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溶部真菌

2020-11-25 生物谷

第三節 溶部真菌 

  溶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組織和內臟,引起全身性感染s的真菌,包括下列四大類(表20-4)。其中3類為致病性真菌,能感染正常人,有地域性;孢子絲菌在我國先後有數例報告,球孢子菌和莢膜組織胞漿菌國內個別病例報告都為歸國華僑。1、2、4類為條件致病性真菌,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調等特殊狀態患者,近年來因廣譜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大量應用,本類真菌感染有所增多。且臨床上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病、嚴重營養不良,大面積燒傷及器官移植等也常繼發條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因此已成為醫學實踐中一個重要問題。

表20-4 侵害人體深部真菌的種類及侵害部位

侵害人體部位 菌類 菌屬 菌種名稱 肺 肝 脾 腸 心 腦膜 淋巴結 骨 口鼻黏膜 陰道 皮膚 指甲

1.類酵母菌

念珠菌屬 (1)白色念珠菌

(Monilia albicans) +     + + +     + + + +

2.酵母菌類

隱球菌屬 (2)新型隱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 + +     +    

3.二相真菌 球孢子菌屬 (3)厭酷球孢子菌

(Coccidioides immitis) +          +   +      +    組織胞漿菌屬 (4)莢膜組織胞漿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 + + + + +   +
  + +   +   孢子絲菌屬 (5)申克氏孢子絲菌

(Sporotrichum schenckii) +           + +         芽生菌屬 (6)皮炎芽生菌

(Blastomyces dermatitidis) + + +   + + + +     +   地絲菌屬 (7)白色地絲菌

(Geotrichum candidum) +      +          +        4.黴菌類

(絲狀菌) 麴黴菌屬 (8)煙色麴黴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         +   + +   +   毛黴菌屬 (9)叢生毛黴菌

(Mucor corymbifer)           +     +       青黴菌屬 (10)某些青黴菌

(Penicillium,sp.) +                      

  一、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通常存在於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一般在正常機體中數量少,不引起疾病,當機體免疫功能或一般防禦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約作用失調,則本菌大量繁殖並改變生長形式(芽生菌絲相)侵入細胞引起疾病。

  本菌細胞呈卵圓形,很象酵母菌,比葡萄球菌大5~6倍,革蘭氏染色陽性,但著色不均勻。在病灶材料中常見菌細胞出芽生成假菌絲,假菌絲長短不一,並不分枝,假菌絲收縮斷裂又成為芽生的菌細胞(圖20-3)。

圖20-3 白色念珠菌患者痰液直接塗片革蘭氏染色

  本菌在血瓊脂或沙保氏瓊脂上,37℃或室溫孵育2~3日後,生成灰白乳酪樣菌落,塗片鏡檢,可看到表層為卵圓形芽生細胞,底層有較多假菌絲。若接種於4%玉蜀黍瓊脂上,室溫孵育3~5日可見假菌絲,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圖20-4)。

 

圖20-4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可侵犯人體許多部位,可引起:1.皮膚念珠菌病,好發於皮膚皺褶處(腑窩、腹股溝,乳房下,肛門周圍及甲溝,指間),皮膚潮紅、潮溼、發亮,有時蓋上一層白色或呈破裂狀物,病變周圍有小水泡。2.黏膜念珠菌病,以鵝口瘡、口角炎、陰道炎最多見,在黏膜表面蓋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剝除後,留下潮紅基底,並產生裂隙及淺表潰瘍。3.內臟及中樞神經念珠菌病,可由黏膜皮膚等處病菌播散引起,有肺炎、腸胃炎、心內膜炎、腦膜炎、腦炎等,偶而也可發生敗血症。

  採取檢材直接檢查可見卵園形細胞,有芽生孢子和假菌絲,接種沙保氏基可長出類酵母型菌落。與其他念珠菌鑑別有1.王蜀黍或米粉培養基上可產生厚膜孢子(圖20-4),2.在動物血清或人血清中37℃1-3小時形成芽管。3.發酵葡萄糖麥芽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乳糖,4.靜脈接種家兔或小白鼠致死,在腎皮質上許多小膿瘍。

  念珠菌病預防主要是個人清潔,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治療淺表感染可擦龍膽紫,雷瑣辛或制黴素,二性黴素B或咪唑藥物局部應用,全身性感染可滴注二性黴素B,口服5-氟胞嘧啶,克黴唑,及大蒜素靜脈滴注等。

  二、新型隱球菌

  新型隱球菌(Cuyitococcus Neofonmans )又名溶組織酵母菌(Torula Histolytica ),是土壤,鴿類,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動物,一般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為內源性感染,對人類而言,它通常是條件致病菌。

  本菌在組織液或培養物中呈較大球形,直徑可達5-20um,菌體周圍有肥厚的莢膜,折光性強,一般染料不易著色難以發現,稱隱球菌,用墨汁陰性顯影法鏡檢,可見到透明莢膜包裹著菌細胞,菌細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絲。

  在沙保氏瓊脂及血瓊脂培養基上,於25及37℃不能生長,而非病原性隱球菌在37℃不能繁殖。培養數日後生成酵母型菌落,初呈白色,1周後轉淡黃或棕黃、溼潤粘稠,狀似膠汁。本菌能分解尿素,以此與酵母菌和念珠菌鑑別。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轉入,在肺部引起輕度炎症,或隱性傳染。亦可由破損皮膚及腸道傳入。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腦膜炎、腦炎、腦肉芽腫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結、皮膚黏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膿腫。

  實驗檢查從腦脊液中可見圓形厚壁並圍以厚莢膜的酵母樣細胞。在沙保氏培養基上形成棕黃色粘液樣菌落。腦內或腹腔注射小白鼠可導致死亡。用血清學方法檢出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對該病診斷可提供重要幫助,在已確診的隱球菌腦膜炎患者,94%CSF和70%血清標本中可檢出該菌抗原。

  預防本菌感染,除應增強機體免疫力外,避免創口感染土壤及鳥糞等。治療藥物可用碘化鉀或碘化鈉,大蒜精、二性黴素B,亦可二性黴素B與5-氟胞嘧啶聯合應用,慢性肺損害或骨病損則可輔以外科切除。

  三、麴黴菌

  麴黴菌(Aspergillus)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很廣,為條件致病性真菌,常由許多因素降低機體免疫力時,繼發傳染引起疾病,最常見的有煙麴黴菌(A.fumigatus)、黑麴黴菌 (A.niger) ,黃麴黴菌 (A.flavus)等。本菌生長迅速,形成絲狀菌落,開始為白色,隨孢子的產生呈綠色或暗紅色,鏡檢見分生孢子柄頂端有包囊(Vesicle) ,在包囊表面有帶著成串孢子的擎絲。

  麴黴菌病原發的常局限於耳、眼睛與肺部,繼發的見於腫瘤、結核等病人。成年男性多見,特別在灰塵環境中工作者及家禽飼養員等。最多見的肺麴黴菌病主要表現為慢性氣喘,局限性浸潤性損害,或形成肉芽腫樣的真菌球(Fungus Ball))。此外皮膚,外耳道,鼻竇、眼眶及骨和腦膜等,也可發生炎症性肉芽腫,伴有組織壞死與膿腫,在病變組織中可找到有隔菌絲,長短不一呈杆狀,有分枝。並有園形小孢子散在或堆積成團。

  診斷可取病人痰、體液或組織用KOH處理製成片子鏡檢找菌絲和孢子,或培養鑑定。

  治療局部麴黴菌病可用龍膽紫溶液,碘化鉀、制黴素等;過敏性肺麴黴菌病可用皮質類固醇,全身性的用二性黴素-B和-5-氟胞嘧啶。麴黴菌肉芽腫瘤可作外科手術療法。

  四、毛黴菌

  由毛黴菌(mucor)引起的疾病,主要菌種為絲生毛黴菌 (M.corymbifer)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組織壞死。多繼發於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病,病程急性;症狀嚴重者可以致死。依據臨床表現分1.腦型毛黴菌病系毛黴菌從鼻腔,付鼻竇沿小血管到達腦部,引成血栓及壞死。2.肺毛黴菌病主要表現為支氣管肺炎,亦有肺梗塞及血栓形成。3.胃腸道毛黴菌病,多見於迴腸末端、盲腸及結腸、食道及胃亦可累及。

  取病變組織直接鏡檢,可見無隔菌絲,與麴黴菌比較,菌絲較粗大,分枝少,孢子亦不多,標本接種於沙保氏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開始為白色,以後漸變灰黑色,菌絲體可長出孢子柄,末端生有孢子囊孢子,有時偶可看到接合孢子。治療可用二性黴素B,有時並結合外科切除或引流。

姜紹諄

相關焦點

  • 第二節 淺部真菌 - 專區 - 生物谷
    第二節 淺部真菌   淺部真菌主要為皮膚絲狀菌(Dermatophytes),侵犯皮膚、毛髮、指甲等角化組織引起癬症,又稱癬菌(Ringworm),分為三屬,共37個種。++- +-+ 表20-2 癬菌的培養特徵 屬名 肉眼菌落外觀 鏡檢培養的真菌
  • 第三節 闊節裂頭絛蟲
    第三節 闊節裂頭絛蟲   闊節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 latum(Linn.,1758)]成蟲主要寄生於犬科食肉動物,也可寄生於人,裂頭蚴寄生於各種魚類。頭節細小,呈匙形,長2~3mm,寬0.7~1.0mm,其背、腹側各有一條較窄而深凹的吸槽(圖15-7),頸部細長。成節的寬度顯著大於長度,為寬扁的矩形。睪丸數較多,為750~800個,雄生殖孔和陰道外口共同開口於節片前部腹面的生殖腔。子宮蟠曲呈玫瑰花狀,開口於生殖腔之後,孕節長2~4mm,寬10~12mm,最寬20mm,但末端孕節長寬相近。孕節的結構與成節基本相同。
  • 膚諾恩:貓咪真菌皮膚病
    患貓皮膚感染真菌後,多發於頭部耳朵、四肢趾爪和軀幹等部位。患處的皮膚脫毛,出現環形的鱗屑斑,殘留有被破壞的毛根,有時患部完全脫毛。嚴重時,皮膚大面積脫毛,形成紅斑或痂皮。當癬斑中間開始生毛時,其周圍的脫毛現象仍在繼續。引起患部瘙癢,個別貓如抓撓繼發細菌感染時,滲出嚴重,可見皮膚患處紅腫糜爛,重者可化膿。
  • 膚諾恩:狗狗真菌皮膚病
    真菌皮膚病是狗狗常見的皮膚病類型之一,該皮膚病會人畜共患,所以治療不僅是關鍵,預防更是關鍵所在。症狀鼻梁兩邊,呈對稱性感染。真菌皮膚病的特點真菌皮膚病流行受季節、狗的年齡、抵抗力高低影響。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染的,真菌在乾燥的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患病的狗狗康復後,對同種真菌病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 兔子感染真菌會死嗎
    一般兔子感染真菌是不會死的,但若是兔主人沒有幫兔子護理患處,導致真菌擴散,兔子很有可能會出現其他並發的健康問題,導致兔子死亡。所以當兔子感染真菌之後,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讓真菌有機可乘,寵主要及時的將患兔隔離並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才行。
  • [NHL]總決賽第三場:棕熊VS藍調 第三節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2019年6月2日,NHL總決賽第三場,波士頓棕熊VS聖路易斯藍調,最終波士頓棕熊7-2大勝聖路易斯藍調。 [NHL]總決賽第三場:棕熊VS藍調 第三節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2019年6月2日,NHL總決賽第三場,波士頓棕熊VS聖路易斯藍調,最終波士頓棕熊7-2大勝聖路易斯藍調。
  • 侵襲性真菌感染治療須「三早」
    侵襲性真菌感染主要指由病原真菌侵犯內臟器官及皮下組織,進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通俗地講就是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並導致組織損傷及炎症反應的疾病。國外研究數據表明,實體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患者因發生侵襲性真菌感染,所引起的額外住院時間平均長達19.3天,死亡率增加17.7%,同時導致額外經濟負擔高達55000美元。雖然我國尚未對該病的疾病負擔情況進行系統研究,但已有數據顯示,侵襲性真菌感染造成的直接與間接負擔不容忽視。
  • 【斯家場鎮地名故事集】楊家溶
    「溶」是當地人對兩面環山,而中間有一塊低矮長形的空地,所以他們將空地稱為「溶」,現人口密集,繁華地段就在三岔路段。據本村六組83歲老人梅運金說:真正的楊家溶在本村2組,也就是往洈水路段的大樟樹處。楊家溶原叫「江踏溶」,江踏就是石頭階梯,土話為「江踏等子」。在那裡,楊姓出了個富戶人家名叫楊柏函。在現6組的楊家灣處原有條小街,不知建於何年,毀於何年。過去楊氏祠堂就離這街不遠。
  • 絲狀真菌觀察法
    絲狀真菌觀察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4-16 23:41  絲狀真菌地鑑定主要根據形態特徵。
  • 念念不忘的稠度:醇溶油墨增稠劑
    醇溶油墨,由醇溶性合成樹脂、溶劑及有機顏料經充分研磨分散後,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膠狀液體,屬揮發乾燥型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適性、乾燥快、光澤亮、色彩鮮豔等特點。適用於印刷包裝食品用玻璃紙和糖果包裝紙。  (醇溶油墨增稠劑應用場景)油墨增稠劑的種類琳琅滿目,其中醇溶油墨增稠劑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
  • CNS感染的MRI表現第二彈——細菌、真菌感染
    (A)第三腦室水平軸位FLAIR像顯示右枕葉區橢圓形高信號病灶,周圍伴血管源性水腫。病變的異常信號延伸到右側腦室(箭頭);(B)軸位對比增強T1WI像可見病灶邊緣增強,並延伸到右側腦室(箭頭)。在急性腦膜炎中,增強首先出現在大腦凸面上,而在結核或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腦膜炎中,增強在基底池最為明顯;癌性腦膜炎可見硬腦膜強化,結合原發性因素可幫助鑑別。
  • 第三屆埃及國際跳傘節舉行
    11月8日,在埃及吉薩,一名跳傘運動員進行跳傘表演。11月8日,在埃及吉薩,一名跳傘運動員進行跳傘表演。 第三屆埃及國際跳傘節8日在埃及吉薩金字塔區域舉行。
  • 中國奇案要聞之1989年香港空姐溶屍案
    很多朋友通過影帝黃秋生主演的一部《人肉叉燒包》,知道了震驚香港的「八仙飯店滅門案」,其實除了這部電影,黃秋生、吳鎮宇等主演的另一部驚悚片《溶屍奇案》,也是由當時香港的一宗奇案改編而成,那就是轟動一時的「空姐溶屍案」。
  • 狗狗的真菌感染真的防不勝防嗎?
    很多家長對真菌並不陌生,狗狗感染皮膚疾病,很大一部分就是真菌導致的。而且,真菌還可以傳染給人類,導致狗狗和家長的雙重痛苦。那麼對於總是騷擾狗狗的真菌,我們是否真的束手無策?感染不一定表現出臨床症狀(真菌潛伏期為1~4周)。有一點需要提醒,在狗狗身上不是所有的脫毛、紅疹都是真菌引起的。真正的真菌皮膚病,需要使用顯微鏡讀取皮膚刮片,來確定是否為真菌,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 系統學習真菌感染【建議收藏】
    真菌比細菌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結構上和細菌相比,缺乏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真菌的細胞壁擁有殼多糖和β葡聚糖;真菌的細胞結構和高等植物細胞結構基本相同,有典型的核結構和較多的細胞器。
  • 龍貓真菌感染怎麼辦?龍貓真菌感染症狀及治療
    龍貓是沒有寄生蟲的動物,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對真菌毫無抵抗力。  尤其是幼年龍貓,對真菌的抵抗力很低,很容易因與人接觸而沾染到真菌。龍貓真菌感染怎麼辦?  龍貓真菌感染以後不要害怕,在各種疾病裡,真菌可以算是危害性最小的。
  • 真菌感染,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其實,你了解得並不完全,這只是「冰山一角」——淺部的真菌感染症狀。作為一種真核生物,真菌區別於植物、動物、細菌,自成一門。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另外它也包括黴菌和酵母。  真菌「家族」中的致病菌,主要是黴菌和假絲酵母菌,又稱念珠菌。因為生物抵抗力,環境差異的不同,真菌感染又可分為真菌淺度感染和真菌深度感染。
  • 真菌操控下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交配也不會停止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稱,一種名為馬氏孢子菌的真菌感染了之後導致了這種行為怪異的蟬!帝王蟬蟬的腹部呈長錐形,總共有10個腹節,第9腹節成為尾節。雄蟬第1、第2腹節具發音器,第10腹節形成肛門;雌蟬第10腹節形成產卵管,且較為膨大。
  • 我國第一家第三方獨立真菌實驗室落成
    3日,廣州吉利德-瑞查森聯合創新中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落成,該中心由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與世界500強企業吉利德科學公司、全球領先的真菌診斷檢測實驗室瑞查森醫學三方聯合共建,是中國第一家第三方獨立真菌實驗室,將填補中國侵襲性真菌的診斷檢測的空白。
  •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
    那麼,什麼是「超級真菌」?它真是生化危機嗎?面對眾多疑問,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內科主任醫師馬序竹進行了解讀。  什麼是超級真菌?  所謂的超級真菌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Candida auris)。2009年,在日本一位患者的外耳道中首次被發現,後來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都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