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性慾望的臺劇,拍這麼短,卻玩這麼大?

2020-12-11 肉叔電影

有這樣一個神秘網站:

貨源應有盡有,下單後就通過快遞送到你手上,十分方便。

你可能會問,這不就是某寶、某東、某多多?

不不不。

這個網站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聲稱可以「體驗來自未來的服務」

未來有什麼?

未來什麼都有。

怕就怕,你付不起這代價。

《預支未來》



女作家白詠琍(林予晞 飾)遇到寫作瓶頸。


她一直寫不出爆款作品。

不管再怎麼努力,她得來的答案都是「你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出版社都看不過眼了,直接建議她:

「多寫一些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

跟她同期的作家好友,換成青春治癒的暢銷風格後,火了。

而她仍然寫著不痛不癢的純文學,灰頭土臉地被拒絕。

某一天,她照常在家碼字。

就在她怎麼也寫不出一個滿意的句子而發愁時,電腦突然死機了。

家裡的電燈忽閃忽暗,咔嚓一聲,斷電了。

在一片死寂與黑暗中。

電腦突然亮了,一個網頁映入眼帘:futmalls。


這正是文章開頭提到,能買到未來產品的神秘網站。

身為作家的詠琍,一下子就被排名第一的暢銷書吸引了注意:

推理小說《再會人生》,作者劉向達。

她立刻把這已出版的《再會人生》和續集《再會家園》一併下單了。


收到書後,她一口氣看完兩本——酣暢淋漓。

她才知道,自己永遠也不可能寫出這樣精彩的作品。

可她又無比渴望得到認可。

於是,一個邪惡的想法產生了。

既然是未來的書,就代表現在還沒出版嘛……

她開始複製《再會人生》的段落,編了一版幾乎一樣的拿去投稿。

嗯,就是大家熟知的抄襲,洗稿,融梗。


出版社方十分驚喜,認為是她目前為止寫過最精彩的故事,馬上給她出版。

很快,第二部《再會家園》也相繼推出。

憑藉這部抄來的神作,白詠琍成了炙手可熱的推理小說家,名利雙收。

某次籤售會上,一個讀者拿著新書讓她籤名,並把自己的手稿分享給白詠琍——跟她所寫的再會系列,幾乎一模一樣。

「因為裡面角色的名字,劇情的安排,甚至整個故事的結構

都跟我現在在構思的故事一模一樣耶」


原來,他就是劉向達。

是她偷走了他的未來。

由於愧疚,她主動靠近劉向達,想以朋友的身份補償他。

某次聊天時,劉向達談到她一本無人問津的舊作。

他讀出了書中那種「孤獨的感覺」。


曾經三番四次被拒的作品,如今終於在另一個人身上找到共鳴。

白詠琍動心了。

然而,再會系列的更新計劃又要啟動了。

面對出版社的催促,讀者的追更,她慌了。

而在Futmalls的未來產品架上,終章《再見永遠》也上線了。

愛與名利的抉擇之下,白詠琍會如何選擇?



肉叔不劇透,留著你們自己去看。

說白了。

這個網站的買家,就是為人的欲望買單。

消耗的,是客戶自己的未來。

貪念。

讓白詠琍無法自拔,不斷預支未來。

執念。

也讓美珍不斷淪陷,沉溺在過去。



美珍(黃嘉千 飾)是一位母親。

準確來說,是一位遭受喪子之痛的母親。

在一次意外,她的兒子小傑遭遇車禍去世了。

但她一直沒法接受這個現實。

留著兒子的玩具、空著兒子的房間、還每天做兒子最愛的三明治。

甚至還用兒子的手機給同學傳簡訊。


她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且製造兒子還活著的幻象。

自欺欺人,能讓她好過。

某一天,她也刷到了futmalls的推送。


一款能產生幻象的人工淚液,叫做眼靈。

有了眼靈,她就能看見兒子了。

她二話不說下了單,眼靈很快到貨了。

每次想見兒子,她都拿出來滴一滴。

一開始,她看到的是兒子小時候的模樣。


後來,她開始能看到他青少年的階段。


再後來,她看到他高中的模樣。


眼靈,讓美珍再一次參與兒子未來的成長。

她愈發不可自拔。

丈夫看她整天對著空氣說話,還不時自言自語,以為她病了。

但丈夫又何嘗不想看到兒子?

只不過他明白,兒子已經死了,夫妻倆應該往前看,好好生活下去。

於是他偷偷拿了美珍的眼靈,試著滴了一下。

果然,他看到孩子了。

但他卻表現出了跟美珍截然不同的反應——恐懼。

「這不是真的,你不要過來」


儘管日夜思念孩子,但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

越沉迷虛幻,就越容易迷失自我。

他淚流滿面看著孩子,忍痛把滴眼液全部倒掉。

只要放下執念,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爸爸,這次可以說再見了」



只有放得下的人,才不會被幻象吞噬。

《預支未來》用幾個相互聯繫的單元劇,共同服務同一個主題。

人如何面對自己的欲望。

注意劇名——預支,而不是預知。

不僅要提前知道未來,還要去支配它。

陷得越深,反噬就越可怕。

到最後,把自己的人生都透支完了。

像美珍,她只是為了見孩子一面,並沒有對誰產生傷害。

在丈夫的包容和開導下,她想開了。

futmalls也沒有再出現了。

「我剛剛連上futmalls了,在我決定要不要買之前,它就消失了

我想,它以後應該不會再出現了」


反觀白詠琍,為了一時貪念,偷了別人的未來,還一發不可收拾。


還有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人物。

心理醫生念君(劉奕兒 飾)。

小時候替同學出頭,被鬧事的混混用力推開,頭撞在鐵網上,臉被刮出一道疤。

為了讓同學放下心中芥蒂,她總說自己不介意臉上的疤痕。

可其實內心深處一直放不下。

臉上的疤痕,逐漸長到心上。


有一次在網上無意中看到屏幕右下方的廣告——又是futmalls。

她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

猶豫再三,她還是下了單。

一個專業的心理醫生,能醫不自醫。

她始終走不出自己的心魔。


網站背後到底有沒有人在操控?由誰操控?

為什麼偏偏是這些人發現這個網站?

一片空白,留給觀眾浮想聯翩。

但未來的網站,本身就是個隱喻——如同一個照妖鏡,映射每個人內心的欲望。

能不能耐得住欲望的撩撥,全看你自己。

或許,它已然成為我們現代社會某些事件的預言。

就像如今的大數據。

你越關心,越在乎什麼,系統就會給你推薦什麼。


你還在竊喜它很懂你,殊不知是在偷窺和侵蝕著你。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切都便捷高效。

在數據化之下,看不透的人心就在底下洶湧騷動。

但科技的進步,不應該讓我們變成無法自控的傀儡。


《預支未來》大陸先於臺灣地區播出,目前已更新全8集。

一集不長,也就30分鐘左右。

這8集中,futmalls一共賣出了三件商品。

前兩個暢銷小說和人工滴液,就不多贅述了。

第三件就是一個宅男下單的電子人偶。

在這個單元劇裡,討論了倫理和人際信任之間的關係。



其實在英劇中,這種科幻設定並不少見,像《黑鏡》就很經典。

腦洞,無論在世界哪個國家都不缺。

缺的是什麼?

把這些腦洞用在對的地方。

意識到這一點的臺劇,近年已然成為華語劇的先鋒——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開始變得犀利。

如果說曾經的臺偶是為了滿足幻想,那麼現在的臺劇更多是為了引起反思。

去年的大熱劇《想見你》。


雖然本質是偶像劇,但已經脫離早年臺偶的套路,用懸疑和輕科幻的元素來豐滿故事。

A面是李子維的黃雨萱的愛情線。

但它的B面,有對LGBT群體的關注,也有對莫俊傑和陳韻如這樣的邊緣人物的關心。

《想見你》最終傳達的,還是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

同樣利用科幻元素的,還有一部極其辛辣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每個小故事都套了一層科幻的皮,去探討親子關係。

例如,引入人生遙控器的概念。


媽媽用遙控器控制兒子的人生軌跡,一切都如媽媽所願:

考她喜歡的大學,做她喜歡的職業,娶她喜歡的媳婦……

但最後,兒子終究還是離她而去。

新奇的設定下,是對父母是怎麼用「我都是為你好」的愛,一步步荼毒孩子人生的深刻剖析和反思。


除了科幻題材之外,臺劇各種題材也全面開花。

像《我們與惡的距離》就不用說了,選擇以極具爭議性的民生事件角度,去撕開整個社會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給你看。

主題之銳利,絕對算是近年華語現實主義題材的典範之一。



還有《麻醉風暴》。

因為涉及醫療糾紛,題材過於敏感導致關注度低,但不妨礙其對醫療體系漏洞的反思。


還有歷史戰爭題材的優秀代表《一把青》。

沒有爆破大場面,沒有奇俠手撕人。

僅僅是以戰爭主題作為切口,呈現社會動蕩下,小人物為家國大義犧牲小我的精神,也感動了很多人。


當年曾以狗血偶像劇起家的臺劇,什麼時候有了這樣質的飛躍?

得益於2015年的一個決定。

臺視就找到知名導演王小棣,共同創造了一個訓練計劃:

Q Place計劃和植劇場系列。

這個計劃包含演員培養和完整作品拍攝的一系列訓練計劃。

許光漢就是Q Place這批培訓班裡的一員。

在植劇場的推動下,2015和2019這兩年裡,臺劇出現了兩次小高峰,開創了臺灣喜劇新紀元。


不少人認為,這是臺劇正在復興的標誌。

與其用鄭重地稱其為「臺劇復興」,倒不如用「臺劇新時代」來形容。

《想見你》製片人麻怡婷坦誠地說:

「其實我覺得說復興真的不敢當。

有可能是我們讓內地觀眾失望了一陣子,突然有一些新火花,大家覺得『哇,臺劇好像起來了』

可其實我覺得倒不至於說是復興。」

說到底。

之所以對一部亮眼的臺劇閉眼彩虹屁,關鍵還是多數大陸的劇集不夠爭氣。

有沒有發現。

我們常常誇一部臺劇好,很少將「服道化精美」作為考量的標準之一。

因為在這些臺劇裡,關鍵是題材、角色,甚至故事都有可看性。

說白了,一個好故事才是好劇的根本。


這也是新臺劇時代留給大陸影視劇的終極思考:

近些年明明投資上來了,集數越來越長,劇情卻越來越水?

錢都用在哪兒了?

來一組五年的對比。

據藝恩數據統計:

2015年至2018年間,年度最佳大陸劇集分別是:《羋月傳》《青雲志》《楚喬傳》《知否知否》。

2019年,佔據榜首的是《親愛的,熱愛的》。


而在2015年到2019年間出現的臺劇:《一把青》《荼蘼》《通靈少女》《俗女養成記》《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工的人》《想見你》......

質量立見高下。

回過頭看看臺劇這十年:

從2001年到2011年,臺劇經歷了風靡亞洲的「黃金十年」。

2001年,《流星花園》開播,成為臺劇歷史上劃時代的作品。

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橫空出世,在金鐘獎上橫掃7項大獎,成為臺灣偶像劇最後的餘暉。

臺劇用了十年,走到「新臺劇時代」。

下一個黃金十年,似乎已近在咫尺。

那麼,問題來了。

大陸影視劇的下一個十年,又會怎樣?

相關焦點

  • 林依晨是上一代的臺劇之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她?
    很多人都覺得,林依晨今年都已經37歲了,為什麼在電視劇中出演少女還能夠這麼毫無違和感啊?身上的靈氣和顏值都和當年是差不多的啊,演技也還是一如既往,所以,作為《小女花不棄》的觀眾,你們應該也是對這一點深有體會的。
  • 推薦5部豆瓣超過9分的好看臺劇!事實上,臺劇復興早就開始了
    它的出現,讓不少人感嘆臺劇真的不一樣了,連偶像劇都能拍的這麼恐怖又燒腦,不愧是臺劇的文藝復興之作。《想見你》不僅讓我們熬夜通宵追劇,還讓伍佰的《last dance》重出江湖,再次火了一把。不過這些年,好看的臺劇可不止一部《想見你》。
  • 太敢拍了!這部大尺度臺劇太扎心
    最近出了一部臺劇,講的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債。大債時代 ★★★★推薦理由:負債社會時 長:50min*6這部臺劇的主演都是熟人。男、女主分別是林柏宏和李霈瑜。講述了年輕人進入社會面對債務壓力的故事。劇情一開始直接展現了3個年輕人的不同現狀。楊大器,「十分成功」的創業人士。
  • 用心陪你玩,就這麼對我?鏟屎官:來呀,快活呀!喵星人:麼麼噠
    這是啥呀,還拍還拍...「老子」就陪你玩一下吧~這個年頭幹啥都沒有容易的,當個貓亦是如此~白天的時候要配合鏟屎官出賣自己的「色相」,晚上還要陪「鏟屎的」玩逗貓捧,看鏟屎的這麼努力,我就勉為其難的陪你玩一下好了啦~這不,一隻沒完,排隊的等著急了不是~右邊這隻心裡默念「選我選我選我!」
  • 臺劇復興啟示錄
    也正是這批臺劇,為日後現實主義題材的爆發夯實了基礎。另一方面,臺偶劇開始滑入低谷期。2011年,由林依晨和陳柏霖主演《我可能不會愛你》一舉奪得年度收視冠軍,並在金鐘獎上大放光彩。誰也沒想到,這部劇竟然成了最後的輝煌,象徵著黃金時代的落幕。
  • 狗狗中壽命最短的品種,都活不過10歲,網友:長這麼大活的這麼短
    ,確實有一些狗子,它的壽命真的非常的短,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一下,那些活不過十歲的狗子,網友都感嘆道,長得這麼大,活得竟然這麼短。這種犬類也是非常的聰明,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搜救犬,大部分都是這個品種,它可以爬到非常高的山上,把人給救回來,並且這個狗狗體型也是非常的大,但是體型大於壽命並不成正比,大家要謝謝它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 《想見你》之後,這些臺劇也準備好了
    想見你成了年初第一爆款劇,也讓大家再次看到臺劇的實力,其實臺劇這幾年已經開始慢慢重回視野,而且幾乎跳脫了當年臺劇=無腦偶像劇的印象模式,各種題材和合作方式都在嘗試,今年還有哪些臺劇正在製作,煲仔又幫大家理一理。
  • 不聲不響,臺劇又在偶像劇中玩出新花樣
    最近新開播的臺劇《想見你》也遵循了這一套路,不過又不滿於此,除了奇幻愛情,這部劇還摻雜了懸疑、推理等多種觀眾喜聞樂見的類型元素,可謂一部大雜燴。所以,怎麼會這麼容易就讓你猜出劇情? 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有另外一個「自己」? 黃雨萱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目前公司正在研發一款新APP,人們可以通過這個APP上傳自己的資料和信息,找到這個世界上容貌與自己一樣,卻有著不同名字、不同經歷的人。
  • 八寶粥的勺子為什麼這麼短?
    本篇內容來自朋友在深夜的靈魂發問,八寶粥的勺子為什麼這麼短?這個問題一出,引發了廣泛的共鳴。上篇正好討論過類似問題:產品經理面試題:井蓋為什麼是圓的?之前高德總監面試被問到過一個題目:你見過哪些用戶體驗差的實體產品?當時並沒有回答得很好,大抵還是平時得積累不夠。
  • 從黃金時代到文藝復興 : 《想見你》背後的臺劇興衰史
    導語:大熱劇集《想見你》完結了,這部爆紅之作讓 久違的 臺灣青春偶像風暴又一次成功颳起。算上之前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和《俗女養成記》,2019年的臺劇正在以一種全新而驚喜的方式捲土重來,在滿足一批觀眾大快朵頤之餘,也喚起了我們之於臺劇的某種集體記憶。
  • 別笑,越來越窮的臺劇真香
    同樣一件事,不同人的感受可以差別好大。上個月,有個大陸遊客到了臺灣。被當地記者採訪,沒忍住就怒懟起來:你自己發展二十多年,發展這麼差還努力啥啊你有沒有發現近些年的臺劇,面對這種「落後」不僅面無愧色。還紛紛鼓勵年輕人擁抱「落後」。比如今天Sir要說的這部——《用九柑仔店》
  • 臺劇另闢蹊徑:《想見你》爆紅幕後現象
    一年一部精品,臺劇另闢蹊徑,走出偶像劇遲暮陰霾。曾幾何時,臺灣偶像劇風靡亞洲,《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放羊的星星》《命中注定我愛你》都成為教科書。相信大部分的90後都是看著這些偶像劇長大,但是近幾年來臺劇的落寞也看在眼裡,直到《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出現,才讓大家又開始關注臺劇,而《想見你》的爆紅更是讓臺劇重新登上歷史舞臺。2019年底,一部《想見你》來襲,儘管保持一周一更的尿性,還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最大的功臣莫過於耗時三年打磨劇本的編劇,以及導演毒辣的選角眼光。
  • 想見你,臺劇的復興
    ——西蒙·波娃昨晚,在一片大聲痛哭跟大呼高甜聲中,《想見你》終於落下帷幕。三個月翹首以盼的等待與隨著劇情跌宕起伏的情緒過山車終於告一段落。原以為臺劇的輝煌時代早已過去,可2019年,蓄勢待發的臺劇迎來崛起之年。當然成功復甦有多方面因素,今天我們就從《想見你》來談談這一華麗轉變的背後原因。
  • 吳京也太會玩了,拿給娃就能當槍使,難怪特種兵拍得這麼好
    原來美食視頻是這樣拍的,我差一點就信了,不過大叔的演技是真的棒吳京也太會玩了,拿給娃就能當槍使,難怪特種兵拍得這麼好。
  • 這麼小脾氣就這麼大,以後長大了怎麼得了
    我家挖挖機到家第二天去打的針,一般小貓咪都會怕醫院,我家挖機到了診療室到處聞聞聞,踩踩踩……醫生蜀黍很有愛,捏著有點暴躁的挖哥臉,瞬間揩去眼角的眼屎,說,這麼小脾氣就這麼大,以後長大了怎麼得了。打完疫苗讓我等了二十分鐘觀察沒問題了,再次提醒我注意事項就讓我帶上毛回家了。
  • 小姐姐,趴地板上會感冒的,也不知道你玩啥遊戲,玩得這麼入迷
    2、小姐姐,趴地板上會感冒的,也不知道你玩啥遊戲,玩得這麼入迷3、好好的冰箱拿來放鞋子,優秀!4、就問你敢不敢跟她來吹瓶?5、姑娘為什麼唱得如此傷心呢?6、不愧是二哈。7、這個沙漏我喜歡,代表填不滿的欲望,哈哈哈哈哈。8、沒想到貓咪在這麼家生存下去這麼難,還要充當保姆的角色。
  • 奇石,說到底應該這麼選,這麼玩!
    來源|石河子觀賞石協會 這些年奇石收藏逐漸火熱,很多人都加入其中,研究如何撿石、淘石、玩石、賞石。通過和石友的接觸,我們可以總結出:儘管奇石收藏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說到底就應該這麼選、這麼玩……
  • 卷尾巴:短視頻為什麼這麼受歡迎,製作短視頻的技巧有哪些?
    要說現在受歡迎的休閒娛樂方式,刷短視頻的地位一定不會低,尤其是在工作的閒暇之餘,沒有大把的時間去開一局遊戲,碎片化的時間用來刷短小精悍的短視頻剛剛好,既達到了放鬆的目的,又不怕耽誤正事。 隨著短視頻的快速崛起,我們的媒體行業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很多廣告宣傳營銷都從新媒體轉戰到了短視頻平臺。
  • 小短尾矮袋鼠這麼可愛,你們怎麼可以欺負它!
    這個笑眯眯的小動物,短尾矮袋鼠,英文名quokka,前段時間以超有鏡頭感的自拍在網上火了一把。這些小動物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羅特尼斯島和伯爾德島上,為當地吸引了大量的遊客。短尾矮袋鼠大概能長到40到50釐米高,長著棕灰色短短的毛,圓耳朵,豆豆眼,看起來永遠都是笑眯眯地,它們還會和袋鼠一樣蹦蹦跳跳的。這些小傢伙每天都樂呵呵,元氣滿滿,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動物。可能也是心太大了,它們對人類一點戒心都沒有。
  • 又一部高分臺劇,可惜這回我並不滿意
    這幾年臺劇質量飛升。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都是口碑大爆;《罪夢者》雖口碑不佳,但也是尺度、噱頭十足。臺劇越來越清楚自己的發展道路了。最近有部劇,也頗值得玩味——《用九柑仔店》這部劇最容易勸退的一點就是題目。用。九。柑。仔。店。完全看不懂。