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是人們公認的長壽動物,它們常常一動不動待在一個地方很久,遭到威脅時就將頭和四肢都縮進殼裡,看起來就像一塊石頭。而龜又分很多品種,其中一種叫做「亞達伯拉象龜」的種類,是已知的龜類中最長壽的類別之一,它被人類所觀察到的最長壽命已經有兩百五十多歲。
亞達伯拉象龜是大型龜類,特徵是頭大頸長,四肢粗壯,背甲、四肢和頭尾呈青黑色,是陸生龜類中最大的物種。它們以植物為主食,偶爾吃肉,廣泛分布在亞達伯拉島的陸地區。這種象龜雖然看起來龐大,但是個性非常溫和,人工飼養只需要廣闊的空間,其他條件亞達伯拉象龜都能很好地適應。
亞達伯拉象龜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們雖是陸龜,但遊泳能力很強,最大的象龜背甲可長1.8米,但卻依舊能在水面上輕鬆浮起來。在陸地上,亞達伯拉象龜也是長途遠行的好手,它們速度不快,但每天可以爬行6千米,堅硬的龜甲讓它們即使負重兩個人,都可以繼續不緊不慢地爬行。
這種象龜被人類所發現是在400多年前,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它是一種長壽的動物,直到最出名的亞達伯拉象龜阿德維塔的現世,才讓人們對於象龜的年齡有所研究。
阿德維塔的梵文意思是「獨一無二的」,它是英國水手在18世紀時,登上塞席爾群島後捕捉到的。這種龜沒什麼攻擊力,性格也好,水手就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羅伯特·克萊夫。
羅伯特是個烏龜迷,得到阿德維塔後很是高興,將它和別的烏龜一起安置在加爾各答市郊的莊園裡。在羅伯特去世後,1875年,阿德維塔被轉贈給了加爾各答動物園,從此它就在動物園安了家。
起初動物園沒有太在意這隻看起來溫吞緩慢的大龜,但後來阿德維塔越長越大,足足長到了250公斤,兩個成年男子合力都抱不動它。據檢測,阿德維塔大概於1750年左右出生,在中國就是清乾隆時期,它在當時來到動物園就已經有100多歲了,而且還在繼續生長。
這時人們才開始嘖嘖稱奇,當時它的第二任飼養員已經慢慢老去了,可阿德維塔還是原來的模樣。它看起來很健康,還是要吃很多食物,尤其喜歡仙人掌,一頓可以吃掉十公斤以上,而且吃完一頓就可以很久都不進食。
動物園於是又給阿德維塔配備了新的飼養員,這已經是阿德維塔更換的第三個飼養員了,這一次它陪著飼養員到了2006年。這一年死神才終於想起了這隻活了200多年的大龜,3月份時,阿德維塔龜甲開始開裂,後死於肝功能衰竭。
動物園的員工和遊客集體送別了這隻長壽的大龜,據悉阿德維塔是亞達伯拉象龜中已知的最高壽命者,但野外的亞達伯拉象龜是否有比阿德維塔更長壽的,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