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海豹和白犀牛誰更厲害?為什麼?

2020-12-06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白犀牛和象海豹除了都是大型的哺乳動物外,沒有任何的相似之處,而且在現實中,它們一個生活在炎熱的非洲大陸上,一個生活在太平洋和南極周圍的海域中,是完全不會相交的兩條平行線。因此,想要判斷這兩種完全不可能相遇,而且生存環境迥異的動物誰更厲害?我們只能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基本數據和習性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白犀牛

白犀牛是犀牛科下最大的一種,而且它們在整個的陸地哺乳動物中,體型也是僅次於大象的存在。有的小夥伴說,河馬比犀牛大。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河馬的體重平均在1.5噸左右,它只比蘇門答臘犀牛大(體重平均1噸左右),比白犀牛要小一些。成年白犀牛有著平均4米的體長,2米左右的肩高,以及2.4噸左右的體重。

白犀牛是非洲獨有的哺乳動物,它們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南北的草原和叢林地帶,是純正的食草動物。在整個犀牛科下,白犀牛有著平均最長的角,在白犀牛的口鼻上方有兩個角,一上一下,下端的角比較長,上端的角比較的短,僅有長角的不到一半長。白犀牛的長角通常在70公分左右,最長的長達1.5米。大多數食草動物的角是頭骨延伸出來的,是骨質的,而白犀牛的角並沒有長在骨頭上,而是由皮膚延伸出來的,因此,它整個是由堆積的角質組成的。

雖然白犀牛的角不是骨質的,但是由大量角質堆積而成的角也非常的堅硬,再加上犀牛角的呈錐形,所以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雖然白犀牛從外形上看非常的唬人,但其實它的性格比較的溫順,很少主動的攻擊其他動物。它們有著群居的習性,通常一個白犀牛群由至少4頭以上的犀牛組成,一些大的族群成員甚至超過了20頭。

別看白犀牛性格溫順,但是它可不是好惹的。白犀牛的身上有著厚且堅硬的皮膚覆蓋,再加上它尖利的角,配合上40公裡每小時的奔跑速度,即使是獅子也不敢輕易招惹它們,而且一旦被奔跑的白犀牛頂到,不死也殘。

白犀牛一共有兩個亞種,這兩個亞種的分化也是根據赤道南北的分布劃分的。赤道以北的被稱為北部白犀牛,赤道以南的被稱為南部白犀牛。由於白犀牛有著最長的犀牛角,所以遭到了人類的瘋狂捕殺,在人類的瘋狂捕殺下,北部白犀牛已經全部滅絕。不過好在,人們將「魔爪」伸向南部白犀牛時它們已經被保護了起來,所以,現在南部白犀牛是整個犀牛科下數量最多的犀牛。(下圖為當年僅剩的北部白犀牛,為了保險起見,犀牛角被提前鋸掉)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象海豹

象海豹,從名字上看,很容易讓人以為它是海象,其實,象海豹只是長得有點像海象的海豹而已,它與海象最大的區別就是它不具備海象那白白的長長的牙齒。

象海豹屬於海豹科僧海豹亞科象海豹屬,在象海豹屬下僅兩種象海豹,一種是生活在美國和墨西哥沿海地區的北象海豹,一種是生活在南半球沿海地區的南象海豹。

雖然南、北象海豹都是象海豹,但是由於分布的不同,它們的形態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最大的差異就在鼻子上了,北象海豹(雄性)的鼻子比較的長,類似於象鼻,而南象海豹的鼻子則是囊狀的(雄性),在它興奮或者憤怒時,它的囊狀鼻子會膨脹的很大。

▲上圖為北象海豹

上圖為南象海豹

兩種象海豹除了鼻子的差異外,它們的體型也有一定的差異。成年雄性南象海豹的體長平均在5米左右,體重在3噸左右,雌性的平均體長在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50公斤左右,而北象海豹雄性的平均體長在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3噸左右,雌性的平均體長在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40公斤左右。所以,相比較而言,雄性南象海豹比雄性北象海豹要明顯的大很多,而雌性南、北象海豹的體型則非常的接近。

雖然從表面上看,象海豹在岸上就是一大坨直接貼在地面上,但其實它是有後肢的。由於象海豹大都在水裡活動,所以它們的前肢已經進化為鰭狀,但是後肢並沒有完全退化,只是比較短小的而已。別看它的後肢比較短小,但依然能夠支撐象海豹如此大的體型在陸地上奔跑,而且它的奔跑速度可達8公裡每小時。當然,由於沒有前肢作為輔助,它在移動時的形態也是比較的萌的,如下圖:

別看象海豹一副呆萌的樣子,但其實它可是兇猛的食肉動物。象海豹主要以大型的魚類以及頭足類生物為食,在水中它們是遊泳健將,配合上不長但尖利的牙齒,它們在面對魷魚和八爪魚時也經常上演「爆個頭」。

雖然象海豹大多數時間都待在海裡,但是在交配的季節或者是過冬時,它們通常會到陸地上。於是,我們就能看到一大群象海豹在岸邊嬉戲的場景。在交配的季節,是雄性象海豹展示自己實力的時候,它們會互相廝殺以爭奪交配權,換句話說,只要足夠的強大,一頭雄性象海豹能與100頭雌性象海豹交配。

(上圖就是為了爭奪交配權大大出手的兩頭北象海豹,眾多雌性正在等待勝利者)

白犀牛和象海豹誰更厲害?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兩種動物一個生活在陸地上,一個主要生活在海裡,所以讓不會遊泳的白犀牛進入海裡與象海豹一戰的話,象海豹都不用出手,白犀牛就得淹死。因此,我們將主戰場放在陸地上。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能夠看出,無論是哪一種雌性象海豹的體型根本就無法與白犀牛相提並論,所以,如果是成年白犀牛對上雌性象海豹,白犀牛無疑是最後的勝者。

那麼,如果是雄性象海豹與白犀牛誰更厲害呢?我認為還是白犀牛,原因有三點:

首先是體型對比

從上面兩種動物的數據看,成年白犀牛的體長比成年雄性南象海豹要小一些,但是它與成年雄性北象海豹的體型不相上下。這也就意味著,它們較小的體型差就不存在秒殺對方的可能性。既然不存在秒殺,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它們的「武器」和「戰鬥力」。

其次是武器對比

象海豹的武器非常單一,就是在大鼻子下口腔中的牙齒,在戰鬥時,它們必須要與敵人貼身搏鬥,才會發揮出自己「武器」的威力。而白犀牛雖然武器也很單一,但是它不需要與敵人貼身搏鬥就能傷到敵人,這是因為它有長70公分左右的長角。所以,武器相比,象海豹要弱於白犀牛。

最後是戰鬥力

所謂的戰鬥力,其實就包括了武器,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除了武器之外,戰鬥力還有一個體現就是靈活性。在陸地上,雖然白犀牛體型笨重,但是它的奔跑速度可達40公裡每小時,而象海豹即使全力奔跑也不過只有1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因此,比靈活性,象海豹在陸地上要比白犀牛差了好幾個等級。所以,在實戰時,白犀牛不會給象海豹貼身的機會,再加上象海豹體型大,靈活性差,奔跑速度慢,極容易被奔跑的白犀牛頂到。一旦被頂到,遊戲就會結束。

總結

白犀牛和象海豹是體型比較接近的兩種哺乳動物,但是由於分布地區不同,它們永遠也不會有決鬥的那一天。不過,真的決鬥,在海裡,白犀牛不會遊泳,顯然沒得打。但是如果在陸地上,無論是多大的象海豹都不是成年白犀牛的對手。

相關焦點

  • 北極熊能否捕獵象海豹?為什麼?
    北極熊是現存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象海豹則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鰭足目動物,而且兩種動物在生存空間上有重疊的部分。那麼,作為「海豹終結者」的北極熊能不能將象海豹淪為「口中餐」呢?答案是能,但是有局限。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動物。
  • 象海豹遺骸表明南極千年前更溫暖
    新華網華盛頓7月1日電美國研究人員在南極大陸新發現了數千年前死亡的象海豹遺骸,這一發現表明千年前的南極氣候可能比現在更溫暖。  美國緬因大學的霍爾等人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這些象海豹遺骸是在南極大陸靠近羅斯海的海岸地區發現的。這一地區如今非常荒涼,見不到大型動物。
  • 象海豹:海灘上的土肥圓大叔
    象海豹是一種群居動物,行動緩慢,反應也比較遲鈍,人們輕輕的來到它們身邊,象海豹也會毫無知覺繼續睡大覺,但有一點要注意,象海豹最怕別人切斷它通往大海的退路,所以在觀看它時,不能站在它身後。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象海豹隸屬於海豹科,僧海豹亞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豹沒有之一。
  • 大白鯊與河馬誰更厲害?我們可以拿這種海洋巨獸來作對比
    河馬和大白鯊沒有碰面的機會,河馬不可能跑到海裡去找大白鯊幹架,大白鯊也不會跑到河裡去找河馬的麻煩。不過我們可以找一個「中間人」來判斷河馬與大白鯊誰更厲害,這個「中間人」就是象海豹。大白鯊與象海豹在自然情況下有不少交集,我們來看看大白鯊對象海豹的捕食情況,基本就能做出判斷。
  • 巨齒鯊和利維坦鯨誰更厲害?為什麼?
    所以,想要判斷兩種已滅絕的猛獸究竟誰更厲害?我們就只能通過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對比一下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利維坦鯨早在2006年以前,利維坦鯨並不是一種鯨的名字,而是一個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利維坦鯨屬下,有兩個模式種:梅爾維爾鯨和長野鯨。
  • 象海豹集體佔領美國海灘午睡 比人類更懂得享受生活!
    象海豹集體佔領美國海灘午睡 比人類更懂得享受生活!時間:2018-06-15 17:18   來源:北晚新視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象海豹集體佔領美國海灘午睡 比人類更懂得享受生活!
  • 象海豹疲憊,為了坐擁後宮佳麗三千,我也是拼了老命啊
    可能有的朋友難以理解,為什麼象海豹會如此的兇猛,佔領領地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不可以換一塊地方,自己安安靜靜的一個人過一輩子嗎?那麼今天小林就來跟大家一起看一下象海豹這種動物是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吧。其實不難理解象海豹的這種心情,畢竟只有雄性的象海豹才會去爭奪領地,雌性象海豹會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
  • 驚豹和鬣狗誰更厲害?為什麼?
    那麼,驚豹與鬣狗這兩種跨越了萬年的兩個物種究竟誰更厲害呢?我們先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數據。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驚豹在現存的動物中,除了海豹外,其他帶豹字的動物都在貓科動物中,比如雪豹、美洲豹、花豹、獵豹、豹貓等等,而在這些帶豹的動物中,除了美洲豹在南美洲有分布外,其他的動物大都分布在亞、歐、非等大陸上,在北美洲更是沒有任何一種「豹」生存。
  • 海水中的巨獸,象海豹
    象海豹屬於哺乳綱,海豹科。是鰭足目中最大的種類。象海豹形似海象,區別在於無牙。個頭最大的象海豹是公象海豹,公的象海豹體長4~6米,體重2~3.6噸,雌性的小於雄性,體重約是雄海豹的一半。象海豹有兩種:(1)北象海豹,雄的鼻長似象,分布於南美洲溫熱如:美國和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區;(2)南象海豹,雄的鼻上部皮膚長成囊狀構造,能膨起,分布於南半球海洋中。雄性象海豹體長5~6米,重約3000多公斤;雌的體長3米左右,重約900公斤。象海豹是一種行動緩慢,反應遲鈍的動物。
  • 象海豹:海灘上的土肥圓大叔,網友:這長相有點搞笑
    然後在象海豹的家族裡面,又分為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兩者相比,北象海豹比南象海豹體型要小出不少。   雖然說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都屬於象海豹家族,但兩個亞種其實是沒有見過面的。
  • 雄性象海豹的「歌聲」是後天學會的
    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marine mammal research)翻譯 | 張宇哲在一個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群的棲息地內,成群的雄性象海豹會通過激烈的打鬥爭奪接近雌性象海豹的機會。最終只有極少數能獲得交配權。
  • 科學網—象海豹為何善於潛水
    當然,對不同的生物,一氧化碳的水平和作用可能存在很大差別,例如海洋哺乳動物就利用一氧化碳作為潛水和器官保護的重要工具。 前不久,在海洋哺乳動物協會學術交流會上,研究人員報告稱,象海豹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幫助這種動物進行海底潛水的重要因素,研究除了幫助解釋象海豹如何能長久地保持在海底,這項工作還能可以幫助人們治療器官缺血缺氧的相關疾病。
  • 虎鯨有沒有天敵,大白鯊和虎鯨誰更厲害
    它們皮膚下面有一層厚厚的脂肪能夠幫助它保存身體的熱量,上下頜上共有40-50枚圓錐形的大牙齒,像海豹這樣的獵物可以咬住後整個吞下,可以說是非常恐怖的。不過它們主要生存環境為極地和溫帶海域為主,對於水溫,深度等因素似乎沒有更多明顯的限制,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虎鯨在高緯度地區數量和分布是最多的,特別是食物比較充裕的海域,它們的食譜很多,企鵝、海豹、鬚鯨、鯊魚都是它獵殺的目標,一般來說,過客虎鯨偏向吃海豹、海獅等,遠洋虎鯨偏向吃鯊魚。
  • 德國海洋學家「僱用」象海豹當科研助手
    新華網柏林6月2日電(記者班瑋)雄性南象海豹體重約3噸,身長逾4米,如此龐大的海洋怪物最近被德國海洋學家「僱用」進行海洋研究:科學家在它們身上安裝衛星傳感器,這樣,它們在海洋中漫遊覓食過程中就能不斷向科學家發送有關它們自身生活習性及南大洋豐富海洋食物鏈的分布信息。
  • 象海豹集體午睡呆萌可愛 它們吵架方式和人類一樣
    2018年6月15日訊,近日,美國加州,阿根廷攝影師LucioMoujan鏡頭下的聖西蒙海灘,整個海灘被陽光下午睡的象海豹佔領。資料圖:象海豹 新華社攝影師說:「那裡大概有數百隻象海豹吧,我不知道具體數目,但是那有一大群。
  • 加州海岸汞含量劇增的罪魁禍首:象海豹蛻皮
    現在,他們認為已經找到了答案:象海豹蛻下的皮。根據最新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論文中了解到,近些年裡,科學家對加州沿岸的阿諾努耶佛州立公園的甲基汞—一種含有汞的劇毒—進行追蹤,結果他們發現,該種物質在象海豹蛻皮周圍的含量非常高。
  • 雲豹和獰貓誰更厲害?為什麼?
    一般情況下,同科動物之間的較量中,體型優勢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這就是花豹為什麼打不過獅子,獵豹打不過花豹的主要原因。但是,對於兩種體型相近的同科動物來說,要想判斷它們戰鬥力的強弱,就要通過一些基本數據以及習性來做一下綜合對比了。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種中型的貓科動物。
  • 小海豹遭巨型象海豹壓制後成功逃脫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7日報導,一段視頻顯示,一隻剛過哺乳期的小海豹似乎因與一頭雄性象海豹距離太近,遭到這頭身量巨大的雄性象海豹的追趕,並被壓在了身下,幸運的是,這隻小海豹最終掙脫了出來。
  • 秘魯北部海灘數百象海豹神秘死亡
    新華網利馬11月5日電(記者張國英)據秘魯《商報》5日報導,秘魯北部皮烏拉省科蘭地區最近有數百隻象海豹曝屍海灘,死因不明。居民說,一周前開始有象海豹曝屍科蘭海灘,每天都有兩三隻。然而,4日一天,僅幾公裡長的海灘就發現了200多隻象海豹的屍體。
  • 科學網—象海豹面臨艱辛未來
    他們將灌鉛的小木塊粘貼在12隻年輕的象海豹背上(如圖),並將它們在美國加州帕西菲克格羅夫市蒙特利灣的霍普金斯海洋站進行放生。 這些木塊拖累了海豹的行動,迫使它們用更大的力氣遊泳。近日,該研究發表在《實驗生物學期刊》上。該研究小組稱:海豹並未改變鰭划水的節奏,也沒有改變潛水的習慣來增加能量利用的效率,它們潛入和浮出的時間變得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