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烏龜」這個詞在多少人記憶裡都代表著這種背上有大大的殼,四肢和頭都能縮進殼裡的小動物。
「媽媽,我要去動物園看烏龜?」
「你看,這小烏龜好兇的樣子!」
「好酷的大海龜~」
年少無知時,我也曾濫用「烏龜」一詞,直到長大了一點……
我發現原來還有「海龜」、「陸龜」,又天真地以為生活在海裡的都叫「海龜」,生活在陸地上的都叫「陸龜」。而「烏龜」=「海龜」+「陸龜」。
萬萬沒有想到,後來發現還有「鱷龜」、「玳瑁」……甚至還有「黿(yuán)」、「蠵(xī)龜」……
我又順其自然以為,以上都是「烏龜」~
直到最近才發現自己根本是……
所以我決定研究一下「烏龜」到底是什麼?還好我記得生物課老師說的「綱目科屬種」……
最後我才發現!我們所謂的「烏龜」只是一個屬,是「龜鱉目」,甚至是「龜科」中的滄海一粟!
點個讚好嗎?為了這個圖我是整理了多久π_π
包括平時常常說的「海龜」也只有一個科、四個屬、七個種類。
(註:龜鱉目種屬眾多,網上分類版本不少,以上分類取較為完善詳細的版本,並不代表權威)
整理完頭暈暈,這次就先來看我們平常說的烏龜,到底是哪一些。
黑頸烏龜
學名:Chinemys nigricans,英文名:Red-necked Pond Turtle,別名彩龜、黑頸彩龜、三線龜、廣東草龜,屬水棲龜。(Red?這顏色翻譯是和紅糖譯為brown sugar相反的道理嗎?)
黑頸烏龜原產於越南北部、中國南部以及海南、臺灣兩島,因為是在中國廣東被發現的,所以一直也被稱為廣東烏龜。(仿佛知道了這龜為什麼瀕危……)
黑頸烏龜體型較大。吻部較上喙突出(傲嬌高鼻梁就是我~)。甲橋寬,背甲一般為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些個體盾片中間的顏色會較淡。腹甲棕黃色,綴有不規則的棕褐色斑紋。背甲上只有正中有一條縱稜,沒有側稜,背甲大小一般尺寸是長12.3~25.7cm,寬11~19.2cm。
野生的黑頸烏龜通常生活在丘陵或者山區的流溪中,屬水棲龜類,是雜食性的。作為卵生生物,黑頸烏龜每胎僅產2枚白色卵,這有點少吧?或許這也是黑頸烏龜瀕危的原因之一了,畢竟,在野外生存對幼崽沒有保護能力的小動物要得以長久繁衍,只能靠數量取勝啊。
黑頸烏龜已列入的保護級別: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極危(CR);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大頭烏龜
拉丁學名:Chinemys megalocephala ,又名大頭草龜,雌性個體較大(25cm左右),雄性略小些。
大頭烏龜主要分布在江蘇、湖北、廣西等地,模式產地(對物種定名時用來定名的原始標本產地)在江蘇南京。主要生活於丘陵、坡地附近的溪流或池塘、湖沼的草叢中,屬於水陸兩棲龜類。
大頭烏龜,顧名思義,它的頭真的很大,是三角形的,頭的寬度幾乎是腹甲寬度的一半;背甲中央有3條縱稜,顏色棕色帶點黑。尾巴也很長,有的個體尾巴甚至超過了自身背甲的長度,尾上還覆有環狀短鱗片。一般的大小為殼長約18cm,寬約13cm。
大頭烏龜還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可能因為頭太大了沒辦法縮入龜殼中,不知怎地,連四肢也是不能縮入腹甲中的。
大頭烏龜是龜中較為兇猛的種類,他們有鋒利的爪子和強有力的尾巴,所以能夠輕鬆爬過障礙物,甚至還能上樹捕鳥!
大頭草龜不怕寒冷,在水溫10℃左右時會進入冬眠,即使水溫降到0℃,大頭草龜也仍可以正常冬眠不受影響;大頭草龜最適宜水溫是在22℃左右,此溫度下活動會相對活躍;而當水溫超過35℃了,它們就喜歡鑽入涼快的沙土中避暑或者在陰涼溼潤的地方休息。
大頭草龜雖兇猛,但其食量不大,且偏向於雜食性。食物清單裡除了昆蟲、螺類、小魚之外,還有水生植物等。
大頭草龜現也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已列入的保護級別有: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III;
國內於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為2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僅限野外種群)。
草龜
學名:Chinemys Reevesii,又名烏龜(一般指成年雄草龜)、草龜、金線龜、墨龜(特指部分成年雄草龜)、泥龜等,是雜食性龜類。
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地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除了東北、青藏高原、山西、內蒙古、寧夏、新疆等地,其他的地區均有野生草龜的蹤影。
野生草龜一般棲息在江河湖泊,或者池塘中,也屬於水陸兩棲龜類。
草龜的背甲相對以上兩個種類來講比較扁平,也有三條縱稜。草龜的盾片有黑褐色的大斑塊,而腹甲為棕黃色。吻短。頭側及喉部都有暗色鑲邊的黃紋,黃紋向後延伸直至其頸部。
草龜在生長過程中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雄草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上的顏色會越來越深,最開始是眼睛變黑,接著是脖子的花紋慢慢消退變黑,再有甲殼也逐漸變黑,到最後就真的成了「烏龜」!這就是草龜的別稱「烏龜」和「墨龜」的由來。因為只有雄性能變色,所以無論什麼時期的雌草龜,都不會被叫做墨龜。
雖說雄草龜都會在成「龜」的路上越變越黑,但並不是所有的雄草龜都能稱為墨龜哦,這是跟它們各自的遺傳基因有關係,像男人的鬍子或濃密或稀疏一個道理。也只有能「全變黑」的烏龜,才可以稱為是「墨龜」。
雌草龜的體色正常是至死不變的,但雌性在體型上會較同年紀的雄龜稍大一些。
草龜也是種會冬眠的龜類,當水溫低於15℃時,草龜就會在水底稀鬆的淤泥裡或有覆蓋物的溼潤鬆土中冬眠。正常草龜的冬眠期為11月到來年的4月初(當然不同地區肯定有差異)。
當水溫逐漸升高至15℃+,草龜就會放棄冬眠出穴活動了。如水溫到達18℃~20℃後,草龜則可正常活動並開始尋找食物了。
草龜已列入的保護級別有:
分布都那麼廣了~怎麼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