健康新風尚。5月27日下午,在開業前夕,西安各主流媒體、美食達人齊聚媽祖印象,共同品味正宗閩南菜。期間,各媒體代表共同品嘗了百秒黃花魚、荔枝肉、泉州面線糊等經典菜品,對在西安能品嘗到正宗閩南菜表示歡迎,媽祖印象在食材的把控和菜品的口感方面獲得大家一致好評,與此同時,大家各抒己見對餐廳的各方面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