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2020-06-15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近期,養魚老道做了個實驗,那就是:

無過濾、無供氧、新開缸、接近半個月時間,沒有加水、沒有換水、正常投喂,來飼養一缸觀賞魚。

說的也就是那一缸紅肚鳳凰,目前來講,它們的狀態完好,水質一切正常,至少每天投餵三次,而且是投餵的魚蝦漢堡,並不是魚飼料。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這個魚缸裡有十條紅肚鳳凰亞成和一對種魚,以及一條清潔缸壁的清道夫,總共十三條魚,共處在一個60釐米的魚缸裡。

這個密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至少我認為,在無過濾循環和供氧的情況下,密度其實並不低。

剛開始開缸遭遇到了哪些問題,只是出現了少量的油膜

在一開始投餵它們的時候,由於是直接投餵的魚蝦漢堡,水質又是剛開始的養水期,因此水面出現了一定的油膜,而到了現在,油膜已經基本消失了,水質一直完好無損。

為什麼這期間一直沒有換水和加水?一個是因為我們這裡的氣溫一直都不是太高,水分蒸發的並不快,再一個就是這個魚缸一直在單獨放置,換水比較麻煩,我總想著把它們進行倒缸,就是那對種魚,所以既沒有加水也沒有換水,估計也應該加點水了,接近半個月了吧。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除了水草和陶粒的輔助作用以外,最為重要的就是魚,沒有病

當然了,這個魚缸說是新開缸,之前其實是飼養觀賞蝦的,也就是說,這缸水本身有了一定的養水基礎,這一點還是肯定的,而且時間不短了。

但是,我們可別忘了,裡面的部分小蝦米我已經撈不出來了,然後直接加入了十來條觀賞魚,在那種情況下,等同於密度突然增加,雖然我是做了三四天的停食處理,估計它們也把那些小蝦全部收拾乾淨了。

不過,這個水質並沒有什麼事,我認為除了提前養水和水草、陶粒的輔助作用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選魚。

這一點才是我們能夠保持好魚缸水質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觀賞魚不但沒有病,而且能夠很快適應環境。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密度大、膽子小、水質不好、之前就患病,這些情況下,還想養好一缸水?做夢吧!

很多的新魚友,總會把自己的養魚不利,歸結於硝化細菌和過濾系統,不是說過濾系統薄弱了,就是說什麼硝化系統沒有形成了。

再不就是水質根本沒有困好,直接就買魚,等到魚病了,再去尋找各種各樣的外因。

事實上,有一個最為根本的調控魚缸水質的因素,我們都沒有做好,那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壓抑、患病等問題。

很多魚友的魚缸,我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這缸魚已經活不長遠了,因為飼養的密度太大,所有的魚都在那裡趴缸、紅血絲,我們還在不斷地換水、再換水,再不就是頻繁下藥,即使它們不死也半昏了。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效去保持整缸水體的穩定了,只能是按需隔離或者死活隨意,主要以保住剩餘精英為準、保住水質逐步穩定為先。

另外一個小魚缸,也是水清魚亮,不過是三天時間罷了,只是一個小外掛

而我另外的一個魚缸,雖然飼養的觀賞魚數量極少,只是一對迷你鸚鵡魚,不過水質依然是水清魚亮,才開缸三天罷了。

為什麼要去添加一個小外掛,對比這個紅肚鳳凰魚缸的密度,那可是小得多了,其實可以不用過濾的。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個魚缸的陶粒是後加的,從別的魚缸取出來,裡面全部是魚便和雜質,我也沒有清洗,直接就把它們扔到了魚缸裡,結果當然是魚便和雜質滿缸飛舞了。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之後,由於已經決定了把大小魚分缸,那些小迷你和大魚已經生活在一起有一個月了,再不分缸我也怕出問題,所以我就直接把兩條種魚隨後扔了進去。

本來是想依靠雜質自身的沉澱作用,讓它靜置幾天,但是把那對魚扔進去以後,就要開啟過濾了,思來想去,給它加了一個小外掛,關鍵這個小外掛一直閒置,結果之後呢,也就是半天的時間,水質也就完全清澈了。

這個水質的清澈,也與提前困水和觀賞魚沒有疾病有關的,否則它是不可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立刻恢復,無論從上面、正面、側面去看,這缸水都可以算是空氣魚缸了。

我們也不必管裡面的密度到底如何,是否過低,我只是想說,為什麼很多的新魚友,即使魚缸裡沒有魚,雜質就是清除不了呢?

這裡是有很多細節問題的,反反覆覆還是上述的諸多原因。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兩個小魚缸,完全不同的飼養密度和過濾,水質都很好,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

我也不必去說我的其他魚缸水質了,相信很多魚友也都看到了,至少紅肚鳳凰的魚缸還是沒有過濾的,那對迷你鸚鵡種魚的魚缸,過濾也是最為薄弱的,為什麼水質都沒有問題?

養水就是困水加循環,養魚就是選好魚。

我認為魚缸的養水,其實就是困水加循環罷了,至於濾材和硝化細菌,反而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之所以有些魚友調理不明白,一個是時間未到、自己性急了,一個是完全把路子給走偏了。

而養魚的重點,其實就是選好魚。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魚的體質和膽量如果選不好,那就是對於這缸好不容易養出來的水的,最大傷害者。

我們在疲於調理水質的同時,還要兼顧或者說顧及到給每一條觀賞魚治病,只要是在養水期,魚缸裡添加一樣多餘的東西,包括了觀賞魚的體表黏液增多,和各種所謂的魚藥,這個水質想要再次養起來,那就等同於重新開缸了,由此可見,其難度會有多大?

而很多新魚友,在新魚入缸的養水期,忽略的正是以上幾個重要的關鍵步驟,所以肯定導致養水失敗,魚缸的水質永遠也調理不出來。

包括了我的鎏金金魚、宮鵝金魚以及蝶尾,尤其是宮鵝和蝶尾,都是新近倒缸的,但是哪個水質出現問題了?也都是些極為簡單的普通上濾罷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無過濾供氧、新開缸,半個月沒加水、換水,為什麼魚缸水清魚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近期,養魚老道做了個實驗,那就是:無過濾、無供氧、新開缸、接近半個月時間,沒有加水、沒有換水、正常投喂,來飼養一缸觀賞魚。這個密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至少我認為,在無過濾循環和供氧的情況下,密度其實並不低。
  • 魚缸換水後立刻水清魚亮,那可不一定,遭遇換水綜合症如何處理?
    一、換水後,有可能由於操作粗暴,把魚缸內的各種殘留雜質攪起,這些雜質需要再過濾和沉澱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常說的換水不洗棉的道理,其一就是避免把濾棉的雜質再次帶入魚缸我所採取的方式就是靜待過濾緩慢運行幾天即可,大不了,泡沫實在是太多,自己看不過眼了,把它漂去也就行了,總而言之,一定是越漂越少,不會越漂越多,這也是需要我們耐心對待的。因為大多數新魚友的魚缸過濾系統都不是很強大,我估計換水的粗暴行為和我也差不多,因此這種現象應該很常見,不必去過於擔心什麼,是不是水質又敗壞了?怎麼可能換水後,水體更肥了呢?
  • 懶人懶辦法,為什麼建議新魚友開缸半個月之內不要去大換水?
    另外的一個小水池子和水缸,我都是在開缸初期,採取的不聞不問的方法,這個現象真的很神奇,魚缸的水質都會在某一天,突然間就出現了自清的現象,然後我們通過適當的換水來維持這個平衡就可以了。水族箱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很多魚友之所以總是調理不清魚缸的水質,除了觀賞魚飼養密度實在過大以外,剩下來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去大量換水或者改動過濾。
  • 懶人養魚操作:無過濾魚缸開缸攻略,以及觀賞魚品種選擇技巧
    這三樣水族設備對於養魚是有很大幫助的,我極端發言,每一個魚缸其實都應該備上這三樣裝備。但是,如果沒有了過濾,魚缸的生態系統還會不會平衡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一個水體沒有過濾就沒法平衡生態,那麼湖泊早就已經沒有魚可以生還了。不過無過濾的缸開缸過程和有過濾的開缸過程還是有差距的,下面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無過濾開缸的過程。第一步,造景問題。
  • 為何開缸半個月,水還是渾濁的?
    很多玩家開缸初期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開缸半個月,換水夠勤快,魚密度也不大,但是水就是不清,離理想中的空氣缸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來一起來分析一下。很多人覺得水混是硝化系統不完善造成的,準確來說這個說有些片面。
  • 夏季魚缸換水的關鍵,如果不會觀察,不如三五天定期抽底加水
    但是,如今到了盛夏季節,如果很多的新魚友,根本不會觀察水質和魚的狀態,那就不如乾脆利落點,定期抽底換水為好,哪怕是適度加水,也比守著魚缸裡的那灣死水要強上很多,在這個季節裡,可是會隨時一死一缸魚的。即使偶爾觀賞魚根本沒有吃飽,哪怕是密度過大的小魚苗,那也沒有辦法,還是保命要緊,這個只能根據不同的魚苗期和生長期去決定。我是如何給它們進行加水處理的?一般來講,只要是往魚缸裡加水,必定要事先去除掉魚缸底部的垃圾,也就是說,抽底換水。
  • 養水十天,觀賞魚入缸半個月再不換水,魚缸水不臭了嗎?
    很多魚友養魚,特別是新魚友,就是喜歡把自己的魚缸裡塞得滿滿的,在這種情況下,別說是一個月,觀賞魚可能三五天的時間都挨不到,這就沒有辦法說了,該換水那就一定要換。其實呢,這是以損害一缸水體有益菌群的養成,為代價的。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一位魚友就問到了,我的主魚入缸之後,第一次給觀賞魚換水的話,大約是在什麼時候為好,換水量掌握在多少為宜?我的魚缸入魚後一個月沒有換過水,是不是代表所有的觀賞魚都是如此?但是很多的新魚友,家裡魚缸的水溫都很高,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也很大,再加上物理過濾系統未必完全有效,所以說,我建議大家在開缸半個月左右,可以換水一次,一般的最大換水量以四分之一為宜。
  • 普通魚友調理觀賞魚缸水質的基本功,詳細操作步驟!
    一、困水三天是基礎,五天是保證關於這個問題養魚老道解釋過多次,如果我們是新缸、新魚,敬請大家記住了,至少我們要困水三天,這樣有助於我們快速的調理魚缸水質,如果一個月之後,我們的觀賞魚飼養狀態良好,少量換水可以不必困水,這個也要視飼養的觀賞魚品種而異。
  • 上過濾較淺的魚缸,如何保證水清魚亮?肯定在某方面有所犧牲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雖然目前的滴流過濾和大型底濾魚缸,受到了各位魚友的喜愛,但是仍然會有很多的新魚友,剛開始養魚,使用的還是那種濾盒較淺的一體成型上濾缸,而且一直被上濾缸的這種過濾設計所困擾。
  •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給魚缸加水、抽底換水、定期換水和大換水?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上午養魚老道給所有的魚缸全部添加了新水,再一次加深了所有魚缸的水位,對於部分濾棉過髒的魚缸,我也把最上層的濾棉簡單清洗了一下,我是既沒有抽底換水也沒有定期換水的操作,只是部分添加新水、洗洗濾棉而已。
  • 魚缸開缸初期,到底是換水好還是不換水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開缸初期換不換水的問題,魚友們之間一直存在著爭論,有的魚友說不能換水,因為此時的魚缸裡剛剛存有硝化細菌,我們再去換水,不是把硝化細菌都換掉了嗎?有的魚友說如果水質過髒,我們無法處理的時候,不換水不就是讓觀賞魚去等死嗎,最後可能硝化系統照樣會崩潰,那還不如我們就去換水。這兩種觀點到底哪種正確呢?
  • 養觀賞魚急不得,開缸、養水、入魚、日常維護都要穩,養魚很簡單
    今天給大家說說飼養觀賞魚的步驟和對應的心態,我總結來總結去,就是一個「穩」字,每一步都要以「穩」為主,養魚就沒那麼難。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 【開缸要穩】 開缸是養觀賞魚的第一步。有的魚友想要養魚,急急忙忙去買魚缸。
  • 開缸測水沒問題,入魚後為什麼掛了?養水進階第二彈
    前些天,小編寫過關於開缸養水的問題,其中,提到了水質測試劑。後來發現很多身邊的魚友,紛紛使用。但是其中有部分魚友,新開魚缸。1-2天後,測試沒有問題。就將主魚請回放入魚缸中。請回主魚一周左右換水再測水質,no2存在。
  • 為什麼龍魚、錦鯉的魚缸裡氧氣供應不斷,小魚缸就沒必要?
    很多魚友都在問這個問題,說是養魚老道把大家帶偏了,難道魚缸裡氧氣多了不是好事,硝化細菌不是需要大量的供氧嗎,停掉氧氣怎麼能行呢?,根本不適應主人在魚缸裡頻繁的操作,也包括了換水,這是第一個原因。2、而魟魚對於水質的要求更嚴,所以說對於飼養以上這些魚兒的主人,他們大多數都會按照嚴格的開缸程序,用來培養足夠的硝化細菌,從而保持住魚缸的水質,避免頻繁的去換水。
  • 對於魚缸的整體水質和觀賞魚的狀態而言,硝化細菌能算個啥?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今天有一位魚友提出了一個這樣問題: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剛開缸的時候,為什麼要去提倡爆氧,是為了更快地生成硝化細菌嗎,是不是說硝化細菌就一定需要高氧環境呢?
  • 為啥剛開缸不建議魚友們給魚缸換水?換不好直接把魚折騰死了!
    養觀賞魚的魚友都知道,養魚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把水養好,所以換水養水就成了魚友們的日常必備操作。為啥不建議剛開缸不久就給魚缸換水呢?因為這麼做很可能會折騰死你的觀賞魚哦。如果你剛剛開始養魚,並且剛剛開缸養好了水,那麼為了維持這段時間魚缸裡的水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千萬不要所以換水。
  • 魚缸兩個月沒有換水無過濾無氧氣,看到水中長出青苔,更不用管了
    兩個魚缸都沒有過濾和氧氣,期間也沒有換過水,只是我看到魚缸缺水了,就往裡加點。為什麼這些小魚苗能讓大魚帶這麼長時間?所以說最終這個問題的落腳點,還是取決於我們對於成魚的觀察,根本不可能有定數,如果說我們比較擔心小魚的安危,小魚起水遊動之後的三、五天或者十來天分缸就完全可以,就是這麼簡單。無氧氣無過濾為什麼不用換水?
  • 新手總是缸沒開好就入魚,註定失敗。如何開缸?老魚友手把手教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魚樂圈教官。探討養魚方法,交流養魚經驗,分享養魚樂趣。敬請魚友們關注、留言、討論。謝謝!魚友們是不是多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新買的魚缸,養水幾天之後正常入魚,可是沒過幾天就團滅,一條也不剩。這其實是因為缸沒有開好、水沒有養好就著急下魚的緣故。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開缸的那些事。下面是今天的正文。魚缸消毒有必要,杜絕隱患需記牢。
  • 為什麼說開缸初期,魚缸糞便需要抽取,水質穩定後不必去管它呢?
    可能很多新魚友的想法,和養魚老道正好相反,絕大多數的新魚友認為:在飼養觀賞魚的開缸初期,我們就要先去培養硝化細菌,所以必須要保留魚缸底部的糞便,希望能夠給硝化細菌提供一定的有機物。為什麼開缸初期需要清理一切缸內雜物?主要源於觀賞魚的壓抑和疾病問題至少在我看來,魚缸的水質好壞,永遠可以通過一個水質清澈度,以及觀賞魚的狀態和水色,還有我們的換水頻率去綜合判斷的。不管是水質老化還是水質過新,這個清澈度是一定要,永遠保持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