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猴子臉上的這兩個球,叫「頰囊」,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空間,可以用來暫時貯藏食物。當猴子發現食物以後,就可以先把東西搶來塞在嘴裡,再找個地方慢慢吃。
央視1月21日發布了2016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康康」將作為春晚歷史上第二任吉祥物,接過羊年春晚吉祥物「陽陽」的重擔,以獨特的方式出現在2016年春晚的舞臺上,給全國電視觀眾帶來笑聲和祝福。
「獨特的方式」是怎樣的尚未可知,「康康」的造型已經讓網友炸了鍋。
審美什麼的暫且不提,兩個設計細節讓許多人看不懂:猴子臉頰兩側各長了一個大圓球;還有它臉上、身上謎樣的紅綠燈配色。
先來看看「康康」的設計圖,是國家一級美術師韓美林的作品,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就是出自他之手。
原稿是水墨畫,只有頭部設計。有了毛的「康康」比3D版是可愛一些。紅綠燈配色的確存在,臉頰下也有兩坨球狀物體。但有網友質疑:這兩個球真的是3D版中吊在猴子臉上的球,而不是猴子萌萌的小手?
甚至有人畫了自己想像中的全身版:
是不是可愛多了?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有人詢問韓美林:「按照您創作的猴頭形象所延伸出來的3D設計,您怎麼看待?」
韓美林在其微博回應稱:「到目前為止,我只設計了一個猴子頭的正面圖,別的我都沒有參與,3D設計方案從來沒有看到過。」
他還附上一篇長文,談此次為春晚設計吉祥物的過程。
韓美林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的國寶裡面,其中一個就是熊貓,再一個就是猴,所以當時積極性很強,一晚上就設計了三十多個猴。趕快把猴子形象推出來,推出一個中國形象。」
為了把中國傳統文化和春晚的氛圍結合起來,韓美林選取了典型的猴元素進行重新組合。「首先,猴是霸氣的小孩,我先把他放進去。第二個孫悟空,他的歷史比熊貓要長得多。第三個玫瑰紅和翠綠,這是我們中國的特色,所以我們把最代表中國的顏色放進去了。」
此次為央視猴年春晚設計吉祥物,韓美林表示,希望通過春晚這個平臺,以此為契機,體現猴形象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把中國猴的形象推向全世界。
「迪斯尼不就抓住一個老鼠嗎,我們為什麼不能抓住一個猴,而且是我們上了千年的猴,為什麼不可以讓他繼續活下來?我提議:大家能夠把猴子的形象,我們的孫悟空,我們的祖宗的東西,把它繼承下來,希望在動畫片中能出現我們猴子復生的形象,讓它繼續下去。」
前三聯書店美編室主任、老一輩書衣設計師寧成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3D版的吉祥物製作沒有尊重原設計,從毛茸茸變稱了光溜溜,把胖猴變成了瘦猴。」
他認為韓美林的原設計圖突出小猴子胖胖的可愛形象,但在3D版的設計中,身體和四肢被拉長,顯得和頭部很不協調,也不像猴子。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原設計稿以水墨筆觸畫出了猴子毛茸茸的柔軟感覺,但3D猴的製作完全走向了反面,脫離了原來的構思和創意,像個塑料材質的玩具。「可以說除了臉的形狀外,其他的特質都不見了。」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平面設計師在與澎湃新聞記者談到此次設計時錶示,目前我國的很多設計,要麼就盲目追求傳統,要麼就盲目學習西方,這次春晚的3D猴效果明顯就是盲目學習西方導致的,這不是一兩個設計師的問題。
她解釋說,一般3D效果圖是按照平面設計圖來做,但是春晚這次呈現的3D效果完全沒有做出平面設計圖的效果,「其實猴子毛毛的質感是可以做出來的,但可能光滑質感比較容易做,就有了現在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沒走心』。」
另外她認為,現在業內3D效果盲目推崇也是個大問題,人們往往會有「3D好厲害」的感覺,但卻忘記了設計要從設計效果出發而不應盲目追求技術。
另一位曾有過吉祥物設計經驗的室內設計師在與澎湃新聞記者交流時認為,從畫作到3D效果圖,欠缺了一次再設計的過程,這是導致人們「吐槽」的最大原因。
「難道畢卡索的畫好就可以直接用作吉祥物嗎?在畫作基礎上用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去改造、深化,在造型上還要考慮三維和實物的效果。」她補充道, 「感覺沒有在平面和立體造型上考慮好就直接推出了,顏色也沒有運用到位。在3D化的過程中,即使真的使用紅黃綠三色,用色面積大小、位置、純度等不同,效果也是千差萬別。」
韓美林此前也有不少畫猴子的作品,而且風格是一以貫之的:
三張圖都很清楚,猴子們沒有把爪擱在臉上賣萌,那兩個球確實是長在臉上的。
以下是科普時間:
猴子臉上的這兩個球,叫「頰囊」,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空間,可以用來暫時貯藏食物。當猴子發現食物以後,就可以先把東西搶來塞在嘴裡,再找個地方慢慢吃。
以獼猴為例,當頰囊空著的時候,它是瓜子臉:
然而,搶到吃的填滿了以後就變成:
如果這個還不夠明顯,果殼網上還有一張手繪示意圖,是這樣的:
所以,「康康」下巴下面確實不是小手而是撐滿了的頰囊。你問我為什麼要撐那麼圓?大概是它也為過年準備了一大堆食物吧。
其實,拋卻成見,頰囊是個很可愛的構造。
比如把頰囊塞滿的倉鼠,可愛力爆棚。
漫畫作者通幽幽也科普了「吉祥物小猴臉上兩個小球的正確用法」:
是不是可愛了許多?桃子拿不下了,先塞在嘴裡的「儲藏袋」中,當年孫悟空在蟠桃園,沒準也這麼幹過。
接下來再來說說「康康」的迷之配色。韓美林回應說:「猴年春晚吉祥物,我選取了典型的猴元素進行重新組合。猴是霸氣的小孩,是孫悟空,玫瑰紅和翠綠又是最能代表中國的顏色,希望體現猴形象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下面是幾張設計草圖:
從草圖和最後結果的比較上來看,設計還是花了心思的。玫瑰紅和翠綠也的確是傳統中國年中會用到的鮮豔色彩。最終效果圖結合了鮮豔的色彩和水墨氤氳的毛髮,不失傳統風格,又有過年的喜慶氣氛。
韓美林的設計顯然勝在水墨所表現出的傳統意蘊,而用3D效果來表現水墨,至今沒有見過,腦補一下,也挺難實現。
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算是做得比較好的,遠景有一點水墨開闊舒朗的意思:
但近看猴子的臉,還是好萊塢風格:
雖然3D是潮流,但2D也不是做不好動畫,1961年的動畫《大鬧天宮》中,孫悟空也是一臉紅紅黃黃的顏色,拿著桃子,頰囊還鼓鼓的,但卻是磨滅不掉的經典:
再看看3D版的「康康」:
確實畫風不太對,而且猴子臉上沒有毛髮,有毛色意外的顏色可以理解,身上也做成紅綠燈樣配色,又是為哪般?
建模師也許是受了2014年南京青奧會吉祥物「砳砳」(讀音:lè)的啟發:
「砳砳」剛公布時,網上一片吐槽,但是在青奧會過程中,跳起舞的砳砳意外呆萌,扮演吉祥物的工作人員更是一會摔跤一會打鬧,惡搞出了不少橋段,讓這塊雨花石意外圈粉無數。
這樣想想,2D版的吉祥物又確實難以和人實現互動。央視說「康康」將「以獨特的方式出現」,讓人不由地又有點期待呢。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