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發現「蛛圓章」 專家稱這是裡氏盤腹蛛居住海拔最高紀錄

2021-01-09 紅星新聞

尾部拖著一副「盾牌」,上面有人臉一樣的圖騰,去年11月,成都蒲江一隻裡氏盤腹蛛躥紅網絡,不少網友還給他起名「蛛圓章」。資料顯示,這些蜘蛛一般生活在海拔兩三百米的熱帶,然而,這並不是他們生活的極限。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青城山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發現了它們的行蹤,這些喜歡暖和的蜘蛛如何挺過山上寒冬?

經過飼養、觀察,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這得益於它們的挖洞技術,洞穴內溫度即使在冬天還能保持在12℃左右,這讓它們能夠成功冬眠,來年開春再外出活動。隨著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這些傢伙也將亮相博物館,和他們同臺參展的,還有1.65億年前的蜘蛛化石。

新高度

1000米海拔區域出現它的蹤跡

像印章,也像磨盤,裡氏盤腹蛛和他的蜘蛛族人相比,不會「上網」,也不似那般「身輕如燕」,但憑藉腹部後面「盾牌」,儼然蜘蛛界的鎧甲勇士。憑藉豐富的「地道戰」經驗,它們在蜘蛛界獨樹一幟。據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裡氏盤腹蛛是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螲蟷科(註:音同迭當)、盤腹蛛屬種類,從形態體徵上,是最符合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蜘蛛之一。

「這種蜘蛛最早是國外昆蟲學家於1901年在泰國北部發現的,國內首次發現則是在2000年。」趙力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大家一般都認為這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蜘蛛,都在海拔兩三百米的區域活動,但在成都青城山海拔1000米的區域,也出現了它們身影。

冬天積雪覆蓋,開春照常出來活動,今年四五月這段時間,工作人員在山上陸續發現了6隻。「這些發現是該物種在世界上最北的分布記錄,也是該物種最高的海拔記錄。」趙力分析說,理論上這種蜘蛛在低於13℃的環境下難以存活,能夠挺過寒冬,它們自有生存之道,這些蜘蛛擅長打洞,都是垂直向下開掘,挖出的洞跟豎井一樣,深度可達20多釐米。洞內良好的保溫系統,讓他們整個冬天都躺在裡面,舒舒服服度過「寒假」。

新發現

川西地區或是其主要分布區域

不像「蜘蛛俠」一樣飛簷走壁,也不是織網獵捕的「盤絲大仙」,裡氏盤腹蛛殺敵就靠「守株待兔」,送到洞中來,它才會拿下「人頭」。趙力通過觀察發現,這些蜘蛛生活在比較潮溼、有苔蘚的區域,但土壤一定是砂質土壤,並且在陡坡上,這樣可以保證不積水,同時順利向下開挖。在洞中,它們也會噴出一些細絲,和樹葉碎屑糅在一起,布上一道偽裝。

等到有動物誤入洞中,那就是裡氏盤腹蛛大餐一頓的日子了,不過,由於不怎麼活動,它們對食物的需求量不大,一隻蟋蟀可以滿足它們一周的食量。

如果遇到天敵強攻怎麼辦?這個時候它們尾部的頓盤就要發揮作用了,這些直徑能夠達到1.5釐米的盾牌,可以像窨井蓋一樣搪塞在洞口,這些角質狀的蓋子就像二戰中的虎式坦克一樣,可以承受炮火攻擊。即使一些螞蟻能夠潛入洞中,但這些蝦兵蟹將又不是它的對手。

據趙力介紹,根據文獻記載,裡氏盤腹蛛非常珍稀,我國據學術刊物《動物學雜誌》報導,過去只發現過六隻。這次發現則表明,這些蜘蛛在成都的數量不像之前那麼少,川西地區很有可能就是它們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

新看點

將展出1.65億年前「史前蜘蛛」

有幸和恐龍同一個時代生活,躲過浩劫繁衍至今,蜘蛛的進化無疑是成功的。但恐龍時代的蜘蛛長什麼樣?趙力還將在國內首次展出本國發現的蜘蛛化石,其中一枚就是上個月他從內蒙古收回的蜘蛛化石。「我們可以暫時把它們叫做侏羅紀漏鬥蛛。」趙力解釋說,蜘蛛身體柔軟,在形成化石之前就會腐爛,因此蜘蛛化石存世量很少。

然而,1.65億年前的內蒙古擁有大量湖泊,周邊存在活火山,火山噴發後,高熱量的火山灰裹挾著蜘蛛,讓他們迅速碳化,沉降在湖泊之中,形成了一些細膩的沉積。「這種蜘蛛與現代蜘蛛體型類似。」趙力介紹說,蜘蛛看似結構簡單,生存上億年而無需改變,他們的進化還是很成功的。

此外,他還表示,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主題就是「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展出蜘蛛也是希望改變大家對它的印象。「很多人認為蜘蛛有毒、可怕」。但它們捕食害蟲,還算是一種有益的動物,全世界被記錄的蜘蛛已經有42055種之多,我國也記錄了3000多種。如此大量的蜘蛛當中,其毒性可能危害到我們生命的只有20、30種而已。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宦小淮

編輯潘莉

圖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提供

相關焦點

  • 四川青城山再現裡氏盤腹蛛 居住海拔或為世界最高
    青城山發現的裡氏盤腹蛛活體裡氏盤腹蛛活體  尾部拖著一副「盾牌」,上面有人臉一樣的圖騰,去年11月,成都蒲江一隻裡氏盤腹蛛躥紅網絡,不少網友還給他起名「蛛圓章」 。資料顯示,這些蜘蛛一般生活在海拔兩三百米的熱帶,然而,這並不是他們生活的極限。
  • 時隔20年,四川雅安「蛛圓章」再出沒!專家:有少量毒性
    全國發現不到30隻的「蛛圓章」再現江湖,這一次是在四川雅安! 它就是非常有名的裡氏盤腹蛛,因其奇特的外型,腹部像是一枚印章圖樣,被網友稱為「印章蜘蛛」。還有網友覺得這種蜘蛛的腹部像是錢幣,也像鬼臉。
  • 時隔20年,四川雅安「蛛圓章」再出沒!
    30隻的「蛛圓章」再現江湖,這一次是在四川雅安!它就是非常有名的裡氏盤腹蛛,因其奇特的外型,腹部像是一枚印章圖樣,被網友稱為「印章蜘蛛」。還有網友覺得這種蜘蛛的腹部像是錢幣,也像鬼臉。4月20日,據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透露,前一日當地居民在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的自家地裡發現了裡氏盤腹蛛。之前因為電視科普,居民認出後向趙力請教。據介紹,距離上一次雅安地區發現裡氏盤腹蛛已經過去20年。
  • 村民發現罕見蜘蛛 螲蟷怎麼讀裡氏盤腹蛛有什麼價值
    【村民發現罕見蜘蛛】村民發現罕見蜘蛛竟然是「古董」級,蒲江發現的這隻蜘蛛身體後部如磨盤似印章  dié螲  dāng蟷  裡氏盤腹蛛  螲蟷科盤腹蛛屬我國最早的辭書《爾雅》中就有相關記載,謂之蛈蜴,而裡氏盤腹蛛則是根據最早發現該類蜘蛛的國外命名翻譯而來。  學術刊物《動物學雜誌》2005年的一篇學術文章《螲蟷及裡氏盤腹蛛(Cyclocosmia fricketti)在四川的新發現》中,也曾提及,螲蟷是我國文字記載最早的蜘蛛之一。
  • 雲南疑現罕見物種裡氏盤腹蛛 中國目前僅發現6隻
    雲南疑現罕見物種裡氏盤腹蛛 中國目前僅發現6隻2017-03-19 14:28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PConline 資訊】近日一則「雲南疑現罕見物種」新聞引發關注,據報導,雲南省鹽津縣廟壩村民近日在玉米地裡發現了一隻類似蜘蛛的生物
  • 科學家通過琥珀發現億年前新物種
    這兩個團隊碰巧都向《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誌提交了自己的研究,雜誌將兩項研究同時發表。  報導稱,「應氏奇美拉蛛」體長約6毫米,一半的長度是尾巴。它還有螯一樣的副器,稱作須肢,在交配時把精子傳給雌性,這是現代蜘蛛都具備的標誌性特徵。  王博說,這種蜘蛛鞭子一樣的長尾,也叫尾節,可能「用於感知」環境。
  • 特別篇-裡氏盤腹蛛【印章蜘蛛】-Cyclocosmia ricketti
    裡氏盤腹蛛,俗名「截腹蛛」,因腹部看起來像被截半形似印章,故稱作「印章蜘蛛」,屁股花紋很像銅錢或官印,稱為「金錢活門蛛」主要分布於福建、浙江、四川和泰國
  • 村民發現罕見蜘蛛 裡氏盤腹蛛是由國外命名翻譯而來(組圖)
    趙力告訴記者,裡氏盤腹蛛,為螲蟷(註:音同迭當)科盤腹蛛屬的動物,俗名截腹蛛,從其形態特徵來說,是最符合我國文字記載最早的蜘蛛之一。我國最早的辭書《爾雅》中就有相關記載,謂之蛈蜴,而裡氏盤腹蛛則是根據最早發現該類蜘蛛的國外命名翻譯而來。  學術刊物《動物學雜誌》2005年的一篇學術文章《螲蟷及裡氏盤腹蛛(Cyclocosmia fricketti)在四川的新發現》中,也曾提及,螲蟷是我國文字記載最早的蜘蛛之一。
  • 四川青城山發現25.8釐米世界最大蚊子
    11月2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館此前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巨大蚊被正式確認為世界最大的大蚊。這隻個體腿伸直能夠達到25.8cm的巨大蚊於日前獲吉尼斯紀錄認證。文/安源圖/趙力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隻巨大蚊是2017年8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成都青城山採集到的。
  • 熱帶昆蟲結伴造訪青城山
    近年來,工作人員發現,「昆蟲表演隊伍」在不斷壯大,出現了長尾大蠶蛾、奧鍬甲等「新成員」,而「老班底」中,一些昆蟲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春江水暖鴨先知,酷暑難耐,青城山的昆蟲們也提前感應到了。6月底的一個傍晚,當天色暗下來,青城山山頂一塊空曠的草地上,兩盞1000瓦的白熾燈亮起,昆蟲們尋光而來,在燈光旁的一塊白布上「集合」。「這是籮紋蛾,這是黑扁鍬甲……」趙力一一點名。一個顏色豔麗的「風箏」引起了他的注意。「風箏」的身體呈粉綠色,十分搶眼,兩條長長的紅色尾巴,像一把剪刀。這是一隻雄性長尾大蠶蛾。
  • 四川村民發現罕見蜘蛛 為一種學名為裡氏盤腹蛛的罕見蜘蛛
    四川村民發現罕見蜘蛛 為一種學名為裡氏盤腹蛛的罕見蜘蛛時間:2016-11-20 23:2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村民發現罕見蜘蛛 為一種學名為裡氏盤腹蛛的罕見蜘蛛 11月20日訊 四川蒲江一名村民李文華日前在自家橘子樹林裡挖出一隻生物,但外形奇特他也不知道是什麼,便送給專家鑑定
  • 川內首次發現!犀角巨蟲現身青城山 或因全球變暖一路向北
    5月25日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青城後山考察時,在味江邊的一處燈下意外撿到了一隻巨大的甲蟲。這隻甲蟲體長約7釐米,背部為鮮豔的杏黃色,六足及前胸黑亮,前胸背上有著4個短角,頭上還有一條黑色彎曲的犄角, 造型猶如犀牛,非常獨特美麗。
  •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原標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巨齒蛉對水質非常敏感,被稱作「水質指標昆蟲」  盛夏,各種昆蟲的活躍季。一種長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蟲被青城後山的村民發現,而就在20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經過鑑定,發現這竟是一種叫 「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通過對標本實際測量後發現,這幾隻個體竟然是世界發現過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國外許多專家稱為「水質指標昆蟲」。
  • 罕見螢火:青城山現黃緣短角窗螢 四川首次發現
    2017年10月23日19時30分,青城山天師洞朝老君閣路段,記者用長時間曝光拍攝的螢火蟲舞動的線條,這就是2001年才發現的新物種黃緣短角窗螢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兩天前,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就在秋夜的青城山發現了一群分布長達數百米的螢火蟲。而其海拔1100米左右的所在地,則是他第一次遇見這樣的螢火蟲群。驚奇之餘,更令他興奮的是,該種屬正是名為黃緣短角窗螢的短角窗螢屬螢火蟲。根據記載,該種螢火蟲是2001年才被發現的一個新種,除了山東和臺灣外,其他省區未見記錄。本次發現,則是四川首次。
  • 微縮版「犀牛」現身青城山 四川首次發現該巨型甲蟲
    5月25日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青城後山考察時,意外在味江邊的一處燈下發現了一隻巨大的甲蟲。這隻甲蟲體長約7釐米,背部為鮮豔的杏黃色,六足及前胸黑亮,前胸背上有著4個短角,頭上還有一條黑色彎曲的犄角, 造型猶如犀牛,非常獨特美麗。
  • 眉山發現神秘蜘蛛~你到底像「印章」還是「託馬斯」~
    這隻蜘蛛一動不動。隨後,李智勇將這個蜘蛛帶了回家。李智勇上網搜索發現,一種名為「裡氏盤腹蛛」和自己發現的十分相似。經知名昆蟲專家、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認定,這種蜘蛛,就是裡氏盤腹蛛,李智勇抓到的這隻,是一隻裡氏盤腹蛛的成年個體,正在冬眠。
  • 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 消失百年後重現成都青城山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原華西崑蟲博物館)經過調查,發現曾經於青城山地區記錄過的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由於地震造成的生態環境改變,最近又重返了這一地區。這也是華希昆蟲博物館20多年來對四川省蝴蝶及昆蟲資源研究的重要發現之一。  世界級蝶種 成都地區採集記錄有上百年  時已入夏。
  • 四川發現罕見蜘蛛:會打洞,腹部似印章(圖)
    記者注意到,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來自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昆蟲專家劉鳳想,劉鳳想也正是2000年四川蘆山裡氏盤腹蛛的發現者。  在這篇文章中還明確寫到,除了《爾雅》的記載,作為藥用動物,古代文獻中也多次涉及螲蟷,比如唐陳藏器所撰《本草拾遺》記載:「螲蟷是處有之,形似蜘蛛,穴土為窩,穴上有蓋覆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