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這幾天掉了好幾個用戶,對於本來就沒幾個粉的我真是雪上加霜啊
恆河鱷邪魅一笑
當代最大的五種鱷魚是真鱷科的灣鱷Crocodylus porosus、尼羅鱷Crocodylus niloticus,長吻鱷科的恆河鱷Gavialis gangeticus、馬來鱷Tomistoma schlegelii,以及短吻鱷科的黑凱門鱷Melanosuchus niger。其中的灣鱷和馬來鱷曾經在中國南方的淡水中棲息,中國古時候的氣候比現在更炎熱潮溼(河南都有大象,你說呢),後來由於氣候變化等原因這倆逐漸在中國絕跡了,前者成了印度孫德爾本斯的老虎殺手、後者成了東南亞的食人惡魔。
本篇文章將介紹長吻鱷科/食魚鱷科Gavialidae的兩位巨型漁夫。
苗條優雅恆河鱷:
慈眉善目馬來鱷:(嘴裡碎了的是王八)
其實馬來鱷及其所屬的切喙鱷屬一直由於形態學分析被認為是真鱷科的,但是近年通過分析其DNA發現其與恆河鱷的關係更近,故劃入長吻鱷科。
〇
恆河鱷
Gavialis gangeticus
恆河鱷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它細長的長吻了,這筷子嘴一看就是漁夫,棘龍和它對比都是粗嘴猛男了,這細嘴讓我想起了棘龍的近親似鱷龍
不過恐龍高聳側扁的頭骨(陸鱷也有這個特點,以後再講)和鱷魚的扁嘴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就不多講了。
這種細扁的長吻賦予了恆河鱷的頭部在水中快速橫掃的能力,非常適合抓魚。給你們看看恆河鱷是如何撕爛一條大魚的。
各位恭喜發財,年年有魚!
另一個直觀的特點就是大,恆河鱷有個6.6米的「科考實測」記錄,並在論文中發表,因此它和灣鱷一樣是最長的鱷魚之一(不過比體重這瘦子還是先一邊去吧)。這個數據其實是論文作者用公式推斷的,由於幼鱷、亞成年鱷、成年大鱷魚形態差異很大,這個數據並不準確,我們只要知道它很長~~~~~~~~~~~~~~~就行了。
大型雄性恆河鱷的嘴會變粗,而且吻部末端的軟組織還會變大,有點當代帝鱷的感覺
帶崽的雄性恆河鱷,吻部末端膨大的鼻球很明顯,第三張是帝鱷,第四張是大型恆河鱷頭骨,對比一下
最大恆河科考活體測量是身長5.48米,頭長83cm,嗯,腦袋很長。
和恆河鱷處同一生境的還有體型稍小的真鱷——澤鱷,印度著名的雌虎馬琪莉廢老大勁殺的那鱷魚就是澤鱷,看來還是憨憨的凱門鱷好惹,美洲豹表示很香。
欸喲媽呀,真香
倆鄰居感情老好了,吃的不太一樣,也不怎麼招惹對方,成年恆河鱷有時會仗著大個子驅趕澤鱷。
別看恆河鱷特化吃魚了,人家體型在那,也不止一次有襲擊人的記錄了,甚至有人在一條大雄鱷的腹中發現了半頭驢子,可見其還是有一定捕捉大型陸地動物的能力的。
但是龐大的身軀並不能在各個方面保護它,恆河鱷是極危(CR)物種,目前估計全世界僅存600餘野生個體分布於印度等南亞地區,其面臨的主要威脅和其他淡水生物一樣:環境汙染、棲息地破碎等,聽名字就知道,恆河,一條被汙染的著名河流。
IUCN網站對恆河鱷現狀的描述
印度的動保雖然可圈可點,但是也有很多讓人頭疼的地方,最近古吉拉特邦關於亞洲獅保護的一系列惡性事件就廣受吐槽,不扯遠了,以後再講。
我們除了多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只有,也只能指望了。
〇
馬來鱷
Tomistoma schlegelii
馬來鱷同樣擁有一張細長吃魚嘴,不過沒有它老表那麼誇張。同頭長下甚至比昆士蘭克柔龍還粗壯(某中生代大型掠食性上龍)。
馬來鱷也是當代超級大鱷之一,甚至有機會超過鱷魚老二尼羅鱷。它擁有當代鱷魚裡最大的兩個頭骨記錄。
密河鱷,馬來鱷,恆河鱷,尼羅鱷。可見只有尼羅鱷(真鱷)有處明顯外凸的頜骨和幾顆特長的牙;與恆河鱷類似的,馬來鱷大個體的嘴會變粗壯
而廣東順德出土的兩具馬來鱷骨骼更是巨大,其中一條宋代的骨骼拼合後長5.5m,頭長(可能是下頜)1.3m,估計生前體型可能超過7m。現由廣東順德博物館保存。
馬來鱷的家族有過輝煌的歷史,切喙鱷類(我自己翻譯的,僅供參考)Tomistominae曾遍布非洲、歐亞甚至日本和新大陸,更新世時期馬來鱷(Tomistoma schlegelii)的分布包括巽他大陸(Sundaland) , 蘇門答臘島東部及北部 , 馬來西亞 , 爪哇西部及南部 , 婆羅洲大部分地區及南中國 , 至於現存的馬來鱷(Tomistoma schlegelii)的分布大幅減少可能受砍伐樹木 , 河道改流 , 沼澤林減少等有關。現存的馬來鱷(Tomistoma schlegelii)主要分布在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包括加裡曼丹,蘇門答臘東部,西爪哇和西婆羅洲)曾有報導稱,在蘇拉威西島和越南亦有馬來鱷分布,但未經進一步證實。些小種群分布在(馬來西亞半島和沙撈越)。(文字來源https://tieba.baidu.com/p/2810961814?pn=1)
馬來鱷的大表哥葡萄牙切喙鱷甚至有捕食窄齒嵌齒象的化石證據出土:
沒有概念的話,展示一下窄齒嵌齒象和人的對比圖
而且現代的馬來鱷依舊武德充沛
碎龜,各種龜是馬來鱷的常規食物。
超過5m的老年雌性個體吃了一個男人:2008年12月31日加裡曼丹(印度尼西亞婆羅洲)一個男人消失在龐多克安邦附近的一條小溪。17小時後,一個長度達到5米,可能超過50歲的母馬來鱷在那裡被殺,它肚子裡面有失蹤者的遺骸。
也不挑食
和它老表恆河鱷一樣的,它也有鄰居:大型灣鱷會捕食較小的馬來鱷,亞成年暹羅鱷與亞成年馬來鱷有獵物之間的競爭。
馬來鱷和灣鱷一樣,有一定的渡海能力,這也是它能在馬來群島破碎的島嶼之間棲息的原因。
馬來鱷的種群現狀比它老表好些,在野外有數千個體尚存,屬易危(VU)物種
IUCN網站對馬來鱷現狀的描述
馬來鱷和恆河鱷面臨的威脅也差不多:入侵物種、人類活動巴拉巴拉,但是個人覺得馬來和印尼的動保沒南亞那麼蛋疼。
馬來鱷和恆河鱷是曾經輝煌的長吻鱷家族的遺孤了(或者餘輝?其實現在處於衰落中的類群很多在更新世都很繁盛),或許並且我希望,在人們的保護和關注下,這些遠古遺民、以及整個鱷魚家族有機會重現偽鱷類的榮光,展示主龍類的偉岸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