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東:如何迅速培養好自己在KTV裡面唱歌的音準?
很多人喜歡一首歌,但是到了KTV裡面唱歌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唱歌找不到調,氣息不夠結果整首歌下來各種跑調與暫停。
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身邊的朋友原本想在KTV裡面秀一下自己唱歌,結果唱到了一半就跑調了。
更尷尬的是,唱到了一半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演唱,只能暫停演唱或者是念歌詞(沒有在調上)
還有些嚴重一點的,為了面子勉強去唱歌,結果沒唱幾首歌嗓子都僵硬失控了,說話聲音都不自然了。
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常見,大家不要覺得尷尬與自卑。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音準不好,對歌曲不夠熟悉、不懂歌曲中的演唱技巧。
我們這次就要重點講下如何訓練自己的音準,後面再在音悅啟明星作品裡面更新歌曲演唱技巧。
音準屬於歌手的基本功
對於一個職業歌手而言音準屬於基本功,但是所有的唱歌技巧、發音方式、都是需要基本功來支撐的。
就好像我們修一座房子,打地基屬於最基礎的工程,如何設計房間結構、做好室內裝修讓房間變得漂亮這些就不屬於基礎。
但是如果我們房屋的基礎不做好,僅僅是做好房間機構設計、室內裝修,那麼房屋就不牢靠,房子建立越高,越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就像斜塔一樣。
我看到很多人唱歌,音準都沒訓練好就急著訓練唱歌的技巧,高音、真假音轉換之類的。
結果呢唱了很多年,不經唱歌技巧沒訓練好還習慣性跑調,這就是基礎不紮實帶來的隱患。
我以前有個朋友,看著我在訓練室訓練唱歌的技巧,覺得這些技巧非常好想跟著學習下用於以後炫技。
出於朋友的關係我也不好拒絕他,想學習就學習下唄,我就當自己訓練的時候給他體驗下音響設備。
一年的時間下來什麼發音技巧都沒學會,唱歌依然繼續跑調,有朋友說他缺失了幾個音節,但他自己貌似沒發現這個問題。
能夠唱高音,也可以唱低音,但是偏偏就是中間有幾個音發不出來,唱歌的時候聽起來非常奇怪,這其實是基本功不紮實的問題。
音準訓練可以分為兩類
對於大部分音樂從業者而言,音準主要是耳朵對音樂的分辨,聽到一首歌就可以分辨出每一段是哪個調。
但是對於歌手而言,不僅需要能夠用耳朵分辨音準,更需要用嗓子唱出來;讓耳朵和嗓子同時配合工作。
我們可以這麼認為,大部分音樂從業者需要練習耳朵的音準;而歌手不僅需要練習耳朵的音準,更需要練習嗓子的音準,歌手主要訓練聲樂。
對於入門唱歌的新手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耳朵音準和嗓子音準呢?
其實非常簡單,多聽多唱,聽歌和唱歌結合起來!
大部分人耳朵對音樂的分辨力不強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非音樂專業大學生),耳朵對音樂沒有太多的分辨力,也就說大部分人不太分的清楚具體的低音、高音。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我們使用的音樂設備不夠專業,我們市面上的耳機、音響不屬於專業設備,我們用的是娛樂設備。
娛樂設備的話都是比較便宜的音響和耳機,幾十塊錢的耳機僅僅是能夠發出聲音而已,完全沒有低音、高音的層次感。
而耳朵對音樂的分辨,這是需要長期的訓練的(耳朵對聲音的記憶不強),如果長期用高端的鋼琴聽低音、高音。
這時候再來用低端的耳機來聽耳機裡面鋼琴伴奏的聲音,我們就會發現兩者的音質有本質的區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所以我們聽音樂的設備就要比較專業,而不是普通的低端產品,職業歌手演出的時候採用的是演出音響設備、監聽耳機。
這些專業的設備和我們日常KTV音響設備、娛樂使用的音響和耳機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轉載請保留作者信息,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