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這一行,有個詞叫「撿漏」,意思是用極低的價格買到一件價值連城的藏品。通常這種事只會發生在經驗豐富的藏家身上,但有些剛入門的小白,卻希望自己也能撿到這個便宜。而往往存在這種心理的人,卻被騙得更慘。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便一個剛入行的小白被騙的故事。
在我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塊外形酷似紅燒肉的玉石,人們稱其為「東坡肉石」,它與毛公鼎和翠玉白菜並列為臺北故宮三大鎮館之寶。這塊東坡肉石高5.73公分,寬6.6公分,其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不加人工雕刻,一眼望去,就像剛剛新鮮出爐的東坡肉。作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東坡肉石自然已經成為了無價之寶,價格也不好估量。但這也帶動了市場上肉石的價格,很多人更是想憑此一夜暴富。
2007年的一天,一個小夥在逛古玩市場時,發現了一塊品相極佳的肉石。雖然比不上臺北故宮博物院那塊,但看上去也是層次分明,肌理清晰,甚至連肉石的毛孔都能看到。小夥關注肉石已經很久了,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藏品,此次的發現,讓他以為自己等來了發財的機會。所以他不露聲色地問老闆:「這東西怎麼賣?」
老闆常年混跡古玩市場,打眼一瞧,就知道小夥是這行的門外漢。他已經看出了小夥眼神裡的狂熱,便說:「200萬,少一分也不賣。」小夥雖然剛入門不久,但也不傻,便問道:「就你這玩意兒,值這個價麼?」老闆正眼都不帶瞧他,說:「真金不怕火煉,看得上你就拿走,看不上別耽誤我做生意。您慢走不送!」
按理說,老闆這驕橫的態度,小夥應該扔下東西就走了。但小夥卻認為,老闆是因為東西是真的,所以才敢這麼橫。他試探性地問道:「真不能便宜?」老闆說:「這是最低價,便宜不了。」為了能「撿漏」,小夥回家賣掉了家裡的二層小樓,湊了200萬從老闆手裡買下了這塊肉石。家人對小夥多有埋怨,但小夥卻堅信自己「賺了」!2009年,小夥帶著手裡這塊肉石去鑑寶節目找專家鑑定,專家看完後卻搖著頭對他說:「你還是太年輕了!」
原來這塊肉石並非純天然形成,而是經過人工染色之後的「半成品」。雖然品相看起來不錯,但與200萬的價格相去甚遠,小夥應該是被那個賣古董的老闆給蒙了。但古玩這東西,一經出手,很少能再退回去,小夥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裡咽。可見,沒有專業的知識,千萬別想著在古玩行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