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團日前發布消息稱,與奔馳母公司戴勒姆共同投資德國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這家曾懷揣著「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夢想的民營汽車企業,開始向天「借力」,構架一張空中出行的新藍圖,以實現由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的轉型。
吉利投資空中出租市場
可以說,投資Volocopter是吉利邁向自己宏大「天空計劃」的又一步。
Volocopter此次完成C輪首輪融資5000萬歐元,吉利和戴姆勒雙方將各持股10%。這家創建於2011年的德國公司,被譽為全球城市空中出行領域的先行者,旨在提供點對點到達的空中電動出行服務,有效提升出行效率,改善大城市交通體系。
本輪融資完成後,Volocopter融資總額將達8500萬歐元,吉利控股與戴姆勒都將進入Volocopter董事會。Volocopter執行長弗洛裡安·羅伊特(Florian Reuter)表示,這輪融資將進一步鞏固Volocopter在該領域的領導者角色,推動城市空中出行服務大眾。
據吉利控股集團介紹,如今,Volocopter已積累了豐富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技術。2017年,Volocopter與杜拜道路運輸管理局合作,實現兩座無人空中計程車的成功試飛。2018年,Volocopter原型機在芬蘭赫爾辛基國際機場成功試飛,實現了與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兼容。
不久前,Volocopter公布了根據EASA規格要求設計的新款空中計程車。今年10月,Volocopter還將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智能交通大會上展示最新機型及配套的起降基礎設施(VoloPort)。
未來,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將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致力於將全球領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決方案引入中國,吉利將負責Volocopter產品在中國的生產和市場推廣。
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看來,吉利控股自身研發體系及產業布局,與Volocopter領先的空中出行技術相得益彰。雙方在持續探索並引領電動出行和數位化服務等領域發展的同時,也把眼光瞄向了中國空中出行這塊「處女地」。
在本次投資之前,吉利投資美國飛行汽車的消息早已引發多方關注。
2017年11月,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美國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達成最終協議,將收購Terrafugia的全部業務及資產。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8月6日上午,吉利科技集團全資子公司Terrafugia旗下產品在美國納舒阿通航機場成功進行了試驗首飛。這一裡程碑事件,標誌著Terrafugia產品在工程團隊持之以恆的努力下,通過不斷技術優化和工程迭代,完成了地面相關測試,進入了空中試飛階段。
目前Terrafugia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同類別在研飛行汽車中研發進度排名前三。該試飛樣車是基於混合動力技術,以複合材料為主,設計最大起飛重量約850公斤, 起飛距離430米,巡航速度每小時167公裡,巡航高度可達3000米, 航程可達670公裡。
「飛的」或成未來出行剛需
現在吉利投資Volocopter,再次開啟城市空中出行領域,嘗試打造立體智慧出行生態系統。在一個尚未有明顯市場效益的項目上連續投資,吉利對於未來出行前景的預期可見一斑。
隨著全世界範圍內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移動,城市有限的物理空間正在不斷膨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35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到70%-75%。這意味著未來不到20年的時間,中國將有2.5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帶來了充分的活力與機會,但很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城市人口的增加,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趨嚴重。城市出行所帶來的極大不便,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出行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
在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看來,如何轉移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人口壓力,緩解城市化進程中的高房價、高擁堵問題,同時又不失去人口所帶來的經濟紅利,交通方式的轉變成為尤為關鍵的一環。
此次,吉利等企業把出行視野投向了天空,便是意圖依託現今的無人機技術,製造大型的「飛行汽車」,用飛行的方式提供快速的城市通勤。在Volocopter的宣傳片中,記者看到,未來,人們只需通過手機進行一鍵呼叫,就可以打「飛的」出行,而等待的地點也從地面上升到高樓樓頂的起降點。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都市空中出行概念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例證,空中出行亦是一個巨大而富有潛力的市場。德勤公司發布的《移動出行之未來飛行汽車》報告中預測,2040年,僅美國的「空中計程車」市場規模就可達到170億美元。
雖然空中出行離民用還有一段距離,但顯然誰佔領了先機誰就能掌握未來,而這場空中出租服務大戰也已悄然開啟。
破解「飛行」桎梏尚需時日
用飛行的方式提供快速的城市通勤固然具有浪漫的想像空間。對于吉利這些「造夢家」而言,新的技術要想真正落地,仍需跨越一道道的障礙。
這些障礙來自消費者的心理、安全、空中交通管理、基礎設施、法規,以及技術本身的成熟度。在地面上完善和證明這些先進的「空中」技術也將是消費者接受的關鍵墊腳石。
在電池技術尚未取得顯著突破的情況下,續航是很多電動飛行器的心頭之痛。據吉利的工程師介紹,在市場上已有的無人機中,主流續航時間大多不超過一個小時。因此,飛行汽車想要上天,首先需要突破動力問題的掣肘。
據了解,Volocopter最新一代兩座機型最高時速110公裡,續航裡程可達35公裡。Volocopter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創新官表示,它已經能夠滿足90%以上大型城市內的短途出行需求。
另外,則是載人飛行的安全性。當成千上萬的載人飛行器飛向天空時,通信要求將超越當今對5G的想像。信息安全專家左曉棟表示,在一些自動飛行場景中,精確到毫秒級的快速響應時間對於安全性和可靠性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政府監督和監管方面,民航專家表示,在中國,「空中計程車」的管理政策仍依賴於民航通航和通用航空的相關管理規定。未來,空中電動飛行器要想升空,需向民航的主管部門進行航線的備案和報備。目前,更新的監管體系尚未形成。
不過,隨著低空領域的放開,浙江的民企和政府都在積極發展航空產業,像建德、柯橋、德清等地均已建立機場,引進航空產業,新昌的萬豐集團投資近百億,在當地建立航空小鎮,並不斷收購國外飛機製造公司,可以說,航空產業在浙江乃至中國的發展,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