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信仰的神靈

2021-01-21 職場達叔

古埃及是古代世界中信仰的神最多的國家。在古埃及宗教裡,除了"赫利奧坡裡斯神學"、 "赫爾摩坡裡斯神學"、 "孟斐斯神學"三大神學體系所涉及的諸神外,人們還崇拜其他形形色色的神靈。雖然至今人們無法確切統計出古埃及到底有多少個神,但人們熟悉的埃及神就有200多位,被描繪記錄在帝王谷的圖特摩斯三世的墓室牆壁上的神就有741位。由此可見古埃及神靈之多。

雖然古埃及人信仰的神數量龐大,但對於主神,基本上就信仰太陽神和奧西裡斯神。他們擁有無上的權力,不僅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還是維持人間秩序的保護者。他們外形是人,而且有妻有子,就像威嚴的國王。他們懲惡揚善,主持正義公道。

太陽神和奧西裡斯神的產生都比較早,後來才上升為管轄眾神和主宰人類命運的主神。古埃及人認為,太陽神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奧西裡斯神賦子動植物生命,掌管審判靈魂,這兩位神都是主持正義、善良誠實的神。

雖然有兩位主神,但他們之間似乎是和平共處的,沒有統屬關係。而且相傳,奧西裡斯的兒子荷魯斯是鷹神,也是太陽神諸多名字中的一個,或者是與太陽神有關係的神。不過,在太陽神和奧西裡斯神各自的神譜體系中卻有不少「權力之爭」。在太陽神譜系中,各地方祭司集團都以特殊的名稱稱呼太陽神,如「賴」、「拉」、「阿蒙」、「阿吞」,他們互相貶低對方的太陽神而抬高自己的。奧西裡斯神神譜中的爭鬥則表現在神的親屬之間。據傳說,奧西裡斯原本是一位國王,後來被塞特害死,而且被肢解後扔到尼羅河裡,他的妻子伊西斯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他的屍體,奧西裡斯又死而復活。而他和伊西斯的兒子荷魯斯在地神蓋布的幫助下為父報仇。所以,奧西裡斯神又被埃及人奉為冥神和尼羅河神。

兩者之間的地位高下也會隨著歷史的需要而發生變化,但都是古埃及人敬拜的對象。一般來說,古王國時期大陽神是主神。中王國時期,巫術思想開始在埃及盛行,人們對死後受審判感到恐懼,而且由於戰爭連年不斷、祭司集團之間爭權奪利,太陽神的主神地位開始動搖,冥神的地位被抬高,幾乎與前者平起平坐。兩位主神開始分管不同的事務。在新王國時期,巫術活動已經成為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奧西裡斯的地位更加上升,先是成為民間的主神,後來又與太陽神輪流作主神。但是相比較而言,古埃及人更崇拜太陽神,他們認為,太陽神能夠給他們帶來光明和溫暖,而對於奧西裡斯神有些心懷恐懼,所以太陽神的主神地位並沒有發生過根本性的改變,奧西裡斯神只在某個時期具有主神的地位。

相關焦點

  •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首飾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張名片
    了解一個地方的文明,衣食住行是最好的選擇。能作為代表性物質的首飾,是埃及文明的一個體現。首飾品和其工藝,在埃及文明中體現了重要的地位。表達出了思想水平、審美價值、民族底蘊。折射出的是古埃及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層次。
  • 古埃及文明的消亡
    公元前5000年左右形成的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當兩河的蘇美爾人剛剛建立城邦,和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剛剛進入部落聯盟時代時,就已經領先建立了完整獨立的語言文化體系,和較為健全的國家構造,並有能力建造如金字塔那般宏偉壯觀建築的發達文明。
  • 宗教信仰與王權象徵二者兼備,古埃及為何將穆特神奉為眾神之母?
    古代埃及社會中其實有著對很多的神靈崇拜,也許是受制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導致古埃及民眾不自覺的將自然現象與宗教信仰相聯繫。正是因為信仰的作用,使得穆特女神的形象更加具有神秘的色彩,在古埃及的「王權神授」思想的催化下,穆特女神已然成為當時王權的象徵。因此,穆特女神的形象在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以及社會等諸多領域,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 創造出璀璨文明的古埃及人哪去了?今天的埃及人是他們的後裔嗎?
    那麼,曾經建造起金字塔,在天文、藝術等領域有過傑出成就的古埃及人去哪兒了呢?如今生活在埃及土地上的人是他們的後裔嗎?想要知道古埃及人的去向,我們要先將目光放到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上,看看和延綿相續的中華文明相比,古埃及是怎樣經歷輝煌,在此之後又遇到了什麼。
  • 從對古埃及神話起源的分析,探討「獸首人身」神系的形成
    古埃及人認識世界的過程,創造了主神系早在一萬年至7000多之前,古埃及人為了生存,依託尼羅河流域發展出農耕文明。閃族人的一些神靈也就被帶到了古埃及的信仰之中。可以說,這是古埃及神話與其它各個古老文明最大的不同。探究其成因,我認為是地域特點所決定的。古代兩河文明、古印度、古中國這些文明,都是發源於平原地區,依託大河且土地肥沃、草木潤澤,極為宜居。
  • 有意思的古埃及繪畫,解密:為啥古埃及壁畫大都看上去是半側著?
    古埃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古國中的古國。為啥這樣說呢?我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2000多年前,而古埃及比我們還要早1000多年。這個超級大國,是靠什麼進行了長達幾千年的統治呢?靠的就是社會嚴密的組織和人民的信仰。埃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最保守最嚴謹的,這與古埃及人的信仰和藝術觀念密切相關。
  • 古埃及人去哪兒?
    歷史的長河翻卷著淌過千年的歲月,作為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埃及,創造了輝煌的古埃及文化,為何後期銷聲匿跡了呢?那些古埃及人去哪裡了?且隨筆者一探究竟。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埃及的自然環境及其居民。古埃及人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統,擁有獨特的多神信仰體系。他們遺留下來的金字塔,其精湛的技術至今令世人讚嘆不已。在那個缺乏現代建築機器的時代,古埃及人修建這般宏偉壯麗的金字塔,又能準確確定方位,此等能力令後人佩服。不僅如此,古埃及人發達的醫術、佔星術與化妝術,獨特的處理屍體方法與充滿宗教色彩的風俗,也為這個國度增添一抹神秘色彩。
  • 曾經燦爛的文化最終淪為景點,古埃及文明為何會衰落
    古埃及文明曾經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極為燦爛的篇章。無論是從細小的象形文字到人類未解之謎的金字塔建造還是從古埃及特有的神話和歷史到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個在非洲顯赫一時的尼羅河流域古國在世界舞臺上曾經也是絕對的主角之一。可是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這個樸實先進的國家惹來了周邊鄰居的嫉妒和徵服,最終淪落到文明徹底消失的地步。
  • 古埃及的聖䴉崇拜
    聖䴉被古埃及人當作聖物悉心飼養,其形象還時常出現於古埃及壁畫、浮雕以及文學作品之中。聖䴉崇拜由來已久,最早源於史前埃及的圖騰崇拜,新王國時期崇拜之風盛極一時,至羅馬統治埃及時期依然存在。就其廣泛性和延續性而言,聖䴉崇拜在古埃及動物崇拜中頗具代表性。託勒密王朝時期,埃及民眾嘗試將聖䴉崇拜與希臘神靈赫爾墨斯崇拜結合起來,無形中推動了希臘宗教的「本土化」進程。
  • 在安博探尋古埃及人的生命輪迴
    5月,安徽博物院引進的「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輪迴」展覽,源於佛羅倫斯國立考古博物館2011年所策劃的內容,圍繞埃及木乃伊與墓葬文化等主題,集中展示了百餘件(套)古埃及文物,先後在德國、奧地利、芬蘭等國巡迴展出,反響熱烈。安徽博物院是此次展覽中國之行的第二站,如何讓陌生的古埃及文明在安徽「落地生根」,是策展人所思考的,也是想要傳播的核心內容。
  • 古埃及人對貓的崇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閃現出印象最深刻的那一部分,但對鹿角網來說,什麼都比不過古埃及人對貓的崇拜更讓我感到好奇。 古埃及人尊重許多與他們共享空間的生物,尤其是貓。在那個古老文明中,貓在許多人的家裡和心中都佔據著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儘管他們還崇拜幾種其他的生物,但他們最喜歡的還是貓。
  • 古埃及人他們後來都哪裡去了?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古埃及人已經融合在北非、西亞各民族中了,就像用甲骨文的「商」人,「周」人現在也找不到了。但由於尼羅河兩岸氣候炎熱乾燥、陽光充足,古埃及人膚色是棕色的。比較有名的是下面幾張圖[2],古埃及人區分於其它人種:古埃及常見的四種人:敘利亞人、努比亞人、利比亞人、古埃及人伊斯蘭初期,「科普特」和「科普特人」泛指埃及和所有埃及人。當時,科普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雅各派科普特支派,少數人信仰基督教麥勒卡派或猶太教。
  • 存在六千多年的古埃及文明,是怎樣消失的,都因這個帝國
    說起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知道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這四個國家。這四個國家文明發源都比較早,後期其他的文明幾乎都是受這幾大文明的影響。不過這些文明古國只有我國文明得以傳承下來,其他的文明都失傳了。我們今天講的是古埃及文明。可以說這個文明還是比較可惜的。
  • 古埃及文明是怎麼滅亡的?我們從獅身人面像的原名說起
    描述|埃及仍然存在,但是古埃及文明早已滅絕。大約公元前2500年的一天,古埃及法老哈拉夫來到正在建造的金字塔前,在那裡站了很長時間。在他面前,是僅次於他父親胡夫的第二大金字塔,屬於他的哈瓦拉金字塔。這時,是古埃及最繁榮的時期。哈拉夫有無數的金銀財寶,可以建造最大的陵墓。他沒有選擇建造比胡夫金字塔更高的金字塔。
  • 古埃及文明創造了多少世界之最
    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於7500年前的法尤姆地區(約公元前5450年),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徵服埃及託勒密王朝(公元前30年)。古埃及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流域的狹長地帶,古埃及人通過治理和控制尼羅河一年一次的泛濫,獲得農業生產的巨大成功。
  • 古埃及神秘的古文化,圖騰中的密碼
    被冠名的神明之力古埃及文明,相較5000多年的華夏文明前,還要早出1000~2000年的時間,大約形成於7450年前,卻也從黑暗的蠻荒之境,一步一步累加起的曙光。東北非洲,有尼羅河自南向北貫穿全境,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人在上埃及(尼羅河谷)、下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建立起一定規模的聚落。
  • 古埃及主神是對華漢堯舜禹聯姻文明的祭奠
    古埃及主神是對華漢堯舜禹聯姻文明的祭奠倪寄如 (退休工人)筆者2005年在《山海經大破譯》就談到「迷茫——是神話的風帆 科學——是歷史的中堅 」,當今的炎黃歷史研究就理應遵循「中國特色」「文化自信」「
  • 古埃及文明象徵——獅身人面像
    在埃及金字塔的左側,矗立著一個巨大的雕塑,它是人的面容,但是卻獅子的身子,所以人們把這座神奇的雕像稱為—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它與埃及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象徵的遺蹟。獅身人面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的。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哈夫拉的臉型。
  • 古埃及最強的十大神明
    古埃及人為了得到索貝克的特別眷顧,就將鱷魚製作成木乃伊。索貝克雖然不是最強大的神,但絕對算得上是古埃及最受尊敬的神。NO.9 託特(智慧之神)託特是一位以冷靜和精明而著稱的神明。託特最早是以月神的形象出現的,而後又被認為是宇宙的設計者和善與惡的調停人。
  • 古埃及獨特的隼鷹崇拜——荷魯斯神是如何維護和保障王權的?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發生於史前時代,而且形成了對圖騰的崇拜。隼鷹是當時的猛禽之一,因其擁有一雙巨大的翅膀和鋒利的爪子,所以成為氏族部落的保護神,隼鷹神荷魯斯便是其中的代表。荷魯斯的外形是鷹首人身的神靈,他的雙眸分別代表這太陽和月亮,手中握著掌握生命的鑰匙安可架。在古埃及國王的圖像以及權杖上都刻有隼鷹的形象,因而古埃及的王權神授和對荷魯斯的崇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