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的人們喜歡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這令我想起了,在鄉下時,我曾養過一種特殊的寵物---貓頭鷹。很少有人知道,貓頭鷹其實也是一種十分通靈性的動物。
那是在我上中學時,有一天放學回家,途經一條小路,在一棵茂盛的樹上,傳來了「戞戞」的叫聲。抬頭瞅著枝葉的空隙,我望見了一團枯枝築起的鳥巢,隱隱約約看見了一隻只探頭出來的雛鳥。我放下背包,嗖嗖幾聲爬上樹。原來是三隻稚嫩的貓頭鷹,只見絨白的癟羽毛附在它們身上,都長著大大的腦袋和敏銳的眼睛,塊頭似乎不小。想必它們的媽媽遠飛給它們覓食去了,看了真叫人愛不釋手,多可愛的精靈!
貓頭鷹雛鳥時
我於是決定取下一隻,拿回家飼養。我用紙盒為窩,稻草為褥,為它做了個溫暖的小窩。剛開始的一兩天,它常常啼叫個不停,我拿食物餵它,它也置之不理。聽著它歇斯底裡的呼叫,我想它很快會因挨餓而離去;我暗暗埋怨起,是我使它們母子分離而帶給它的離別之苦了。我把這團毛絨絨的小傢伙捧在手兒,它銳利的小爪,試著抓我的掌心,我吹口哨逗它,它的一對大眼睛盯著我,似乎一直在打量我。後來,也許它真的餓了,我把食物放進它嘴裡,它很快就吞了下去。我為它取了個名字,叫:丁丁。
丁丁天生是捕鼠能手,它尖銳的眼睛在黑暗中依然明察秋毫。在它生活的這間屋子,如有老鼠出沒,只要它叫幾聲,鼠聲便會戛然而止,不再會有騷動的聲響。不過,它睡眠時,發出的「恩恩」聲,聽上去令人有點悚然。有人告訴我,那是貓頭鷹的鼾聲。
貓頭鷹
在我的餵養下,一個月後,丁丁的羽毛已慢慢由雛白轉成褐色的了,並且還可以看見它的兩隻茸毛聳立的耳朵。我用一條軟軟的繩子縛著它的一隻腳,它便悠閒地在屋子裡來回走動。人走近時,它似乎也不畏懼,但有時會拼命地躲閃,飛到屋外的房頂上去,或是枝杆上,傲視著下面的一舉一動;再飛幾圈,它又飛回到我為它築的小巢了。
丁丁對我似乎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它在感覺到我的腳步聲時,它會拼命地在縛著繩子的圈邊兜著。在我喊它的名字的時候,它也會表現出一種靈性的悸動翅膀松垂又掬起。這時我把它放在手上,它便兩爪緊緊地箍牢我的手指站立著。與我對視,你很難從它眼神裡去捕捉野性的犀利。它倒像一個孩子,能讀懂你的眼神。我突然覺得所有動物,如果用一種對等的方式去相處的話,將是一種和諧的奇蹟!
森林中的貓頭鷹
貓頭鷹與小雞本應是對立的,但丁丁卻與幾隻家養的小雞自由相處。一天我看到了驚險的一幕:一隻老鼠在暗處覬覦著一隻小雞,在它正撲上來之時,我正想跑過去,說時遲,那時快,丁丁一個鷹類特有的俯衝英姿,把那隻老鼠逮個正著。這一幕太精彩了,從這一刻,我更懂得了一種生靈其可愛的理由。
後來,我要到異地上學了,不能再天天飼養丁丁了。相處了半年之後,我決定把它放回應當屬於它自己的天空。於是我把它帶到離鄉村很遠的林地,親手放飛了它。那一刻,我真的有點不舍。
貓頭鷹自由飛翔
幾個月後,回家後,小夥伴告訴我,丁丁已被人活逮著,殘殺了。它腳上繫著的一段紅細繩告訴我,那準是丁丁。曾經我一手帶大的一隻鳥兒,如今只有在天國飛翔的影子了。我聽了,心靈有如蜂蟄般的傷痛。
我明白了,丁丁本來是不懼怕人的,它以為它依然能和我們共處。平靜時,我於是開始埋怨起自己所充當的罪魁了。丁丁本來有它自己的生活,我有什麼理由改變了它的生活,而讓它遭此難逃的劫難呢?
嚮往自由的飛翔
附:願以此文倡議人們更好的愛護鳥類,切勿獵殺,本性同體,當還他們自由飛翔的權利。
文:末學
註:圖片採集於網絡,若有任何侵權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