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197.71%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長197.71%

財聯社(鄭州,記者 王平安)訊,至今,12家上市豬企均已發布2020年銷售數據,在豬周期高景氣度支撐下,養豬股業績集體爆發。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12家上市豬企2020年總銷量增長22.22%,銷售總收入增長197.71%。高增長後擴張並未止步,在2021年豬周期下行背景下,龍頭豬企仍計劃逆勢快速擴張出欄量,資深投資人士認為,龍頭產能擴張加快,2021年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為大概率事件。

豬股業績爆發

1月11日晚間,大北農(002385,SZ)與龍大肉食(002726,SZ)發布2012年12月生豬銷售簡報後,12家上市豬企全部發布2020年銷售數據。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12家上市豬企2020年總銷量增長22.22%,除溫氏股份(300498,SZ)與羅牛山(000735,SZ)銷量出現負增長外,其餘10家豬企銷量均取得正增長,扣除溫氏股份影響後,其餘11家豬企總銷量增長70.97%。

頭部豬企中,牧原股份(002714,SZ)、正邦科技(002157,SZ)與新希望(000876,SZ)銷量均出現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76.68%、65.28%與133.60%,其中新希望銷量增速為12家豬企之首。

此外,溫氏股份銷量近乎腰斬,已與牧原股份產生較大差距;天邦股份(002124,SZ)銷量增長26.17%,在頭部豬企中增速偏低,銷量逐步接近大北農、傲農生物(603363,SZ)等第二梯隊。

在豬周期高景氣度支撐下,養豬股業績集體增長,12家上市豬企2020年生豬業務銷售總收入增長197.71%,其中溫氏股份增長0.72%,增速較低,其餘豬企均錄得較快增長,扣除溫氏股份影響後,其餘豬企總收入增長271.47%。

除溫氏股份、天邦股份外,頭部豬企增速迅猛,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三家頭部豬企生豬業務總收入增長分別為180.07%、206.04%、192.63%。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多家企業均認為與豬周期景氣上行有關。天邦股份認為,2020年非洲豬瘟疫情導致行業產量減少,豬價同比上漲。在豬價上漲背景下,正邦科技與新希望均認為:「銷售價格與銷量增幅較大,引發收入大幅增長。」

溫氏股份則認為,公司肉豬銷量腰斬,是因公司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關於加大留種後的種豬數量變化,財聯社記者諮詢溫氏股份內部人士後,對方稱種豬數據較為敏感,尚無相關數據對外公布。

2021年行業集中度將快速提升

2021年,生豬供給逐步恢復已成為大勢所趨。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達到4億頭以上,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0%以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表示,生豬生產恢復成效超出預期。

在產能恢復,價格回落背景下,頭部豬企仍計劃快速擴張出欄量。據財聯社記者統計,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2021年出欄計劃分別為5000萬頭、2500萬頭、2500萬頭,3家企業2021年累計出欄計劃1億頭。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溫氏股份2021年出欄目標為3000萬頭的傳聞,溫氏股份公司人士稱:「我們未對外發布具體出欄目標。」而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公司人士均認為公司有信心實現出欄目標。

此外,新希望於1月11日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為2021至2023年,新希望生豬出欄量分別不低於1658萬頭、3316萬頭、6632萬頭。

在出欄目標高增長之下,行業集中度或快速提升。某生豬養殖行業投資人士表示:「在非瘟疫情影響下,頭部企業防疫能力較強,擴張速度快於行業恢復速度,今年養豬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相關焦點

  • 生豬期貨的推出 有助於平抑「豬周期」影響
    由於規模化養殖企業從去年三季度開始產能恢復舉措,尚未到大規模「產出」時點,申萬宏源預計,2020年下半年生豬供給或有所增加,但依然難以滿足正常需求,供求缺口存續時間恐將拉長。天風證券也認為,預計二、三季度整個行業生豬供給依然緊張。「豬周期」是指生豬生產和豬肉銷售過程中的價格周期性波動。
  • 大北農前五月生豬收入20億增逾八成 飼料年產能千萬噸穩居行業前列
    核心提示以飼料為主業的大北農(002385.SZ)生豬收入快速增長,成為利潤重要來源。近日,大北農披露,今年5月,公司生豬銷售收入4.71億元(含控參股公司),同比增長110.27%。今年以來,大北農生豬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前五個月,公司累計生豬銷售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83.70%。
  • 養豬改變命運:中國養豬龍頭演繹造富神話,河南千億首富公司賺爆
    2019年1至9月,商品肉雞銷量6.30億隻,同比增長16.57%,銷售均價同比上漲7.57%。主營業務量和價增長,它們的業績自然水漲船高。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7.33億元,同比增長27.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7億元,同比增長296.04%。
  • 網友:等我3年!河南首富身價暴漲900億 曾2萬...
    Wind數據顯示,2019年135家上市房企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4.8萬億元,同比增長超2成;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約6636.62億元,同比下降3.33%。   拿萬科來說,其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取得營業收入3678.9億元,同比增長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88.7億,同比增長僅5.1%,公司收入及利潤增速均低於市場預期。
  • 公告精選:兩生豬養殖公司7月份收入大增;貴州輪胎等半年報業績同比...
    報告期內,公司雲和數據服務業務份額繼續擴大,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17.71%,雲和數據服務業務收入佔營業總收入比例達34.7%,比上年同期增長10.54個百分點,戰略升級成效顯著。 正邦科技:7月生豬銷售收入環比增長34.67% 正邦科技(002157)8月5日晚間公告,7月銷售生豬91.18萬頭(其中仔豬38.79萬頭,商品豬52.39萬頭),環比增長31.37%,同比增長63.12%;銷售收入31.29億元,環比增長34.67%,同比增長247.34%。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2日,共有12家於深交所上市的豬企披露了10月生豬銷售簡報。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天康生物等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記者:王思煬受近期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各家豬企業績波動明顯。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
  • 好賽道,小市值,業績同比翻倍,分享個壓箱貨
    於是2020年3月,公司定增募了6.52億,其中2.37億元要在煙臺新建年產6萬噸的寵物乾糧項目,2.3億在紐西蘭建年產2萬噸的高端溼糧,可以看作是公司在主糧這個大市場上的發力。3.業績同比翻倍。公司昨天下午發了業績預告。
  • 2018年大北農、天邦股份淨利潤同比下降,飼料銷量增加,生豬出欄量...
    公司的經營績效在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系:①受豬周期養殖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毛利率較高的豬前端料銷量佔比下滑,毛利率相對較低的中大豬料銷量佔比提高,加上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公司豬飼料業務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②近年公司養豬業務擴張較快,受豬價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養豬業務虧損較大;③公司計提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費用1.19&nbsp億元,對本年業績影響較大。
  • 新希望2020年1月養豬數據解讀:單價較穩定,頭均收入下滑
    2月7日晚間,新希望發布了《2020年1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公司2020年1月銷售生豬31.95萬頭,環比變動-22%,同比變動9%。公司最近六個月的生豬銷量及同比增速如下:考慮到今年春節從1月24日開始,各公司主要集中在12月出欄,已經披露數據的天邦股份、溫氏股份等,1月份出欄量均大跌六成以上。
  • 沃爾瑪、Costco、家樂福等23家零企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
    蘇寧易購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4.24億元(約174億美元),同比下降12.65%。 高鑫零售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上半年收入531.7億元(約7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05.86億元增長了5.1%。
  • 大北農去年淨利5.12億 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七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大北農去年淨利5.12億元,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七成3月2日,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北農」,002385)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65.75億元,同比下降14.12%;實現淨利潤5.12億元,同比增長1.06%。大北農稱,報告期內公司嚴抓豬場生產安全,嚴密防控非洲豬瘟,全面加快養殖產業布局,公司生豬銷售收入及利潤同比上升。此外,公司提效降費,期間費用同比較大幅度下降。大北農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七成。
  • 拉夫勞倫(RL.US)Q3每股收益同比增長197%,回購9800萬美元股票
    智通財經獲悉,美國著名時裝品牌公司拉夫勞倫(RL.US)於周二美股盤前公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至18億美元,淨利潤3.34億美元。每股收益4.41美元,大幅好於市場預期的2.45美元,上年同期為1.48美元,同比增長197%。
  • 冰山與火海,養豬未達預期,新希望的壓艙石到底是什麼
    還有1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但企業的苦日子似乎還沒有結束。尤其是,養豬企業正在遭遇冰山與火海的考驗。從大方向來看,受價格影響,養豬下行已成必然,同時,生豬企業過剩的局面也必將會發生。新希望集團正面臨股價下跌、股東減持、外界質疑不斷..即使,換了新任「地產總裁」張明貴也難與養豬行業趨勢抗衡。新希望的養豬夢想,還能實現嗎?
  • 三季度豬價或達全年最高峰,2020全年豬價將比去年...
    Q2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豬價為何連連下跌Q2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根據多家上市公司陸續公布的1~4月生豬銷售數據,整體來看,各上市公司因去年投資擴大養豬規模,一季度生豬出欄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生豬出欄量均實現翻倍。但受豬價下滑影響,各企業環比收入均在下降。
  • 多家豬企披露銷售數據 溫氏股份去年豬肉銷售近400億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映泉1月6日晚間,溫氏股份、正虹科技、新希望等多家養殖企業披露了2020年12月銷售簡報。數據顯示,溫氏股份2020年12月銷售肉豬88.96萬頭,收入34.9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2.55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6.16%、4.68%、11.7%,同比變動分別為-30.02%、-33.95%、-5.16%。對於12月肉豬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溫氏股份表示,主要是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所致。
  • 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0年影視行業成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電影產業鏈可謂哀鴻遍野。行業公司不僅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而且經歷2018年以來,政策對天價明星片酬、影視題材引導等嚴監管,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至暗時刻,定增、上市,影視公司依然不乏亮眼表現。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復工以來,電影票房出現多個小高潮,跨年檔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重現影視繁榮。
  • 2017年自主品牌業績回顧,有的盆滿缽滿,有的哭得稀裡譁啦
    其2017年總營收為800.12億元,同比增長1.87%,在增長速度上已經和上汽、廣汽、吉利拉開較大差距。2017年,長安汽車年淨利潤71.37億元,同比下跌30.61%。2017年,長安汽車自主產品線銷量下跌5.66%,產品更新換代,平均售價上漲導致了一定程度的銷量下挫。
  • 沃爾瑪、開市客、家樂福、永旺、蘇寧、永輝等24家零售企業2020年...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美國沃爾瑪(WalMart)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為1347.08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6.4%,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79%。山姆會員店同店銷售額增長了11.3%,其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41%,會員收入增長10.4%。歸母淨利潤為51.35億美元,同比增長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