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2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義烏髮布
免費就餐+三倍津貼!
城西企業福利多多留員工在義過年
留廠過節免費就餐,節日堅守崗位,除法定待遇之外還有津貼……為了做好春節疫情防控和節後復工復產準備、鼓勵員工留義過年,不少城西街道企業已積極著手準備,推出多項福利保障、溫暖服務,力爭讓員工在義過年,過好新年。
位於城西街道的浙江天派針織服飾有限公司,入選2019年度義烏工業企業50強,主要生產精品無縫內衣系列產品。天派針織出臺了一系列留廠獎勵辦法:春節期間選擇留廠過節的,從農曆十二月廿七至正月初七除了拿到平常2-3倍的工資,還可以享受公司食堂免費就餐;選擇年三十和初一值班的員工可以額外每天享受1000元補貼。天派針織總經理王晉圍介紹,目前企業訂單已排至春節後,希望員工可以留下來。春節期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視情況安排一些暖心活動,豐富員工業餘文化生活,讓員工不僅在義過年,更要過好年。
「現在疫情形勢嚴峻,公司不僅提供免費吃住,還可享受高津貼。這麼好的條件,我和老婆都決定留在公司過一個安心年。」來自河南的務工人員小陳說。經初步統計,目前天派針織已有70%外來員工表示願意留義過年。
不僅天派針織,位於城西街道的卓越電子、珊琪服飾等企業也紛紛出臺措施,倡議員工留義過年。
「我們提前引導企業做好留人工作,開展針對性指導,讓留下的員工能在義烏過個好年,同時也為年後復工復產打好基礎。」城西街道經發辦負責人介紹,街道加強開展企業「三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比如幫助企業食堂解決食材採購、廚師不足等問題。
過年不停工 員工給假給津貼
晶澳倡導員工「留在義烏過年」
過年不停工,員工只要留守就多給津貼。馬上快過春節了,義烏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出臺了一系列留崗、返崗激勵措施,倡導員工留在義烏過年。
2020年3月2日,晶澳在疫情初期與義烏「雲籤約」,10月25日正式投產,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102億元的大項目僅用時6個月就從藍圖變成了現實。
作為新投產的企業,產能尚在爬坡期。「根據訂單部署,我們希望春節期間正常開工,同時也希望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降低員工疫情感染的風險。」義烏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助理崔偉濤說,企業專門加大投入,激勵員工留崗。
目前晶澳共有員工2000多人,其中90%左右來自江西、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外地省份。根據企業出臺的激勵政策,特殊崗位在過年期間留守值班的技術和職能員工,每天將有200元到300元不等的額外津貼;2月份出勤滿勤的一線留崗人員,最高可以拿到2000元的留崗津貼。
當然,對於那些過年仍想回家看看的員工,企業也覺得是人之常情。為此,公司也出臺了鼓勵錯峰迴家的政策。比如3月1日到6月25日之間休探親假的,公司就給出5天假期,每天還給予80元補貼,因工作原因無法休假的每人補貼500元。「錯峰休假,也是為了避開春節大流量,不管是對企業生產還是疫情防控,都有好處 。」崔偉濤說。
除了真金白銀,企業還出臺了系列貼心舉措。春節期間,公司會發放慰問品,食堂有額外加餐。
來自湖北的小劉是晶澳組件設備的一名資深工程師,他對記者說:「去年疫情期間我在家困了幾個月,現在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目前正值公司發展的關鍵階段,準備和兄弟們大幹一場。」來自河南的小王是一名95後操作技師,在晶澳從事焊機作業崗位,他打趣地說:「每年回家都被逼問帶女朋友回來了沒,今年打算留守解憂了。公司還不錯,給了不少福利,打算長期在義烏幹下去,多積累點資本」。
漲工資、加補貼
廿三裡榮利服飾鼓勵員工在義過年
「留廠員工補貼500元/人,吃飯補貼30元/人,計件工資上浮1.5倍……」今天(1月7日),廿三裡街道榮利服飾為了鼓勵外來務工人員留在義烏過年,在公告欄張貼了《關於鼓勵員工春節留廠過年的通知》。通知一出,立即吸引了很多員工不回家過年。
來自河南的職工羅雲便是其中一位,看到通知後她十分開心:「一家六口人都在義烏,孩子也在這邊上學,本就在考慮是否回鄉過年,現在有額外獎勵加免費夥食,果斷留在『新家』——義烏了。」
職工袁毛是江西人,本來今年她想自駕回家過年,「從義烏到家裡車程6小時,高速直達,非常方便」。但為了配合企業「防疫+生產」工作,她選擇留在企業過年。
義烏榮利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無縫內衣為主的企業,目前有員工800多人,大多來自江西、河南、安徽等省份。為了鼓勵員工留廠過年,在廿三裡街道的指導下,企業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拿出一筆資金,用於企業的福利和活動。
連日來,廿三裡街道通過網格員、安全員、「黨建+單元」微信群等途徑,向轄區企業進行宣傳,鼓勵企業留員工在義烏過年。
作者:王婷 譚祉瀟 盧麗珍 何妮蔚
原標題:《漲工資、給津貼......義烏企業福利多多留員工在義烏過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