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和後驅區別大嗎?有多大?這些你都知道嗎,下面來看看這篇文章,看完你就知道了。
當我們說到汽車的時候,最常提到的就是車輛的布置分為前驅和後驅兩種,很多對汽車不是很了解的朋友都會搞不清楚前驅和後驅的區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前驅和後驅的區別,前驅與後驅,到底有多大區別,選擇哪個更好呢?聽聽老司機怎麼說。
如果說發動機是心臟,那麼傳動系統就像人的脊柱,通過傳動系統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四肢,由於結構的不同,還存在不同的驅動模式,這將對汽車內部空間布置和車身造型產生巨大的影響,在目前國內的汽車市場上,前驅車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只有部分汽車採用後驅的形式,所以很多人認為後驅車是運動的象徵,像凱迪拉克的CT4就是採用後驅的形式,那麼為什麼大多數廠家都採用前驅模式呢?
那是因為對於大多數汽車來說,除了四驅車型外,大多數都不是由4個輪子負責驅動的,前驅是由兩個前輪負責驅動的,其實這種方式大家都很熟悉,像民國小黃車就是這種模式,人家在前面拉著提供動力。
而後驅的模式就類似於工地上的小車,人在後面推著提供動力,這種方式我們很熟悉,像民國的小車就是這種模式,人在後面推著提供動力。
前驅和後驅對車輛最大的影響就是關於車輛的操控性,大家的印象中,後驅比操控性強,事實是這樣嗎?首先我們要看兩種模式的過彎表現,在快速過彎時,由於前驅車車頭重量較重,而且前輪在提供動力的同時還負責轉向,所以很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而後驅車由於重量主要在車尾,很容易造成甩尾現象,也就是所謂的轉向過度,這也是為什麼喜歡玩賽車和漂移的朋友會選擇後驅車的原因,當然後驅車的駕駛樂趣更大。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道路畢竟不是賽車場,一般不會有很快的過彎時間,所以在極端情況下不會出現,對於我們的安全駕駛來說前輪驅動和後輪驅動是沒有多大區別的。
說完轉向,我們再來對比一下前輪驅動和後輪驅動在直線加速狀態下的區別,在車輛加速過程中,由於車身重心快速後移,前輪顯得抓地力不足,所以前輪驅動經常打滑,後輪被摩擦力壓在地面上,車輛可以獲得更快的加速,當遇到上坡路段時,由於汽車受到重力垂直向下,在上坡過程中,前輪的抓地力會變差,後輪會承受沉重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汽車在後驅模式下動力更強的原因。
答案是否定的,在遇到雨雪天氣時,前輪驅動的汽車比前輪驅動的汽車更加穩定,雖然前輪容易出現摩擦力不足的情況,但是車輛不會出現打滑或者失控的情況,而後輪車由於後輪受力,很容易打滑,所以之前大家意識到後驅車的操控性只有在極限模式下才會更好,在日常使用中,其實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為什麼大多數車企都使用前驅車型?原因還是要從成本上考慮,前驅車的生產和售後成本更低,前驅車的布局多為橫置發動機,發動機、變速箱和傳動軸都在前軸位置,布局緊湊,結構簡單,而後驅車型的發動機、變速器也在前軸位置,向後軸傳遞動力需要傳動軸來傳遞動力,結構相對複雜,複雜的結構帶來的是成本的上升,所以後驅車型發動機的成本會更高一些。
前期有很多車型採用後驅車型,改款後改為前驅車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寶馬1系,老款1系採用的是後驅布局,而改款後的新1系則改為橫置前驅布局,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車內空間,因為後輪驅動的零部件比較多,所以使用成本也比較高,看完你知道了嗎?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