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是澳洲國寶級的動物,樣子可愛,但估計有不少人並不知道,其實袋鼠相當有個性。在澳洲那場大火之後,澳洲政府積極重建,越來越多動物的生活也慢慢地恢復了正常,袋鼠和樹袋熊都是澳洲的標誌性動物。
其實,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為什麼這隻小袋鼠是白色的呢?大部分人還是對灰色的袋鼠比較熟悉,下面這種白色的袋鼠怕是你們都沒見過。它的媽媽明明是正常的毛色呀。原來,這是一隻白化沙袋鼠,是動物中的白化病,是由於基因自然變異導致的一種色素缺失。
這隻袋鼠媽媽估計是帶娃勞累過度了,也可能是突然耍起了自己的小脾氣,突然倒在地上不起來了。小袋鼠看到媽媽躺在地上,滿臉擔憂地叫起來,它跑到媽媽身邊似乎在一聲一聲叫著「媽媽,媽媽」,它害怕媽媽睡著了,再也不起來了。它用爪子不停在媽媽身上撓來撓去,一聲又一聲,像極了一個小嬰兒不停呼喚著媽媽。
動物間美好的情感在這一刻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看到媽媽漸漸又睜開了眼睛,坐起後,你都能看到小袋鼠連眼睛裡都發著光,似乎滿臉微笑,高興地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它仿佛在說「媽媽還在,可真好呀~謝謝媽媽沒有丟下我~」
獸醫小明猜測它很有可能是這個躺在地上的袋鼠媽媽在森林裡「收養」的一隻「流浪」小袋鼠。看它和袋鼠媽媽這麼親,想必袋鼠媽媽在平時也對它有著無微不至的愛護。
親情,也從來不分種族、類型和性別的。
獸醫小明科普:雖然跨物種的友誼、親情屢見不鮮,但是獸醫小明想說的是,野生動物不是想養就能養的哦!這些外來客往往藏著巨大的風險。若你不具備專業的飼養能力和條件,除了可能會觸碰了法律的高壓線以外,還容易帶來健康風險,一旦發生寵物被遺棄、放生或逃逸等情況,它們本身以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都是無法估量的。
很多人喜歡養的巴西龜,其實就是多年前外來生物入侵本地生態的代表。另一方面,這些年來飼養異寵的人越來越多,市場需求變大,而異寵的種類也從爬行類到兩棲類,到越來越多的小型哺乳類、昆蟲類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基於此,也給一些盜獵分子有機可乘的機會——把瀕危保護的野生動物當作珍稀異寵來販賣,這對瀕危物種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而且,若異寵交易涉及到瀕危保護動物,不管你是不是知道自己養了保護動物,都要面臨刑事處罰。
所以,獸醫小明再次強調哦,飼養異寵還需尋找正規的渠道,再者,貓貓狗狗辣麼可愛為啥不養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