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煙臺市公安局獲悉,即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煙臺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將聯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及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支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利劍行動」及打擊環境犯罪「藍天碧水」專項行動。
據悉,本次行動將嚴厲打擊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全力維護事關民生的「舌尖上的安全」和「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為此,警方向市民開通了舉報電話:6297878。
就打擊食藥環犯罪方面,記者特此整理了近半年來我市警方辦理的一些真實案例。
企業用結晶果糖勾兌蜂蜜
2014年11月,按照全省打擊食品犯罪「百日行動」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對全市蜂蜜企業進行了抽樣送檢。在獲取明確犯罪線索後,對煙臺某蜂蜜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
檢查時,民警發現生產車間內正在加工蜂蜜,並在其加熱罐旁邊發現一袋半的結晶果糖,後經查看其倉庫,在其公司倉庫內又發現「結晶果糖」數袋及一百餘桶白色膠狀物品,約10餘噸。經向其生產工人及企業負責人調查,警方初步證實該公司倉庫內白色膠狀物系配製蜂蜜的玉米糖漿,車間生產的正是為某藥企加工的由玉米糖漿和蜂蜜、結晶果糖勾兌的蜂蜜。
經依法查明,該蜂蜜企業負責人自2012年底至2014年12月,先後以每噸3500元的價格從兩個糖廠購進糖漿70餘噸。負責人在向藥廠提供蜂蜜輔料的過程中,利用藥廠只對蜂蜜中還原糖指標進行檢測的漏洞,將蜂蜜(每噸10000餘元)和玉米糖漿(每噸3000餘元)、結晶果糖(每噸9000餘元)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勾兌,然後向其籤約的藥廠銷售牟利,總涉案價值達200餘萬元。
目前,該蜂蜜企業負責人已被刑事拘留。
塗改日期賣過期食品
近日,煙臺市公安局福山分局食藥環偵大隊用近兩個月時間,成功破獲一起非法塗改食品生產日期案,現場抓獲嫌疑人12名。
警方經依法查明,該公司負責人盛某、劉某夫婦自2010年開始,一直將已過保質期應返回原公司或應銷毀的各類調味品採取虛假銷毀的方式,購買噴碼設備、僱傭工人,在公司二樓倉庫擦掉原生產日期,重新噴塗最近的生產日期,冒充新產品再重新銷售到各大商場,其塗改的各類產品達20餘種,最長的過保質期4年,涉案價值達80餘萬元。
今年1月25日,福山食藥環偵大隊依法對涉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嫌疑人盛某執行逮捕。
假冒外地公司非法經營中藥飲片
近日,海陽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偵辦的邢某非法經營中藥飲片案已偵查終結,並將此案移交海陽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警方經依法偵查查明,為非法謀取利益,犯罪嫌疑人邢某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及藥品經營企業授權銷售藥品的授權委託書等銷售藥品資質的情況下,非法經營中藥飲片。自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間,邢某從安徽省亳州市某藥材批發市場等非正常進貨渠道購進中藥飲片,經分包裝後,假冒安徽省亳州市藥材總公司中藥公司的名義,向部分城鄉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非法銷售中藥飲片,涉案價值300餘萬元。
今年2月6日,犯罪嫌疑人邢某被海陽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萊州一企業直排廢液汙染環境
近期,萊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破獲一起汙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
經查,2014年8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楊某為他人傳授農藥中間體甲硫醇鈉的生產技術方法,幫助購買、安裝設備和原料,並負責銷售成品。甲硫醇鈉(農藥中間體,生產原料為硫氫化鈉、硫酸二甲脂、硫酸和鹼)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甲硫醚和硫化氫廢氣經過燃燒後用水過濾,直接排入空氣中。過濾廢氣產生的酸性廢液和甲硫醇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鹼性廢液同樣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滲坑滲入地下,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目前,犯罪嫌疑人楊某已被批准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記者 姜春康 通訊員 王永文 孫飛 攝影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