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蛙類病害防治要點,老鐵請收藏!

2021-01-18 粵海飼料

撰稿 | 廣西粵海 陳維賢


近些年,一些大眾水產養殖品種如羅非魚等價格低迷,南美白對蝦養殖由於病害頻發成功率低,而淡水魚養殖的水庫河流網箱要拆除,水產養殖者的未來何去何從?有養殖戶雖空守著良好的池塘或土地資源,養殖致富的夢想卻顯得遙遙無期。於是,有些人開始瞄準一些特種養殖,如蛙類的養殖。按照目前蛙類的價格,蛙養殖有這巨大的利潤空間,畝利潤達1-10萬元以上。雖有利潤空間,但蛙類還是比較新的養殖品種,很多人都是初次養殖,養殖技術和經驗掌握較少,養殖還是有一定的風險,下面就匯總了蛙類的一些主要病害常識,希望對廣大蛙類養殖者快速入門有所幫助。


一、歪頭病(白內障病或腦膜炎病)


歪頭病是近年來對蛙類高密度養殖造成較大危害的一種病,該病具有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無特效治療藥物等特點。


1. 病原:經鑑定,該病由「腦膜敗血伊莉莎白菌」引起(腦膜敗血性黃桿菌)。伊莉莎白菌屬是人和水產動物共患菌,普遍存在自然環境中。


2. 症狀:


(1)活力弱:病蛙前期精神萎靡,活力弱,食慾減弱,身體脫黏。


(2)歪頭:病菌侵入腦部,受到嚴重應激時,頭部歪到一側,受到驚嚇會順著「歪頭」方向在水中打轉,有的病蛙打轉後,立即死亡;


▲ 牛蛙歪頭病


(3)眼白膜或充血突出:有的眼睛出現白膜,隨著病情的發展,白膜增厚,出現「白內障」,有時還伴隨眼睛突出和充血。


(4)身體浮腫:死亡的病蛙部分身體浮腫、癱軟;


(5)腹水、肝膽腎白或腫大:解剖可見腹水多,肝臟腫大色深、發白或土黃色;腎臟腫大或發白;肺縮小或有肺氣腫;胃部無食物,膽囊腫大、充盈。


(6)白色結節:發病嚴重的蛙脊椎兩側有白色結節,類似瘤狀物,剪開呈濃白狀。


▲ 牛蛙白內障,身體浮腫、癱軟


▲ 黑斑蛙浮腫;泰蛙歪頭,身體浮腫


3. 流行季節:發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季7-10月,一般水溫達到25℃以上。


4. 危害對象:蝌蚪、幼蛙、成蛙及親蛙均可感染,小蛙尤為嚴重。


5. 預防措施:


A. 保持好的水質、底質環境。餵料後的蛙需要飲用池水,所以要勤換水、定期使用改底、增氧藥物改善池塘環境。


B. 科學餵料。


C. 合理控制密度。蛙規格變大後要適當分塘,減少密度。


D. 加強蛙體自身抵抗力。添加多維、乳酸菌、富魚康等營養促消化、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定期使用保肝護膽的藥物。



E. 治療宜早不宜遲。無活力或白內障(歪頭)時,就要開始治療,減少投餵量,加入抗生素內服,配合改善水質。當池塘開始大量死蛙(小蛙超過100隻,大蛙超過50隻)時,應停止餵料,降低水位,使用「粵海金碘」消毒水體,及時無公害清理死亡或無治療價值的病蛙。


二、腹水病


1. 病原:嗜水氣單胞菌。


2. 症狀:病蛙行動遲緩,厭食,腹部充水膨大,體表無明顯症狀。解剖有大量腹水,腹水呈淡黃色或黃色,腸胃充血發紅,有的還伴隨肝腫大。




3. 流行季節:5-10月,發病率可達50%,致死率30%-50%。投餵不乾淨餌料、 蛙類暴飲暴食等均會引發此病。


4. 危害對象:蛙和蝌蚪。


5. 防治措施:


A. 投餵新鮮營養全面的飼料;


B. 定期換水,並使用「紅菌素」、「乳酸菌王」、「富水美」等水質改良製劑改良水質與底質。


C. 定期內服「多維」、「五黃精華液」、「乳酸菌王」、「富魚康」等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對發病蛙採取內服「恩諾威」+「魚蝦肝膽舒」連續7天治療。保持優良水質。



三、紅腿病(紅斑病、出血性敗血病)


1. 病原:嗜水氣單胞菌、假單胞菌。


2. 症狀:病蛙腿部底側及內側等處出現紅斑,紅斑有時蔓延至下頜。有時病蛙腹部、肛門附近及尾部處出現血斑塊。病蛙腳趾發炎,皮膚和肌肉逐漸潰爛,常伴隨腹部膨脹、腸炎、肝膽病等。病蛙水面打轉、腹部有血水流出,嚴重出現嘔吐或便血的現象。



3. 流行季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水溫20℃時最常見。


4. 危害對象:主要危害即將長出後肢的蝌蚪、幼蛙和成蛙。


5. 防治措施:


A.分池及運輸注意小心操作,防治蛙體受傷;


B. 定期投餵五黃精華液」、「免疫多糖」、「多維」等增強抗病力;



C. 定期10-15天用聚維酮碘消毒池水;


D. 發病時用3%鹽水或10mg/L高錳酸鉀溶液或「粵海金碘」浸泡病蛙10-15分鐘。



四、蛙愛德華氏菌(或傳染性肝病)


1. 病原:遲鈍愛德華氏菌,常因環境突變應激誘發此病。


2. 症狀:病蛙表皮可見出血點或皮膚充血,腹部膨脹,解剖可見大量腹水流出,肝臟、腎臟腫大,組織出血,嚴重者肝腎點狀出血壞死。



3. 流行季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季較為嚴重。


4. 危害對象:幼蛙及成蛙。


5. 防治措施:


A 定期消毒池水、工具、食臺等;


B 發病時每2天消毒一次,內服抗菌藥「恩諾威」或「粵氟欣」+「魚蝦肝膽舒」連續7天以上。


五、腸胃炎病


1. 病原:點狀產氣單胞菌。


2. 症狀:該病易發生,蔓延快,死亡率高。病蛙起初表現不安,東遊西竄,常鑽入泥中休息,之後停止進食,離群獨遊,或躺在岸上陰涼處,縮頭弓背,雙目緊閉,反映遲鈍。病蛙腹部膨大,擠壓有淺黃色或帶血粘液或膿液從肛門流出。解剖腸胃無食物並充血發炎。



3. 流行季節:6-9月,水溫25-32℃。


4. 危害對象:主要危害幼蛙、成蛙。


5. 防治措施:


A 定期7-10天環境消毒(發病每2天消毒一次),並使用「紅菌素」、「乳酸菌王」、「富水美」等水質改良製劑改良水質與底質。


B 定期內服「多維」、「五黃精華液」、「乳酸菌王」、「富魚康」等增強非特異性免疫。


C 對發病蛙採取內服「恩諾威」或「粵氟欣」+「魚蝦肝膽舒」連續5-7天。同時消毒水體,並保持優良水質。


六、腐皮病


1. 病原:奇異變形桿菌、克氏耶爾森菌、嗜水氣單胞菌等


2. 症狀:病蛙體表皮膚粘液減少,發黑,隨後頭背部皮膚出現裂紋或白色紋,並開始逐漸腐爛、露出肌肉;同時四肢腳趾及關節紅腫,瞳孔出現黑色顆粒,逐漸變白失明;病蛙皮下及腹腔積水,內臟有不同程度病變。



3. 流行季節:4-11月,水溫20-28℃。


4. 危害對象:幼蛙和成蛙。


5. 防治措施:


A. 定期換水、調水,保持水質新鮮。


B. 投餵營養全面的飼料,及定期拌餵「多維、免疫多糖、富魚康」等增強體質;


C. 定期消毒池水、工具、食臺等;


D. 發病時可用高錳酸鉀20g/m3浸浴10分鐘,1次/天,浸浴2次;池水用「粵海金碘」等每2天消毒一次,連用3次;內服抗菌藥連續7天以上。


七、鰓黴病


1. 病原:黴菌。


2. 症狀:鰓組織充血、出血,後期鰓絲變蒼白,呼吸功能喪失致死。


3. 流行季節:5-10月,5-7月為高峰期。


4. 危害對象:蝌蚪。


5. 防治措施:更換池水,用「粵海金碘」對水池消毒;


▲ 顯微鏡下的鰓黴


八、白斑病


1. 病原:柱狀黃桿菌。



2. 症狀:體表出現白斑或潰爛,嚴重沉在池底不動。


3. 流行季節:5-10月。


4. 危害對象:蝌蚪。


5. 防治措施:更換池水,用「粵海金碘」對水池消毒;



九、氣泡病


1. 病因:一般情況下氣泡病多是由於池中有機質大量發酵所產生的氣泡被蛙類、蝌蚪吞食而致。水溫過高,水中溶解氧、硫化氫等氣體過飽和都會成為發病誘因。


2. 症狀:蝌蚪腸道內充滿氣體,腹部膨脹,身體失去平衡而仰浮於水面,嚴重時,膨脹的氣泡阻礙正常血液循環,破壞心臟,解剖後可見腸壁充血。



3. 防治措施:


A. 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控制池中水生植物數量。


B. 對發病蛙可採取向養殖池加10ppm食鹽或加井水的方法進行治療,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採取全池潑灑「富水美」



十、水黴病


蛙類、蝌蚪越冬期身體擦傷易發生水黴病。該病死亡率不高,會影響蛙生長並引發其他疾病。


1. 病原:水黴和綿黴屬真菌。


2. 症狀:蛙體表形成棉絮狀絨毛,嚴重時會造成皮膚、肌肉潰爛。


3. 流行季節:11-3月份,水溫低於25℃時。


4. 危害對象:主要危害蝌蚪、幼蛙及成蛙。


5. 防治措施:


A. 蛙運輸、分池過程中小心操作,謹防造成外傷。


B. 一旦發病,可以用「粵海金碘」對水池消毒,對水黴病真菌具有抑制和治療作用。


十一、胃腸套結病


1. 病因:A. 暴食;B. 太早投餵大號料或大小不均勻的餌料,投餵時間過長。


2. 症狀:蛙的胃部和腸頭形成擠壓,呈凸套,胃部食物無法進入腸道而至,發生此病的死亡率比較高,且難控制。



3. 流行季節:4-10月。


4. 危害對象:主要危害幼蛙及成蛙。


5. 防治措施:


A. 儘量保持環境安靜,水質新鮮且穩定。


B. 選擇大廠家的飼料,並根據廠家建議及品種規格投餵合適的飼料。


C. 一旦發病,可以使用「恩諾威」或「粵氟欣」+「魚蝦肝膽舒」等連續內服5-7天。



十二、脫肛病


1. 病因:有腸炎,消化不良,腸胃有積食。


2. 症狀:肛門甚至部分腸道突出體外。


3. 流行季節:4-10月。


4. 危害對象:主要危害幼蛙、成蛙。


5. 防治措施:


A. 預防:內服(恩諾威或粵氟欣+魚蝦肝膽舒)與(富魚康+多維+魚蝦肝膽舒)交替拌料內服。


B. 治療:已經脫肛的基本沒得治,建議增強免疫力保守治療。



十三、蛙病毒病


1. 病原:虹彩病毒。


2. 症狀:該病病程短,蔓延快,死亡快。病蛙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接著體表有出血點,背部局部潰爛;腹部有出血點,四肢發紅、潰爛。解剖腸壁嚴重充血,無食物,有的肝膽腫大。


3. 流行季節:4-10月,水溫20-30℃。


4. 危害對象:主要危害牛蛙、變態不久的幼蛙及虎紋蛙。


5. 防治措施:


A. 定期更換池水,對水池、工具、食臺消毒;


B. 購買正規廠家的苗種;


C. 注射蛙病毒疫苗(滅活細胞疫苗)。


十四、寄生蟲病


1. 病因: 密度過高、水質惡化。主要有車輪蟲、錨頭鰠、斜管蟲、杯體蟲等


2. 症狀:蝌蚪體表及尾部遍布水黴狀生物、尾部粘液變少,鏡檢可見大量纖毛蟲。


3. 流行季節:3-7月,4-6月高發,水溫20-25℃。


4. 危害對象:蝌蚪期。


5. 防治措施:徹底清塘、勤換水,使用專用殺蟲藥物對寄生蟲進行殺滅。



十五、水生昆蟲


有些蛙類養殖池清塘不徹底或是進水時帶入水生昆蟲,會發生比較嚴重的蟲害。


1. 如水蛭、水蜈蚣、蜻蜓幼蟲、龍蝨幼蟲等。


2. 危害對象:水蜈蚣、蜻蜓幼蟲、龍蝨幼蟲主要危害蝌蚪期,水蛭危害蝌蚪至成蛙期。


3. 防治措施:蛙池放蛙養前做好清塘工作,進水口用濾水網袋進行過濾是防治該病的根本措施。



養殖病害出現了,治理是比較困難,有時病害也會造成大量的損失,所以養殖者要注重預防,總結預防措施主要在於:常調水、換水,注意隔離病原或病害(特別是注意水源是否乾淨)進入塘;定期用溫和藥劑消毒、內服有利於免疫及消化的保健藥品。除了病害的危害,蛙類養殖的「大吃小」現象也要注意,定期分規格分塘養殖,提高養殖過程的成活率,減少損耗,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空間。


福利:


粵海富魚康健康生態「三期」養蛙模式推薦:


苗期潑水:高營養,促變態,強免疫,利成活


後期拌料:強誘食,助生長,早上市,賣好價


定期調水:降氨氮,穩水質,利環保,更健康



編輯 | Hilda

審核 | jin

- END -

相關焦點

  • 植保技術︱大棚芹菜管理要點及病害防治
    本文針對大棚芹菜的栽培管理及主要病害的特徵及防治進行了闡述。 病害防治 芹菜常見病害有斑枯病、早疫病、菌核病等。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葉片,其次是葉柄和莖。老葉先發病,從外向裡。病斑初為淡褐色油浸狀的小斑點,邊緣明顯,以後發展為不規則斑,顏色由淺黃變為灰白色,邊緣深紅褐色,且聚生很多小黑粒,病斑外常有一圈黃色的暈環。
  • 辣椒常見的幾種病蟲害防治要點,這也太可了吧!
    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一期辣椒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收了它吧! 一、辣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防治要點,發病初期可採用苯醚甲環唑;喹菌酮進行殺菌,隔7~10天1次,共防2~3次。要時刻注意田間發病情況,及時識別和藥劑防治。
  • 菊花病害防治技術
    據廣東省調查,溫暖溼潤季節發病最重,秋末隨著氣溫的降低,病害受到抑制,但如出現暖冬或一段較長時間的氣溫回升,仍可發生嚴重危害。通常在降雨尤其是連續降雨或在悶熱天氣時降雨之後,病情會有明顯發展。藥菊花品種間對斑枯病的抗性有差異。另外,根頭老的菊花植株抗病性差,發病重;過多施用氮肥,植株嫩弱,也有利於發病。(3)防治技術:菊花斑枯病的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為主,輔以噴藥保護措施。
  • 杜仲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幼苗初發病期要及時噴藥,控制病害蔓延,用50%託布津400~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25%多菌靈800倍液灌根,均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幼樹發病後也應及時噴藥防治,已經死亡的幼苗或幼樹要立即挖除燒掉,並在發病處充分殺菌消毒。2、苗木立枯病立枯病又稱猝倒病,在各產區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主要危害當年實生幼苗。
  • 【荔枝】病害圖譜及防治辦法
    農業防治病菌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採收時的工具也可帶菌傳播。病菌只能從傷口侵入,因此成熟果實被荔枝蝽橡及蒂蛀蟲危害,或採收時果實受傷都容易感染此病。防治荔枝酸腐病,應採取「切斷病鏈,治蟲防病」的主動策略,堅持採取採前噴藥預防與採後果實處理相配合的防治措施,特別是對荔枝蝽象及果蛀蒂蟲等荔枝果實害蟲進行有效防治。
  • 棉花花鈴期病蟲害防治不可掉以輕心,防治要點看這裡
    前面幾期咱們系統介紹了棉花的打頂、水肥管理要點,但是要想豐產豐收做到這些還不夠,要想一年不白忙活,有個好的收入,不僅要管理好棉花,
  • 白粉病是香椿的主要病害,如何防治呢?
    白粉病是香椿的主要病害,南方地區發生較普遍,一般病株率30%-50%,嚴重時病葉達50%以上,顯著影響樹冠發育和樹勢,降低椿芽的產量和品質。症狀識別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有時也侵染枝條。在葉面、葉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狀物,後期於白粉層上產生初為黃色,逐漸轉為黃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小粒點,即病菌閉囊殼。
  • 生產中最常見21種辣椒病害,有16種是真菌性病害!附防治方法
    在辣椒生產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病蟲害,例如西花薊馬等,給生產上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成為當前生產重要的防治對象。小編從辣椒無公害生產的條件、要求和生產技術基礎上出發,進一步詳細介紹了辣椒生產中常見21種病害的識別、診斷和防治方法等,為了使廣大菜農朋友準確地確定防治對象,通過大量能充分說明病害特徵的原色圖譜,便於讀者「按圖索驥」進行田間診斷。
  • 葡萄12種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建議收藏
    葡萄種植過程中,病害問題一直是防治難點,但是蟲害卻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在葡萄幾個重點時期,防治藥劑也總會加入殺蟲劑,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扒扒葡萄的那些蟲害。 1、綠盲蝽 早春蟲害,主要危害芽苞、新梢、幼果,形成孔洞,造成「破葉瘋」,果實上點狀發黑!
  • 金魚防治病害存在的誤區及正確的防治方法
    有很多魚友們不注意疾病防治的方法,或者有些漁友在防治的方法上也存在著誤區,影響防治效果,因此小編整理了一些魚友們容易發生錯誤的防治誤區及一些正確的防治方法。見好就收很多漁友缺乏魚病防治知識,一旦發病就盲目下藥,剛見金魚的生命體徵好轉就停止治療,從而影響了防治效果。魚病防治有一個過程,應持續用藥一段時間才能防止病情反覆,如果病原體消滅不徹底,產生抗藥性,會加重病魚病情,防治難度更大。
  • 「用藥方案」先收藏!這五種柑橘病害要趕緊防治
    在此為大家整理了十種柑橘病害防治方案,各位要趁著天晴氣溫穩定及時噴藥,不可再耽誤。 一、柑橘瘡痂病 柑橘瘡痂病危害症狀 1、危害特徵: 是柑橘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國的柑橘種植區都有發生。
  • 【扶風農技】第11期:2020年秋播地下害蟲發生趨勢與防治技術要點
    2020年秋播地下害蟲發生趨勢與防治技術要點 同時降雨多、墒情好、秸稈還田面積大,對小麥秋苗期條銹病、白粉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的侵染發生也比較有利。
  • 15種月季常見病害防治教程。內含病害圖譜、藥物清單、治療方法
    月季常見病害圖譜-防治教程■大家好,我是木木,種植月季的花友一直以來都深受各種病蟲害的困擾,面對這些多樣且頑固的病蟲害,廣大花友想到了各種方法來對付它們,有的用使用各種偏方,也有的使用化學藥物,但是經常性的各種方法都嘗試了還是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木木分析了一下,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幾個原因。
  • 種植梅樁盆景可能遇到的病害及防治辦法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種植梅樁盆景可能遇到的病害及防治辦法。梅樁盆景,梅樁根癌病,梅樁根癌病是盆梅中一種常見病害,主要侵害根頸部,也能為害主、側根。患部初期出現白色至黃白色小瘤或腫大現象,後逐漸擴展成類似球形的瘤狀物顏色由黃白色變成褐色或深褐色,腫瘤表面粗糙,質地堅硬。
  • 種植茄子的過程中,發生了病毒病危害,如何防治?
    然而在茄子的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病害,比如病毒病、早疫病、青枯病等等,嚴重影響茄子的產量與品質,那麼針對這些病症,我們如何識別?又該怎麼防治呢?本文我們將詳細解讀茄子病毒病的相關內容。病毒病:茄子病毒病主要發生在露地秋茄上,在成株期症狀比較明顯。
  • 杜鵑花主要病蟲害及防治
    防治要點:(1) 注意田園衛生,清理落葉集中燒毀。夏季保持通風透光,避免溼度過大。(2)發病期間,用40%多硫懸浮劑300-4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500-800倍液噴灑防治。
  • 西瓜枯萎病、蔓枯病等土傳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枯萎病和蔓枯病是西瓜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兩種主要病害,由於這兩種病害症狀相似很多瓜農分辨不出,可能在防治的過程中方法不當,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生產上應注意正確識別,並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枯萎病、蔓枯病的異同點: 相同點:枯萎病和蔓枯病病在西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可造成病莖幹縮、萎蔫、乾枯,嚴重時使植株枯死。
  • 病害少的馬友魚養殖要點和養殖效益介紹
    病害少的馬友魚養殖要點和養殖效益介紹2016-03-14 15: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6701 次 我要評論 馬友脂肪含量較高,肉質鮮美口感細膩,是廣東地區很受消費者喜愛的名貴魚類之一。馬友市場售價較高,0.6斤以上規格批發價可達30元左右,禁漁期和春節期間價格還要更高。
  • 蔬菜線蟲病的診斷與防治要點
    蔬菜線蟲病的診斷與防治要點 根結線蟲是蔬菜上最重要的植物寄生線蟲。根結線蟲為害蔬菜根系,在側根或鬚根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結,洗去根表土壤後在根結表面可看到有黃色或淡褪色膠質狀物(卵囊)。重要的病害有馬鈴薯莖線蟲病、花生莖線蟲病、蔥蒜類蔬菜莖線蟲病。 常見病例說明 1.黃瓜根結線蟲病 根結主要發生於鬚根或側根上,單個根結呈球形或長橢圓形,根結表面產生短小的不定根;數個根結或數十個根結相連形成瘤狀根結塊,解剖根結可見很小的乳白色雌蟲埋於其內。地上部植株黃化,矮小,結果少、果實畸形,病株產果期短、提早枯死。
  • 石斑魚病害防治_魚類專題(石斑魚專題)_水產養殖網
    石斑魚病害防治2018-06-28 10: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漁業報        瀏覽量因此,加強石斑魚養殖病害防治方法的探索很有必要。  寄生蟲類疾病及防治方法:&nbsp&nbsp小瓜蟲病:石斑魚在網箱和池塘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是寄生蟲類疾病,而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小瓜蟲病。小瓜蟲病又叫做白點病,病原是刺激隱核蟲,發病時,魚體表面會出現白色斑點,同時伴隨黏液增多、鱗片脫落、遊動緩慢等症狀,鏡檢可以看到大量的小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