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戀愛人格,藏著感情破裂的真相。
前一段時間被表妹強拖著看了一遍如懿傳,
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
少時讀蘭因絮果覺得極為可惜,
後來知道花開花落自有時......
表妹當時哭的稀裡譁啦,
說如懿和渣渣龍走到這一步都是天意啊,
我說你這樣說簡直是在侮辱我的職業,
作為一個情感挽回專家,如果分手都是天意,
那我就要失業了,所有感情挽留公司都要倒閉,
說實話就像電視劇裡,這倆人一點不怪天意,
也不是什麼身不由己,都是自己作的。
天意可不想背這個鍋。
花開花落自有時,情感挽留失敗的總會這麼感嘆,
他們認為一段感情相遇、相愛到最後的離散都是天意,
這種無疑為兩個人在情感挽救中種種錯誤的行為和思想甩鍋。
有些事情,能發展到最壞的結果,往往不是天意,而在人為。
現在很多人的戀愛情況是:
最初的時候兩個人:
在對方眼中全是優點,身邊人沒有一個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恨不得每時每刻膩在一起,想要一起白頭到老,
覺得對方就是自己的一直想要尋找的Mr.Right
但是戀愛了一段時間會發現:
明明一開始感情濃烈,不知不覺就變淡了,甚至開始頻繁爭吵。
看似般配的愛情,卻只是表面和平,私下有數不清的委屈和忍耐。
最初的靈魂伴侶,卻隨著時間失去默契,覺得對方越來越不懂你……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是因為:
也許你渴望細水長流,對方卻追求新鮮和激情;
也許你想要的是陪伴和承諾,對方的熱情卻讓你措手不及;
也許你喜歡把對方據為己有的安全感,卻找到一個獨立隨性愛自由的人……
愛情就是這樣,剝離了最初的迷戀和激情,很多情侶會發現,雙方除了顏值相配,沒有一點契合的地方。
所以開始吵架、爭執、冷漠、放棄、最後分手。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愛情是無疾而終,
或者覺得自己和另一半不合適一開始就不該遇見。
實際上感情破裂的真相是兩個人的戀愛人格。
不管是前期的甜蜜,後期的矛盾與爭執,還是最後的分手和後悔。
都是因為兩個人沒認清自己的戀愛人格以及在感情中的需要。
戀愛人格決定了兩個人的戀愛風格,以及在愛情中不同的戀愛需求。
戀愛人格,起源於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的依戀理論,是為了研究嬰兒離開父母后所產生的分離焦慮。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
不同的戀愛人格在處理親密關係的方式上,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
每一個行為細節,都能反映出他們對於愛情的真實畫像。
所以很多人在戀愛中會發現幾任伴侶在情感中處事風格幾乎一樣,
並且每段感情開始、過程以及結束都很類似,就是因為戀愛人格的緣故。
就像比較典型的案例,
掌控型和自虐型註定無法走到一起,
取悅型和享受型,註定一方出軌而另一方原諒。
這些種種可能誕生的矛盾,
都早已埋在了我們的人格裡,
他們出現這樣的問題,我並不奇怪,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覺得你每段感情的走向都不如你意,
冥冥之中好像早已有了安排。
戀愛人格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準確的反應一個人的戀愛狀態及心態呢?
很多你日常做你覺得可以準確測出你戀愛狀態的測試題,
都是基於戀愛人格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愛情測試題。
所以想擁有一段健康快樂的關係,你首先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戀愛任何和自己的情感需求。
同時了解自己和伴侶的戀愛人格,還能幫助兩個人發現關係中的問題並解決問題。
我不知道多少人遇到了問題卻無從下手解決,
不妨知道榮格的一句話:
如果你的潛意識進入不到你的意識,那麼這就是你的命運!
藍方想說,花開花落自有時,
但是每種花開落時間可不同,
同樣,
情侶雙方對於感情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態度,
這些無關於天意,更多的是兩個自身的問題。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戀愛人格,或是遇到了情感問題難解決,
可以關注我,私信找我聊聊,
我是藍方一個說實話做實事的情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